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朱利峰:鄉村社會治理與文化生態修復—— 以民間手工藝為例
時間:2023-04-11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12 分享:
當下鄉村振興的治理體系除了自治、法治、德治三個基本維度,還需要通過文化生態修復的維度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能,因地制宜地為村落探索其特色發展路徑。手工藝通過正確的步驟與方法介入鄉村振興,是修復文化生態、實現鄉村綜合治理的特色路徑。基于優先修復鄉村文化生態理念,踐行鄉村文化藝術創新“六步法”,以創新服務驅動鄉村手工藝產業發展,以在地品牌打造修復文化生態的多樣性,以手工教育體驗修復鄉村傳統民俗文化根脈。激活鄉村勞動者的自我造血能力和文化自覺意識,健全鄉村文化和經濟的自治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自治、法治、德治”這三個維度之外,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文化生態修復也是鄉村社會綜合治理體系構建的重要維度。中國的傳統鄉土社會是一個百工與百業平衡發展的社會結構,農民掌握著全社會最為全面的生產勞動技能,紡染織繡、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剪紙刻繪、器具制作、食品烹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則是這百工百業中最為重要的技藝手段。民間手工藝以創新姿態介入當下鄉村文化和經濟的社會治理,是具有生態、環保屬性的有效手段,在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這五大鄉村振興的著力點上,能夠起到極為顯著的貫通作用,對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具有四兩撥千斤的獨特優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鄉村經歷過三次較大的振興發展。第一次,是建國初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引發的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真正實現農民基本土地權益的道路[1];第二次,是1978年進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引發的鄉村振興,建立了以家庭經營為主體的基本經濟體制和相應的組織系統[2];第三次是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發展鄉鎮企業引發的鄉村振興,奠定了城鄉之間經濟貿易互通的物質基礎,加速了城鄉產業融合[3]。改革開放40多年來,聯產承包責任制及鄉村發展現代制造業,使農村勞動力得到釋放,開啟了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騰飛[4]。目前正在進入第四次鄉村振興的多元發展階段,以往的鄉村振興都取得了巨大的階段性成功,但盲目發展制造業也破壞了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城鄉融合的新趨勢下,傳統的百業農民向專職產業工人的身份轉換,出現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也加速了鄉村人文傳統的消亡。在農村,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但專職產業工人的流水線作業方式消弭了農民本來多元化的生存勞動技能,留守人群的轉移意愿也普遍偏低[5]。進入鄉村建設新時代,鄉村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形成鄉村振興動能的因素除經濟外,還疊加了文化、生態、福祉和社會治理等多元要素[6]。如今的多元發展階段,城鄉融合、跨界融合、三產融合背景下,鄉村將更多承擔起人們精神家園的社會職能,更多地起到心靈棲息地的作用,從鄉村主體而非城市主體視角出發的生態文明重建就顯得尤為重要[7]。溫鐵軍指出:“生態文明是一種超越傳統工業文明、以多樣性為內涵的、人類自覺回歸自然的文明形態”[8],這里的生態文明,不僅指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還包括傳統村落最可寶貴的文化生態的傳承延續。隨著鄉村旅游的持續升溫,生態環境供給和獨特的文化資源服務正成為中國鄉村振興供給側改革的新趨勢[9]。二十一世紀以來,全國各地開始意識到傳統村落所承載的鄉土文化是可供利用的優質旅游資源,紛紛加入到鄉村旅游開發的大潮之中。但由于我國鄉村建設缺少相應的策略規范,管理水平良莠不齊,致使鄉建規劃過程中模仿成風。