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黃艷副教授主講的全英文研究生課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觀”(Ecolog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圓滿結課。本課程為期4周32學時,主要針對清華-米蘭理工雙學位項目、全球設計創新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GID)以及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GHC),也包括來自美術學院的研究生,整個教學過程包含專題講座和分享、藝術家訪談、課題研究、未來創新創業項目策劃、小組匯報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學生們的專業背景包括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染織服裝設計、時尚系統設計、展示設計、創新設計等等。不同國籍和文化背景的同學們分布在米蘭、倫敦、溫哥華、圣彼得堡、開羅和北京等地區,通過線上視頻會議的授課形式實現了跨文化、跨專業、跨時區的融合教學模式,在知識的交匯中啟動了“傳統文化的新生”。
1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與側重于技術層面的現代自然生態相比,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生態觀既是一種哲學觀、文化觀,也是一種人生觀、價值觀。本課程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為切入點,探究其如何成為世界當代藝術與設計的動力與源泉。通過介紹材料類型、工藝技術、表現形式及實踐途徑等方面的知識,本課程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背后所蘊含的生態內涵,著重研究外化的藝術形式、審美觀念與內在的生態理念、生態手段之間的緊密聯系,并將其置入現代藝術設計的語境中加以探討。歷史悠久的生態觀之于當今社會意義重大,不僅是建設可持續人居環境及維持自然秩序平衡的有效途徑,更是一種哲學理念與文化價值的傳承。
學生線上參與課程
2
課程內容
Course Content
本次課程以“生態觀的文化解析”作為主題,對傳統民居、繪畫、當代綜合媒介藝術和生活方式等議題展開了教學。
黃艷副教授以“藝術生態與生態城市”(Artistic Eco and Eco-City)為主題,圍繞生態藝術的歷史發展脈絡、中國傳統生態觀的美學表現和生態哲學、重建中國山水園林城市等議題進行了生動講解。她以山水畫、雕刻、器物、陶瓷等作品為具體案例,從它們的藝術題材、造型特點、工藝流程入手,解讀了中國古代造物可持續設計的技法與內涵,剖析了傳統藝術作品及審美形式背后所蘊含的生態理念。
黃艷副教授授課過程
在構建起生態觀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黃艷副教授提出了從生態到文化、從傳統到當代的轉譯方式,從理論視角過渡到實踐視角,結合古代園林、傳統民居及城鎮規劃案例闡述了傳統生態觀在當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考慮到學生多樣化的學科背景,黃艷副教授在建筑景觀案例之余還引入了對服裝及手工藝技法的分享,并且提出“編織”是服裝設計與空間設計兩個領域交匯的共通概念,使得不同專業的學生開拓了思維與視野,也對生態理念形成了更加直觀的見解。
黃艷副教授授課內容
黃艷副教授與同學們線上交流
在訪談交流環節,美術學院繪畫系的陳輝教授、視覺傳達設計系的馬泉教授、陶瓷藝術系的白明教授,結合自己的藝術作品及創作方法,探討了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中藝術生態的結合問題,以及由此構建的創作與教學體系。
陳輝教授致力于運用當代實驗研究的手法探索水墨藝術的表現形式,將傳統中國畫帶入當代藝術新維度之中,通過分析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藝術作品,探討了中國繪畫藝術與西方繪畫藝術在理念與手法上的差異性。
走訪陳輝教授工作室
馬泉教授結合他個人長達十余年的沙漠勘探研究歷程,通過敘事理念的剖析及多重媒介的呈現帶領同學們體驗了身臨其境的沙漠之旅。馬教授在交流過程中所展示的繪畫、圖像、裝置、影片及音頻作品看似屬于當代藝術的范疇,深入理解時不難發現他的創作理念與生態哲學息息相關,揭示了人與自然的情感關聯。
馬泉教授授課過程
白明教授在訪談中分析了中國傳統器物的發展歷程,并著重介紹了凝練了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華夏七物”。白教授強調了藝術沒有傳統與當代之分,藝術家要堅持自身的審美修養與文化理念,表達自己之所想,賦予藝術品以獨特而深刻的意義。
白明教授與同學們線上交流
3
教學過程
Teaching Process
兩次課題研討循序漸進,分階段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Assignment 1的匯報中,同學們分組分享了“中國與西方生態觀、途徑與方法的對比分析”研究報告。同學們結合本人各自的專業,選擇一件藝術品或工藝品,以圖形、圖示、圖表的方式為主,結合必要的文字,展示其中蘊含的生態思想和技術,以及文化、審美理念;展示其從藝術構思、選材到制作完成的全過程。
來自環境設計與服裝設計專業的同學結合各自的專業特點對中西方生態觀進行了具體闡述與對比分析,實現了跨學科的融合。
Assignment 1 PPT
一些同學從獨特的文化視角來剖析中西方對環境采取的不同理念及政策,并結合西方經典藝術作品闡釋自然理念在文化審美中的重要地位,實現了跨文化的交流。
Assignment 1 PPT
在Assignment 2的匯報中,同學們以“編織”為理念,結合各自的專業觀點或興趣,提出一個服務于未來、符合“蘊含生態觀念、充分利用材料、踐行低排放及污染理念、具有文化內涵”要求的產品、建筑、城市、影片或創業項目,成果包括相關案例展示、設計內容框架及可視化圖紙等。
同學們分別帶來了空間設計及服裝設計領域的實踐探索,一位同學以北京五道口為場地對交通組織形式進行了“編織”,建立了創新型的城市立體交通系統;一位同學發現了藻類植物的生態持續性,以其為材質進行可供不同人群使用的服裝設計。
Assignment 2 PPT
另一些同學聚焦于服裝設計領域,提出以可再生牛仔布料為材質,并結合3D建模技術探究最環保的剪裁方式,實現對布料的零浪費,最終設計出一款簡約大方的牛仔外套。
Assignment 2 PPT
4
課程效果
Course Effect
本課程已經連續開展了4年,為了提升同學們的聽課質量及課堂體驗,黃艷副教授及其助教團隊在教學形式上不斷調整,通過課前錄制實景視頻、課中實時連線問答等手段增強了線上學生的參與感與現場感,活躍了課堂氛圍,得到了積極反饋。
本課程通過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啟發學生在提升藝術審美認知的同時,探究更深層次的哲學觀念與社會價值,培養學生從文化積淀中汲取實踐啟示的能力。本課程是跨文化、跨學科的現代化教學體系下的一次寶貴實踐,不僅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推廣與傳承,還促進了中西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手段的交融與創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專業領域的學生從我國藝術審美、工藝技巧及建造形式中收獲了創作靈感,并將在未來的設計實踐中加以呈現,這便是激勵本課程持續開展并不斷創新的最大動力。
來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