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與空間的平衡
張鼎的裝置作品常圍繞著感官與意志的強度,建構起一個個荒誕而充滿對抗性的場景。自2009年北京個展《定律》中的木質燈光裝置與泡沫雕塑之后,對于材料的運用逐漸成為藝術家控制物化的重心。在2015年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合作項目《黑色物質》中,張鼎將玻璃作為關鍵媒介,借由其脆弱同時堅硬;通透卻致密;炙熱而冰冷的物理特性,以最基本的方式構建材料與空間之間的平衡。
除了炙熱而脆弱的玻璃,藝術家亦在作品中引入冷感而硬朗的鋼板。這兩種矛盾的材質,在相互擠壓中形成了一個平衡而危險的空間。黑色獨特的美學屬性使得內部無法看清,潛藏的不確定性被調動起來,觀眾和作品之間形成的氣氛,一觸即發。這正是張鼎所想要表達的:“既定認知本身就是危險的。”
張鼎2021年受邀設計的Lady Dior手袋,再一次體現了他對材料質感的敏感和精準把控。在這次合作中,藝術家用點、線、面重新解構作為隨身物品的“包”。有別于張鼎常見的大型裝置作品,“包”雖是一個“極小空間”,卻使用了846個部件,并且由鋁合金、24K金等多種材料組成,同時黑色與金色的結合,完美詮釋了藝術家心中的莊重和神秘。
日常行為與規則的打破
2016年,張鼎在香港巴塞爾的個人項目中設立了9組共18個立方體裝置的陣列,每組鍍鈦金不銹鋼立方體之間由人造水晶制造的貨架托盤進行連接。觀眾可以使用藝術家提供的黑色人造水晶,或任何自己的隨身物品,以各種方式對待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任意刮、擦、劃鍍層,并允許帶走其刮下的碎屑。藝術家在《18個立方體》嘗試移除個人符號和權利,并在一定時間空間之內持續顯現群體的姿態。在展覽現場發生的,也許是對作品價值的干預,貨架之上硬通貨的消解,又或是一個多樣性對衡極簡至上的現場。
這種積極邀請觀眾參與、以體驗代替觀看的現場性藝術實踐,也進一步延伸至張鼎同年在上海外灘美術館的特別項目《風卷殘云》。作為首屆RAM HIGHLIGHT的委約藝術家,張鼎將外灘美術館改造成一個具有獨特社會系統和行為模式的華麗現場。脫離常規的觀展模式,觀眾不僅可以進入金色巨型空間裝置的內部,更被邀請在當中共進午餐,享用由張鼎親自挑選、監制的飯菜與酒水。
這場充滿儀式感和規程性的宴席,臨時性地賦予參與者場地特定的標簽、身份與符號,并且通過與眾不同的直播體驗,觀眾得以與藝術家一同探討社會現實、價值標準、規則體系等命題。
空間與現實的重疊
2018年,北京金杜藝術中心、懷俄明計劃、掩體空間共同推出了張鼎的個展《安全屋》。藝術家將同一概念于三個不同場域和層面予以呈現:在金杜藝術中心的現場,張鼎以公共設施為原型,創作了一組包含球形燈、攝像頭、音響設備的裝置。觀眾穿梭于昏暗的空間中,本能地躲避裝置射出的刺眼燈光;六個可以跟蹤運動的“眼球”,反而吸引人們湊近觀察。類似的觀念內核也體現在張鼎2021年與路易·威登的合作中。藝術家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旅行硬箱為起點,結合其一貫經典的鏡面玻璃元素展開構思。
到了懷俄明計劃,全黑的展廳中央矗立著兩米高的長方體,在藝術家設置的機械程序下時而快速自轉,時而突然停下。箱體“佩戴”了兩副墨鏡,徒有一個門把手卻無法被開啟,黑色幽默的手法讓人不禁好奇裝置內是否存在其他的主體與對象。
與前兩處場所不同,原本隱蔽黑暗的掩體空間,被藝術家的五件燈光聲音裝置照射得一覽無遺,其散發的強光與熱量甚至讓觀眾無處容身。裝置播放著五聲部白⾊空間交響樂,每小時循環一次,最終由觀眾的反復行走與多重感官完成視聽效果的混合。隨著觀展動線的延伸,作品中的現實主義意味與真實的現實逐漸融合,而路途中所能看到的處在展覽場景中的普遍現實,令觀眾加倍認識到它們被忽視的存在,從而發生多種現實的重疊。
從強調聲音、場景、感受的“情緒雕塑”,到關注材料、秩序、平衡的“空間現實”,以多元媒介呈現強烈整體性的藝術項目,始終都是張鼎創作中的一個鮮明特征。他往往擔任著制作、策劃和導演等諸多角色,通過探索空間和現場的多重可能性,實現對當代藝術語境的反思與超越。
原文載于:雕塑頻道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