有些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盲目發展的直接后果,是所有鄉村如出一轍的千村一面,民間傳統習俗、傳統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陷入傳承危機,文化生態的多樣性正在快速消失。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執行,以及復興傳統文化提上日程,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村落的文化起到保護作用,非遺傳承和保護也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但關于鄉村傳統文化的創新利用因為村落特色的千差萬別,開發現狀呈現出較為混亂的局面。文創開發首當其沖,許多管理者和鄉村旅游經營者都寄希望于文創品牌和產品,動輒打造鄉村IP。事實上,傳統村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體,是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態內容的有機融合。只關注自然環境開發的鄉村建設缺少文化特色的支撐,發展后勁不足;只注重文創產品的銷售推廣,容易造成游客的審美疲勞。因此,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資源轉化以及生態文明的重建,需要基于系統化的策略方法論和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策劃執行手段,重點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生態內容修復的整體論基礎上開展創新性活動。涉及村落的整體發展戰略定位、自然生態保護涵養、文化生態修復與傳承、自然景觀和文化主題的挖掘呈獻、產業發展定位、商業模式探索、村落環境景觀提升、品牌策劃營銷、文創產品設計研發、產業運營管理等方方面面。手工勞動曾經是農耕時代傳統鄉村中的重要經濟支柱,民間手工藝是農業社會基礎最為深厚的生產生活方式,探索鄉村文化生態修復的路徑與策略,民間手工藝產業振興可作為優先選擇的切入點,并具有文化和經濟治理功能的先天優勢。當前,以民間手工藝為特色參與鄉村治理的群體主要包括鄉鎮企業、公益機構和高校師生等幾類主體。從在地就業生產、培訓人才手工技能、創新鄉土特色產品三個方面促進鄉村組織、文化與生態的治理。民間手工藝的企業化發展具有其從就業、生產到銷售這個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條,是最具有在地性生命力的存在形態。因此發展鄉鎮企業是鄉村產業振興最直接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在地就近就業和脫貧增收。例如江蘇鎮湖為了保護當地傳承兩千多年的蘇繡傳統技藝文化生態,開發建設鎮湖繡品街,為當地數千名從事刺繡行業的繡娘(繡郎)規劃了專業的市場用房和集中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出臺了入駐繡品街的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刺繡私營業主購買或者租用店面,集中銷售刺繡產品,獲得了國家級的“蘇繡產業集群”稱號。其刺繡經濟成為鎮湖農民創業、就業、持續增收的重要載體。鎮湖刺繡從以往的農民副業發展成支柱產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解決了鎮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為提高就業率、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很大貢獻。再如寧夏銀川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巴鳥麻編手工坊,多年來在麻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巴鳥麻編品牌創始人張璟的持續幫扶下,帶動因生態保護移民而來的貧困人口、空巢老人、殘疾人和下崗退休女工進行麻編手工藝制作。寧夏的漢麻產量高,韌性強,手工坊在選材、染色方面都遵循生態原則,堅持精工制作各類大眾能夠消費的生活實用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巴鳥麻編先后建立了手工坊傳承基地、手工創意工作室和移民扶貧就業工坊,帶動了數百農民的群體就業和脫貧致富,成為寧夏手藝扶貧的明星企業。此外,北京懷柔區廟城鎮的高兩河彩繪廠以手繪彩瓷技藝帶動周邊村民參與就業,村民可以一邊干農活一邊到廠里畫瓷器。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國家,給村民帶來切實的就近就業機會。