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藝·設計·美術·藝術——概念與學科”高端學術論壇在大連工業大學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召開。該論壇由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課題“當代中國藝術體系研究”(18ZD03)首席專家、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會長、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李心峰動議、發起,由大連工業大學、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課題“當代中國藝術體系研究”課題組、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論壇以“多元共建,美美與共”為主題,圍繞1、新學科目錄背景下設計學的機遇與未來;2、設計學與藝術學的學科體系問題;3、工藝、手工藝與設計的關系;4、工藝、設計與美術的關系;5、從藝術體系看工藝與設計等分議題展開,探討交叉學科背景下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學科的傳承創新與未來發展。本次活動旨借學術交流,搭建現代與傳統對話、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互鑒的新通道,立足新時代,彰顯中國美,推舉更好更新的思想理論成果,助推工藝與設計實踐的高質量發展,為人民高品質生活、講好中國故事做出新貢獻。來自深圳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領域共10位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
大連工業大學副校長杜明在致辭中對蒞臨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親切的問候。他表示,在全國深入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大背景下,以“多元建構·美美與共”為主題,共同研討“工藝•設計•美術•藝術——概念與學科”的發展方略,對于進一步搭建現代與傳統對話、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互鑒的新通道,助推工藝、設計、美術、藝術相關專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舉辦此次論壇,就是要引賢者之光輝,照未來之明路。學校非常重視科研發展,希望借助社會各界力量,對我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給予更多的意見和建議,期待藝術類教師能夠更好成長。杜明副校長在致辭中還表示,期待通過此次論壇共同探討交叉學科背景下設計學與藝術學未來發展問題,探討設計學發展的新方向、新格局和新路徑。基于設計學與藝術學的現實境況,結合工藝、設計、美術、藝術的相關概念,探討交叉學科背景下設計學、工藝學、美術學、藝術學的傳承與創新,通過深入交流,形成重要學術共識;同時,也希望在學界的努力推動下,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出更多更好更新的思想理論成果。期待此次論壇通過專家們的高端對話、研討,能為國內設計學學科建設、發展及設計實踐能力的提升貢獻智慧和動力。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藝術專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原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的學術報告以《手工藝學科獨立性的現實基礎》為題,扼要回顧了“工藝美術”學科概念內涵的變化,以及“設計”從以往工藝美術學科中分離出來并進一步擴張的發展過程;深入辨析了“手工藝”與“設計”的關系及顯著差異,從價值調整、審美傾向、實踐形態三方面系統闡述了手工藝學科獨立性的現實基礎,提示了手工藝學科獨立性所關涉的前瞻價值認識和實踐策應。他指出,當代手工藝的四種實踐形態(古典形態、產業形態、生活形態和專業形態),已呈現擺脫實用物質生產制約、強化指向精神生活和審美需要的純粹藝術性質的價值調整,凸顯了崇尚自然、強調隨意、寬容偶然、注重過程的審美傾向,以至與為大工業生產服務的設計實踐分道揚鑣。基于“設計(學)”無法涵蓋“手工藝(學)”的學理認識與實踐情形,呂品田在報告中特別強調,面向未來的學科體系建設應正視變革的現實和趨勢,明確劃分兩者的學科定位和發展目標;進而,有必要考慮獨立設置“手工藝學”和“手工藝”專業,或在現行學科結構中照應其學科獨立性,提高其學科地位,切合其規律和特性地加強手工藝學科建設。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心峰在題為《從藝術世界整體看工藝與從工藝看藝術世界整體——兼及設計、技術、實踐》的報告中指出,工藝在現代藝術體系中的地位由最初被西方“美的藝術”體系排除在外,到20世紀初被納入現代藝術體系之中,經歷了復雜曲折的變遷過程。認為工藝在人類藝術發展歷史上以及現代藝術體系之中,都是一種極其特殊、十分重要的存在。透過工藝來觀察、分析、闡釋作為人類特殊精神生產的藝術生產,它與人類物質生產以及精神生產之間的歷史的、邏輯的關聯及其區分,能夠揭示許多藝術的奧秘,闡發出新的藝術哲學原理。他將工藝置于藝術體系視野下予以觀照,認為藝術的體系在歷史演進的維度上,可區分為古代的、傳統的藝術體系與現代的、當下的藝術體系;在空間區隔的維度上,可區別為中國的藝術體系與西歐的、西方的藝術體系,引導人們觀察工藝在藝術體系中的地位變化以及由工藝演化而來的設計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基本的藝術門類。他認為設計已日益呈現為一門跨學科、跨媒介、跨藝術門類的、交叉學科特性突出的超巨學科。