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朱炳仁:建一座“銅宮”留給歷史,是我最大的夢想
時間:2022-01-18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47 分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銅建筑之父、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評價他:工精藝高,有如雷峰。“故宮是中國最偉大的建筑群,沒有第二座,我希望當代能有一座與故宮媲美的建筑群留給后代,留給歷史。” 朱炳仁說。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銅建筑之父、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希望建一座“銅宮”留給歷史。1月16日,朱炳仁出席由中國房地產報主辦、中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學術支持的以“對話時間”為主題的“2021中國建造匠心傳承致敬禮頒獎盛典”活動時說,銅在建筑中有著重要價值,他以杭州雷峰塔銅柱、銅瓦的建設經歷為例,講解了浙江大學材料系經過科學研究后得出數據表明銅在大自然裸露的氧化中壽命達3427年。朱炳仁建造了100多座銅建筑中,他認為銅是最好的建筑材料之一。朱炳仁從歷史的時空分析了中國建筑,他認為故宮是明、清先人留下的瑰寶。在科技與經濟新發展的現代,中國建設者具備了過往任何歷史人物都無法比肩的責任與膽略,應該給社會和后代留下與故宮比肩的偉大建筑群。朱炳仁說:“我希望建一座‘銅宮’留給歷史,‘銅宮’是建筑科技、建筑結構、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環保等技術與藝術的結晶,是一代人自豪與奮發創造出的建筑群”。筑千年傳承古建,創一世銅藝巔峰,這是朱炳仁的理想。他以故宮為例,反復告誡要為后人留下建筑瑰寶,“曾經在史書上輝煌存在過的秦阿房宮,以及清圓明園和北京故宮,都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形式的建筑。如今,秦阿房宮已不在,圓明園現在只有遺址,只有明清先人留下的故宮成為瑰寶”。朱炳仁認為,現代還沒有能被稱之為偉大或輝煌的建筑群。“我們有幸身處歷史上無可比擬的偉大時代,在多年城市建設中,我們的建設者具有了過去任何歷史先輩無法比肩的膽略以及技術能力,我們這代人應該給社會和后代留下與故宮比肩,超越阿房宮、圓明園、凡爾賽宮、羅浮宮的真正稱得上偉大的建筑群。”“建一座‘銅宮’留給歷史,是我最大的夢想”。至于為什么要用銅做建筑材料,78歲的朱炳仁說,從青銅時代開始,銅具有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厚度,銅與人類具有天然的親和力,是實用又環保的金屬,其優異的品質,有銅壽千載的永恒,以及豐富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為造型藝術、建筑形式的表現提供一切可能。他認為,“銅宮”建筑的項目是一種有益的示范。對于為什么要建“銅宮”?朱炳仁表示“銅宮”有別于當前復古的造城運動,是對千城一面建筑的反思,他認為“銅宮”是建筑科技、建筑結構、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環境、建筑環保等最頂尖的科技與藝術的結晶,是中國建筑現代化的一座標桿。對于“銅宮”的藝術造型,朱炳仁希望用材特色體現它的文化高度,“銅宮”是銅與其他不同材質結合、交融,形成的一個建筑群,如與木、石、鋼、混凝土,以及其他新型建材結合,銅可以作為主體、局部、結構件、裝飾件、陳設件在建筑中呈現。“‘銅宮‘是給未來最好的建設,給未來最大的擔當”。在朱炳仁對“銅宮”的構想中,以相當規模的銅建筑群為中心的一個綠色環保的生態花園,建筑規模從十余座到數十座,成為集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研究、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藝術館與博物館的集聚地,能與故宮、羅浮宮相媲美的旅游景觀基地,也可作為寫字樓、酒店、商業綜合體、金融中心等,“銅宮”建成后產業運營與周邊的房產,將足以消化“銅宮”的建設投資。朱炳仁作為中國銅建筑藝術家,他的作品雷峰塔、桂林銅塔、峨眉山金頂、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等百余座大型銅建筑工程,其技術力量涵蓋了塔、廳、樓、閣、殿、宇、亭、臺以及橋梁等,這讓朱炳仁贏得“中國當代銅建筑之父”的稱謂。朱炳仁說:“銅宮’是當代工匠精神留給歷史偉大的時代結晶”。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建造一個與故宮媲美的偉大的建筑群“銅宮”,這是他畢生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