除了做畫師,還可以當研學旅游的指導教師,指導中小學生的研學體驗。達到同樣效果的還有順義區張鎮的良山景泰藍廠,以靈活生產時間吸引村民從事景泰藍的掐絲、點藍等手工藝制作,遇有研學團隊也變身成指導教師,每年能夠帶動數十名村民人均增收5—8萬元左右。一些行業協會、學會、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對鄉村振興的介入,在幫助解決鄉村勞動人口就業問題的同時,舉辦各種技能人才培訓和技能競賽,為增進農民的持續就業能力和手工技藝的傳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多年來依托北京市科協的科技扶貧項目,對京郊鄉村開展精準扶貧和對口支援,每年為偏遠山區和低收入村農民提供手工藝實用技能幫扶培訓。組織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和專家開展絹花、絨花、剪紙、草編、中國結、面塑、泥塑、兔爺、宮扇繪制、陶藝等手工藝技能授課,培訓對象包括低收入村文化員和婦聯主任、村辦企業員工、非遺體驗工坊員工以及幼兒園青年教師等,由淺入深地開展初級、中級、高級系列培訓。在有意愿發展手工藝產業的鄉村建設“鄉土文化專家工作站”,提供系統的北京民間手工藝制作、鄉土文創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文化素質和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民持續發展的文化素養和致富技能。這些培訓和工作站建設對郊區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升與實用技能掌握起到了極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精準幫扶效果。全國婦聯的婦女發展基金會也是國內極為重要的公益機構之一。近年來,由婦女發展基金會推出的媽媽制造手工工坊、天才媽媽夢想工坊兩個專項基金項目,陸續在全國各地建設了近百家非遺工坊。為保障項目的良好運作,提升各工坊帶頭人和骨干的綜合素質,加強工坊間的交流溝通,定期舉辦手工藝女性培訓活動。通過組織賦能計劃,邀請同行業創始人、新媒體運營專家、平臺負責人、非遺文創專家等方式開展培訓,多維度提升帶頭人跨領域專業水平,為手工藝產品品質不高、市場化艱難的現狀提供解決思路或創新解決方案。如今,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如云南大理的扎染、德宏的掇花繡、貴州黔東南臺江的苗繡和銀飾、丹寨的蠟染、河北豐寧的布糊畫、內蒙古呼倫貝爾的皮雕、赤峰翁牛特旗的耳枕、吉林遼源的農民畫、海南白沙的黎錦等媽媽制造手工工坊、天才媽媽夢想工坊都已經成為當地女性就業扶貧的典范。公益機構的培訓因其中立屬性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但同時,因為沒有共同利益驅動的幫扶普遍帶有臨時性的特點,純公益的培訓指導在失去上一級項目與資金的支持之后,往往容易陷于停頓。因此,當前的公益培訓除了財政項目的支持外,也開始廣泛尋求實力雄厚的商業品牌加盟,以公益和商業品牌的聯合實現雙向賦能。在鄉村建設的熱潮中,民間手工藝往往作為藝術鄉建的急先鋒得以呈現,高校教師的研究性團隊成果較為突出。如較早開展藝術鄉建的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左靖老師,于2011年在皖南黟縣的碧山村發起“碧山計劃”,嘗試將藝術引入鄉村,挖掘碧山的鄉村文化資源并融入現代藝術元素。該項目邀請到諸多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作家等文化藝術領域的群體駐居鄉間,共同參與保護鄉土文化遺產,以公共藝術介入鄉村的方式為鄉村建設賦能,試圖打造一個藝術烏托邦來避免鄉村的城市化。其中左靖帶領學生開展對黟縣傳統手工藝的調研并聯合村中匠人發起的百工計劃,對當地養蠶、榨油、艾葉餅、徽州木雕、織麻布、彈棉花、做火桶、打斗笠等民間手工藝資源挖掘與特色文創產品的開發形成重要影響。左靖編輯了鄉土手工藝書籍《黟縣百工》,并于2017年將碧山村老供銷社改造為集出版、展覽、零售、餐飲、住宿、駐村、手工藝體驗等多項內容的綜合文化空間“碧山工銷社”。提出碧山工銷社的“百工十條”理念,即“良品良工、百工習得、地域印記、日用之道、傳統家園、當代美學、城鄉聯結、社區服務、環境友好、公平貿易”,努力探索立足于中國本鄉本土的百工復興之路,并逐漸完善出一整套城鄉互動的方法和體系,努力構建一個互哺型的城鄉共同體[10]。經過“碧山計劃”的前沿探索之后,中國鄉村大地上興起了藝術鄉建的風潮,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到鄉村振興的浪潮之中。但目前藝術鄉建多是以藝術家為主體的“藝術下鄉”行動,雖時常組織一些文化藝術活動,在特定的節慶活動中也偶有傳統技藝傳承人或工藝美術大師的技藝展演,但僅局限于藝術家、傳承人和部分村民的參與,沒有借助當地的民間手工藝資源形成成熟的旅游體驗產品。