其未來遠景或可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門類。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侯樣祥以《工藝美術是藝術》為題作學術報告。他認為,工藝-設計-美術-藝術四者的關系,可能是藝術學研究中最應該說清楚,而又好像沒有說得很清楚的關系。他曾發表過《為“工藝美術”正名》和《再為“工藝美術”正名》兩篇文章。文章在對“工”、“藝”、“工藝”及“工藝美術”等概念進行追溯與界定的基礎上,得出了“工藝美術是藝術”的結論。在報告中他認為,為了進一步闡述清楚上述問題,我們不應該忽視西方傳統“工藝”發展史上的三個重要節點:一是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從此曾經的制造業核心“工藝”逐漸將大量的市場拱手讓給了大機器;二是隨著1746年法國藝術理論家巴托“美的藝術”的提出所引起的“藝術革命”,從此“工藝”被“純藝術”排除在外;三是發生在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期的歐美“工藝美術運動”,該運動肯定了工藝的地位,并為后來的設計運動奠定了基礎。他還特別提醒大家,在中國傳統“工藝”發展史上,亦有三個重要節點:一是發生在19世紀60-90年代之間的一次未徹底完成的“工業革命”——“洋務運動”;二是由1904年王國維先生引入“美術”概念所導致的一場“藝術革命”;三是1920年蔡元培先生在《美術的起原》中首次將“工藝”列入“美術”的范疇。毋庸諱言,我們的學術界對上述中外工藝發展史上的六個重要節點的關注嚴重不夠。而這恰恰是我們能否正確理解“工藝的身份”的重要前提條件。他還認為,關于工藝的基本特性,我們的老祖宗在《周禮·考工記》中其實已有初步的論述。其中,既有關于“工藝人”的論述,也有關于“工藝品”的論述。前者有“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后者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十分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數典忘祖,對此視而不見。他認為,為返工藝以本來面目,應該加強工藝的本體研究。唯有研究清楚了工藝的本體問題,工藝的本質特性才可能清晰。為此,他還建議,我們必須改變過去的陳述多于論證的輕浮學風。毋庸諱言,無論是蔡元培的工藝是藝術論,還是王國維的工藝非藝術論,以及多個版本的《藝術概論》等等,對工藝都只停留在陳述階段,而未能作任何實質性論證。無論證便無學術。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周建新教授的報告以《材料·色彩·造型:客家服飾視覺文明的工藝之基》為題,分享了他對客家服飾視覺文明的工藝基礎的系統思考。他結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特別是豐富的、珍貴的歷史影像材料,指出客家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服飾藝術,種類多樣,工藝精湛,文化內涵豐富,融入了客家人的民俗風情、藝術智慧和審美情趣,是漢族服飾藝術的一朵奇葩。客家服飾的視覺文明元素是可視化的、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視覺符號,能以直接、快速、形象的方式訴諸于人的感覺。在客家服飾工藝中,不論是服飾材料、色彩藝術還是工藝美感,都具有強烈的視覺性。在客家服飾工藝基礎中,呈現了客家地區普遍的服飾原材料及其加工工藝,印證了客家人“崇尚儉樸,不興奢華”的美好品質;在客家服飾工藝色彩中,客家人多以“藍色”為色彩情結,將“藍色”視為客家傳統服飾的標識,體現了客家族群對自然界生命有著簡約、崇拜的生命觀;在客家服飾工藝美感中,從自然之美、手工之美、真誠之美的角度出發,呈現了客家服飾自然純樸的工藝美感。客家服飾視覺文明的工藝基礎,能盡顯其美感及意蘊,并且促成客家服飾文化系統的形成。無論是從原材料的制作工藝還是服飾色彩的選擇,其工藝特色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源流與發展明顯受客家人的中原情結以及贛閩粵地區的自然人文環境、文化融合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了新的文化交融,值得我們繼續探索與期待。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福存教授的報告題為《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思想•方法•技術》。報告共分四個部分:一、傳統園林類型;二、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思想;三、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方法;四、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技術。在第一部分,他首先講述世界古代園林分為東方園林、西亞園林、歐洲園林三大體系,中國園林是東方園林的代表。將中國傳統園林劃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三大類型。第二部分,系統闡發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思想,認為儒家的“崇中”觀念、等級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為代表的“比德山水”思維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山水文化觀念,以及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基礎所形成的“神仙思想”、“天人合一”觀念,成為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思想的主要哲學依據,進而形成了中國古代皇家園林“一池三山”模式。