藝術家們的單方面熱情沒有與當地村民建立起情感的共鳴,難以得到村民們的支持和理解。一些調研活動和理論思考的實踐轉化不足,未能帶動當地民間手工藝形成產業并持續發展,也沒有為村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村民渴望共同富裕的愿景并未由此改觀。因此,新時代的鄉村建設應結合鄉村資源稟賦和旅游規劃,因地制宜開發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和體驗內容,逐步修復鄉村整體的文化生態,藝術才能在鄉村更具生命力。自2019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叢志強老師通過技能驅動的方式,在浙江寧海葛家村開展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實踐研究。與以往的藝術下鄉模式不同,叢志強帶領學生團隊通過深入調查揭示出鄉村建設中普通農村家庭空間閑置、供給方式單調化、供給內容同質化、供給主體碎片化的突出問題,針對農村工匠文化的困境,探索其創新轉化的策略路徑。最終經過長期實踐,確定低價微改、技能驅動、能力拓展的家庭資源共享設計路徑,從家庭空間、家庭文化、家庭成員三個角度實現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在其所深度挖掘的家庭文化資源中,著力于充分調動農民信手拈來的縫紉、刺繡、木雕、草編、竹編、砌筑、美食加工等手工藝技能。首先鼓勵村民利用所會技能自主改造,材料優先選用帶有家庭記憶的老物件和廢舊材料,進行老物改造和新物再造。同時通過技能驅動的體驗活動設計,為游客開發了體現家庭文化特色的手工體驗課程包、手作材料包、半成品物件和作品構件等,讓游客建立起與鄉村共享家庭的情感連接。最后,針對家庭成員的能力拓展,高校團隊采取駐村陪跑的方式,培育并提升村民的自主創造力。如今,該探索的實踐研究已經在全國多地鄉村展開,培育了一百余位帶頭人,實現家庭平均增收二十余萬元,為這些地方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1]。這種從系統性整體觀出發的鄉村建設,不僅僅停留在以創意設計賦能幫助鄉村創立品牌,創新鄉土特色產品的范疇,而是在就近就業、生產勞動、設計賦能之外還再現了當地的生活方式[12],為修復鄉村的文化生態、激活村民內生動力做出了積極的嘗試。真正做到了挖掘民間手工藝的珍貴價值,通過激活村民內生力、發展村莊吸引力的科學機制,強化民間手工藝在鄉村中的重要作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三、以內生力和吸引力平衡發展
修復鄉村文化生態多樣性
綜合上述案例可知,當代鄉村發展,內生力和吸引力是全面振興的核心要素。應通過挖掘特色內容、開拓在地品牌、激活內生動能、修復文化根脈,從多元視角重建鄉村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全面修復鄉村文化生態的多樣性。
(一)挖掘在地文化藝術資源促進文化自覺,增強文化內生力
鄉村文化生態的脆弱性主要源于城市化、市場化、全球化的沖擊。商業社會的工業化生產直接導致了傳統鄉村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民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這種狀況之下難以生成文化自覺。此外,傳統鄉村的手工生產耗工耗時且市場狹窄。特別是我們所謂的文創設計,經常是城市設計師對鄉村文化元素采取拿來主義,通過符號、母題的設計重構,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制造,以廉價材料和低端產品充斥市場。雖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作用,卻剝奪了手藝人勞動的權利和手工生產的微薄收益。如果鄉村手藝人僅有的市場都難以保證,民間手工藝的傳承就無從談起。因此,修復鄉村的文化生態,首先需要建立底線思維,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不論是經營者還是制造商,都應盡可能充分地挖掘在地的文化藝術資源,幫助守護鄉村手藝人賴以謀生的基本生存底線。在地資源的挖掘轉化,需要經營者和設計師駐村進行長期調查研究,在充分理解在地文化的基礎上用創意設計提升鄉村傳統文化的時尚轉化率,做出令當代人能夠接受的特色產品。根據不同需求的群體,開發文創衍生品,突出在地的歷史文化價值、民生經濟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從文化自信、價值認同、新知識融入、活化傳承幾方面觸發鄉村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引導村民的文化自覺意識,增強村民的文化內生力。
(二)開拓在地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吸引力
由于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剛剛起步,各方主體的經營管理經驗有限,對品牌建設缺乏深度認識。導致鄉村特色旅游項目的文化滲透功能未能充分發揮,很多鄉村盲目跟風開發旅游資源,在經營中缺乏有效策劃[13]。特別在手工藝產業的項目開發、宣傳推廣與服務等方面均缺乏有效定位,吸引力成效不顯。
反觀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推行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大力打造品牌農業,將農產品的生產服務與當地特有的自然、歷史、風土、文化和社會元素有機結合,強調農產品的地方特色,建立健全農業品牌規劃,實行規模化與品質化生產[14]。以農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為突破口,推行“一村一品”、“一村一藝”運動,作為連接城市和鄉村的橋梁,廣泛宣傳傳統民俗文化在國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強調民間手工藝與工業文明并存互利的重要性,激發了日本現代手工藝的大幅度飛躍[15]。例如日本茨城縣笠間市從日本江戶中期開窯燒制陶瓷,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笠間燒”是這里唯一的產業。傳統的生產方式均為手工制作,且多為個人制作的單件產品。1974年日本政府頒布《傳統工藝品振興法》之后,“笠間燒”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窯址數目大幅度提升,從1950年的12個躍升至2000年的330個。產品種類也日益豐富,除了生活實用器皿的制作,還擴展到陳設陶瓷、現代陶藝、壁飾、壁畫等方面。現在,“笠間燒”已成為繼愛知縣的瀨戶燒、常滑燒,福井縣的越前燒,兵庫縣的丹波立杭燒,岡山縣的備前燒,滋賀縣的信樂燒這日本六大古窯之后又一個制陶業代名詞,成為集陶瓷產業生產、工匠日用陶瓷制作、藝術家陶藝創作、業余愛好者學習體驗的一個綜合性陶瓷品牌[16]。
臺灣地區效仿日本經驗,也在鄉村手工藝振興方面獲得了高速發展。起源于19世紀初的臺灣三義木雕,在日據時期苗栗縣三義鄉的村民將山林中廢棄的樟木頭撿回加以修飾制成浮雕工藝品,被日本人大量購買。后來木雕手工藝人學習了日本雕刻技法與原有技法相融合,將浮雕轉變為立體木雕。二戰后,三義木雕在日本市場之外又開拓了美國市場,木雕商品主要銷往美日兩國。之后臺灣手工藝人聘請福州木雕技師傳授雕刻技藝,再度提高了產業水平,生產規模也得到較大提升,當地居民約一半以上都以木雕業為生。1976年后隨著全球經濟危機到來,銷量下降,出口轉向內銷,從業者將木雕產品推向藝術品范疇。1995年三義建立木雕博物館,用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技藝和創新題材,三義木雕的雕刻題材開始加入鄉土特色內容。隨著臺灣旅游業的發展,為了擴大木雕藝術紀念品市場,當地從業者跟隨時代潮流為進入市場競爭而做出改進,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藝術相融合,通過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制作水平,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使產品可以更好地融入旅游市場。臺灣中正路上雕刻店林立,三義木雕成為臺灣民間手工藝的著名品牌[17]。
因此,中國的民間手工藝介入鄉村振興,修復民間文化生態,在地品牌的開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產業化管理,更需要樹立良好的、鮮明的品牌形象。除了有利于品牌識別、優化旅游形象、提升服務水平,還能大幅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調動在地從業主體促進品牌增值的積極性,保護村民與消費者的利益,利于品牌傳播。
(三)使用鄉土材料在地制造激活內生動能
鄉土材料是民間手工藝制作的物質保證。我國各地物產資源各不相同,特定區域內的物產資源是傳統工藝地域性特征形成的物質基礎。民間手工藝品的制作原料大多采用天然材料,講究就地取材,用傳統的手工方式制作而成[18]。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藝正是因為當地有合適的材料才產生的,如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竹紙制作技藝、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宜興紫砂制作技藝等。地理與氣候等自然環境因素決定了各地有著迥異的社會風俗,由特殊的習俗催生的民間手工藝自然有著鮮明的地域性。許多手工藝對于地理與環境的要求非常的嚴格,如只有貴州赤水河地區的氣候與水土環境中才能夠釀造出茅臺酒;佛山地區生產的香云紗,是用廣東地區特有的中草藥植物“薯莨”塊莖汁液多次浸漬、晾曬后,使織物附著一層黃棕色的膠狀物,再用佛山地區含有鐵離子的灰黑色塘泥均勻涂敷于織物表面,反復多次晾曬、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被視為中國絲綢的上等佳品[19]。再如廣西環江縣毛南族花竹帽,是采用當地盛產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編織而成,其工藝精致、花紋美觀、帽形大方、結實耐用。竹材生長周期短且耐用,作為鄉土生態材料非常適宜產品開發。掌蔑和剖絲工序力氣活偏多,主要由家庭的男性成員完成,編織工序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審美,則主要由家庭中的女性成員完成。家庭成員在制作技藝上的分工配合成為當地文化生態的表征,勞動過程也具有鄉村旅游的觀賞性和體驗性特征。在從事生產勞動的過程中,民間手工藝人通過生態材料、手工技能到旅游商品的價值轉換,通過收益激發了從業的熱情,從而產生勞動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
就地取材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最佳方式。鄉村蘊藏著最為多樣性的鄉土材料,但許多生態材料和生產工具被工業化時代的塑料、鋼鐵和陶瓷替代,這也是鄉村文化生態多樣性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鄉村傳統文化的振興,必須要強調鄉土材料的運用。田間地頭的鄉土材料隨手可得,直接節省運輸和購買成本,減少環境污染。關于鄉土材料,手工藝從業者和設計師需要做的主要有兩方面工作,一是為在地特色材料量身定做創造性轉化的產品,例如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院張繼曉老師主持的“北京生態涵養區林雜木材料工藝品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通過公益培訓引導在地手藝人利用林雜木開展特色旅游產品的設計創新;二是在缺乏特色材料或項目的情況下,充分挖掘平凡的材料進行藝術再造,開發出具有特色的創新型材料,使廢舊或無用的材料獲得重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輸血式的扶貧不具有持續性,爭當貧困戶的現象是對鄉村文化生態的進一步破壞。因此,鄉村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制造過程,應盡可能貫徹以鄉土材料在地制造的原則,充分調動鄉村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使新型產業農民在生產勞動中獲得收益和尊嚴,實現自我價值認同,激活鄉村的自身造血能力和內生發展動力。唯有如此,鄉村手藝人才能實現自己的文化傳承和生態的修復。
(四)以手工藝體驗修復鄉村傳統文化根脈
鄉村手工藝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農耕文化為本質,以農民為主體的融價值觀、家族文化、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民俗風情、民間藝術等物質和精神文明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20]。通過打造看點,推介土特產,政府、社會和村落成功地將觀看人潮轉化為消費群體,獲得巨大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益[21]。
鄉村傳統文化建設的最主要表現是重視傳統文化教育,亦是鄉村自治體系中家風、鄉風文明的理論基礎。在實踐過程中,許多以文化旅游為基礎的鄉村為游客和新村民提供的手工藝非遺體驗服務,逐漸成為修復傳統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徑。這些體驗服務以挖掘鄉村傳統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體驗為導向,對村莊原住民、游客和新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明家風和良好行為規范作用顯著,在新鄉村建設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在挖掘傳統特色內容的鄉村建設實踐中,“主題文化”挖掘和“手工非遺體驗”能夠在鄉村的品牌建設、文旅體驗、產品研發等方面發揮出強大的動能。
以民宿為例,民宿是鄉村社區的共享空間載體。中國的民宿數量與日俱增,但同質化問題突出,能夠良性運轉的民宿屈指可數,歸根究底是文化特色的缺失。針對這一現象,鄉村的特色民宿建設通過主題文化的設計策劃提升宜居環境的內在文化品質,能夠在文化生態修復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民宿環境營造,要兼顧原生態文化的保護[22]、民間非遺的教育傳承、文創產品的創新再設計、鄉村旅游的主題文化挖掘。即充分挖掘鄉村在地文化的附加值,適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文化植入鄉村景觀和民宿的室內環境,并結合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產業開發、產品生產和銷售,使傳統的博物館展示教育功能,旅游紀念品的銷售功能,與鄉村民宿的居住體驗功能有機融合。加入了特色文化主題的民宿空間,在適度運用主題元素營造環境藝術氛圍的基礎上,還能夠將手作體驗、教育培訓、產品銷售等環節自然融入,圍繞民間手工藝非遺主題,經營非遺的文化創新。通過一系列文化主題為吸引標志,追求從環境體驗、特色服務到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整體創新,從產品、氛圍到服務都圍繞一個精心挑選的主題展開。由此,鄉村民宿不再是一個就住論住、就吃論吃的地方,而是傳統主題文化與時尚生活方式的結合,讓人們在民宿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體驗到鄉村的傳統民風民俗[23],從而通過民宿這一載體,將傳統民俗文化的生態修復過程融入其中,也通過創新設計服務重新塑造鄉村的生活方式與沉浸體驗。
從整體發展策略的角度,基于鄉村已有的旅游基礎,挖掘村落傳統文化特色,就鄉村的建設發展和文化提升,包括整體戰略定位、業態分析、品牌資產管理、文創產業開發、未來的發展維度等綜合考量。對于旅游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的鄉村而言,為游客和村民制定一套創新型的文化提升戰略,強化品牌意識,完善生活業態,配套文化體驗,打造特色品牌,引導正向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激發鄉村多元主體的文化自信和自覺,充分挖掘和整合鄉村的文化藝術資源,合理重構鄉村的集體記憶,能夠有效推動產業興旺、促進鄉村文化振興,重建鄉村共同體的精神家園[24]。民間手工藝文化元素挖掘以及系統生活方式的構建,使原有的鄉村旅游實現消費品質的升級成為可能,既改善了鄉村旅游的商業模式,又修復了村落的傳統文化根脈。通過手工藝創新方法的介入以及整體策略的實施,具有理論上的可持續性和實踐層面的可實現性。
民間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是推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經濟自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具體的做法是通過手工藝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文化產業升級,實現對鄉村的文化復興和精準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手工藝資源能夠通過鄉村文化產業經營者、駐村設計師與手工合作社跨界聯手組成的創新團隊構建傳承創新的通道,打通都市與鄉村的文化發展脈絡,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城鄉融合。具體的實踐步驟可以歸納為“鄉村文化藝術創新六步法”[25]。第一步,創新團隊首先要駐村進行田野走訪和調查,通過學習地方知識和文化發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瓶頸問題。如民族特點、風俗習慣、生活狀況、技藝水平、使用材料、市場渠道、營收情況、特色內容、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從事手工活動對生活的影響等,記錄手工作品、技法、色彩搭配方式、材料使用和主題內容。結合文獻調查,通過歷史文獻、地方志、口述史、博物館、文化館、收藏家等資料的收集匯總,掌握全面的地方性知識和文化。第二步,進而采取互動交流的方式,與手工藝傳承人溝通傳統與時尚的認識,加強彼此理解。并經常進行常規研討,對日常發現的問題和對策及時討論,新知識集體學習,重要內容及時做出總結。在階段研究和探討基礎上,確定一系列手工產品的再設計主題和研發方向。第三步,從業者與駐村設計師共同進行鄉土品牌和產品的文化產業策劃,結合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可進行再設計的元素,提取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中值得借鑒的內容,如特色形態、圖案、肌理、色彩搭配方式、專屬構圖、典型遺產、民族特色產品、工藝技巧、特色飲食、傳統醫藥、歷史故事、著名人物等等。將挖掘出的傳統元素結合現代時尚元素,進行二次創作,改進(或恢復)鄉土低成本材料、工藝,創新品類、造型和構圖,幫助當地研發系列化產品。研發設計應不局限于原生元素的單一使用方式,而是運用開放性跨界思維,提升產品的豐富性、時尚感,尤其強調產品的實用性,并注重在地傳承人群的可操作性。第四步,創新品牌和產品經策劃設計之后,還應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創客的創新設計力量,以集中教育的方式實施在地培訓,指導在地從業人員理解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培訓必要的創新技能。重點培養一批有創新能力的手工藝傳承人和駐村設計師,有條件的要爭取參加各級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解決在地創新問題。創新團隊要通過駐村管理與服務的方式不間斷地給予持續指導,以免原創缺失和品質下滑。第五步,教育培訓的同時,由管理者組織手工藝人帶動村民建立鄉村手工藝合作社,進行樣品的制作生產。深入挖掘地方性產業資源,將“科技與文化、傳統與時尚、藝術與實用”[26]相結合作為基本方針,以“在地制造”為基本原則,對適于市場推廣的產品批量生產,通過文化旅游以及鄉村電子商務的建設,為傳承人群創造穩定的生產訂單。還要幫助傳承人或合作社打造品牌,及時進行工商注冊和作品版權登記,進行專利申請,提前保護知識產權。第六步,逐步將具有特色的手工藝產品投放市場,開設線上線下專營渠道和非遺工坊,打造鄉村旅游手作體驗中心,用綜合手段實現營銷推廣。對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鄉村工匠等評選優秀帶頭人,以鄉賢力量帶動民間手工藝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這一路徑,鄉村文化產業從業者和駐村設計師的創新策劃設計能夠為鄉村手工藝的發展帶來新的面貌和綜合消費渠道,在地制造能夠給鄉村勞動者帶來切實的福利,以手工藝產業發展帶動在地手藝人自我造血,吸引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就業,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成為更加多元化的新型產業化農民。彼此的融合能夠促進鄉村文化產業設計與制造品質的升級,也有效增加了銷售實體的特色創新產品。鄉村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特別是民間手工藝資源,經過設計研發、生產組織、產品銷售,通過當代創新性設計藝術的解構和重構,使鄉村漸趨一致的文化生態模式重新煥發活力,并服務于當代的城市文化生活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修復傳統村落的文化生態,重建鄉村生態文明秩序。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進步對于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27],同時也是鄉村文化和經濟實現自下而上、自我治理的強有力手段。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28],依靠著“差序格局”的基礎結構維系著鄉村的道德治理[29]。對于新時期的鄉村振興戰略而言,不論以哪個維度參與到鄉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中來,對于重建鄉村傳統文化的生態秩序,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手工藝產業創新和傳統文化藝術資源挖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鄉村振興的路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只要運用系統性的方法論和正確的實踐步驟,平衡好創客與農民之間、文化與商業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鄉村的治理體系,鄉村振興是不難實現的。系統化的策略方法論使得鄉村建設有章可循,不至于局部開發導致村落發展的營養不良;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操作步驟和措施使得每一個傳統村落在開發過程中還能夠保有其原本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態內容不致斷裂,實現可持續發展。總之,中國鄉村的創新發展或者產業開發,都應該遵循系統化和因地制宜的大原則,使鄉村的綜合治理回歸到自覺、自信發展的軌道上來。朱利峰,法學博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原文刊于《東方論壇》2023年第1期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