中國的山岳文化是中國古代山水園林形成的思想基礎。他對中國空間原型與亞原型進行探討,認為其形成了由家➜庭院➜聚落➜城市的演進線索,指出中國城市符號空間的原型,最初是“墻化”的“邊界原型”,后演化成為“街道亞原型”,認為中國城市空間的本質是街道。中國古代空間的基本特征是時空一體,是其圍合性,即所謂的天地四方構成的圍合空間;體現的觀念是崇中思想與等級森嚴的禮制觀念。這一點恰與西方城市符號空間由“塔化”的“地標原型”演化為“廣場亞原型”,其城市空間的本質是廣場形成鮮明對照。他還認為,中國傳統園林設計遵循一種可稱之為“宜”的設計哲學,體現出“天時、地利、人和、物宜、工巧”五位一體的設計方略,即嚴格遵循應時而動,隨地而宜,因人而異,擇材施技,述而作之這五大基本原則,構造出“時空一體”的園林空間體系。報告的第三部分,討論了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方法,認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北宋《木經》、宋《營造法式》、明《園冶》、《魯班經》、清《營造則例》等歷代工藝及園林經典中,形成了一套傳承有序又不斷豐富發展的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方法。分享了羅盤、魯班尺等中國特有的傳統園林、建筑設計工具所蘊含的中國思維、智慧、觀念及其功能作用。報告第四部分討論了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技術(營建方式),分析了中國木構建筑的獨特成熟的營建技術體系。報告最后,曹院長提出三個發人深思的問題:1、傳統園林空間設計思想是古代中華思想中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設計思想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如何應用?2、傳統園林空間體系化設計在現代園林設計中能否以及如何應用?3、在當代新方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應用過程中,園林景觀空間設計思想的源泉是否需要追本溯源?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鄒其昌教授,結合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問題的探索,做了題為《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與未來設計學發展》的報告。一、鄒其昌教授于2004年提出“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問題,對此進行了長時段的系統研究。他認為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亦可稱之為中國有根的當代設計理論體系、中國式現代化的設計理論體系、中國自主的現代化設計學理論體系或中國當代設計學體系,是中國當代設計話語體系、學術體系和學科體系的統一體,是中國設計領域的頂層設計問題,是一種有別于世界其他現代化設計理論體系的新型設計理論體系建構問題,是一種另起爐灶的中國特性的現代化設計理論體系——“第三種體系”。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是國家發展戰略內在本質需求,也是中華考工學設計理論體系的傳承與創新發展,更是中國未來設計學體系發展的健康基石。二、就如何建構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問題,鄒其昌教授通過長期系統研究,提出了打通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的三大版快理論(元本設計學體系、實踐設計學體系和社會設計學體系)并創造了一大批新概念、核心范疇、新理論等,包括以《易》《禮》體系為思想源頭的中華考工學設計體系,工匠文化,設計立國、設計資本理論、設計治理理論、技術設計學體系、鄉村設計學體系、氣象設計學體系、工程設計學體系、生命設計學體系以及設計產業發展的十二字方針“理論先導、政策跟進、產業繁榮”,中國工匠培育與國家發展戰略等。三、鄒其昌教授依據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的理論邏輯與社會實踐,主張應立足設計學升格為門類,積極探索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創造美好生活世界的未來設計學發展問題,包括未來設計學理論體系系統建設與發展問題、未來設計學科體系亦即新型設計學科體系建設與發展問題、尤其是面對高科技新型設計教育理念建構與發展問題等。對于設計學升為門類后的新型設計學科建設與發展問題,鄒教授有著更美好的暢想與信心——設計立國、設計強國、設計未來。
深圳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員張毅的報告題目為《日本工藝·設計的民族性·當代性》。她在報告中探討了日本民族性如何通過設計被感知,并解析了這種內在同一性在時代變革下的沿革、變遷及動因。她以大量的實地調研和近10年日本設計學代表性著作的研讀,以及日本綜合大學設計學科設置現狀的梳理為基礎,對其豐富內容進行了歸納。首先概述了日本社會各界為更好推進“物的創新”不斷探索的歷程:這涉及到1889年以東京美術學校為首的高校,政府介入傳統產業,掀起1926年的民藝運動。在1950年代,工業產品代替手工藝品,在民眾收入倍增、振興出口的國家政策下,新產品、新事業的設計顯現其重要性。1970年代起,地方產業在公益組織、企業助推下“地域振興”活動,從民藝中體現的“日常生活的精致”映射為工業社會、城市化生活、民眾所需要的新產品的“用心設計”。80年代末泡沫經濟后進入30余年停滯期的日本,上述“官產研學用”協同傳統產業的事業從未間斷,在業界實踐工作積累了實戰經驗的設計師重返高校執教。面對技術革新、社會、經濟發展的諸問題,日本除藝術設計類高校以外,綜合類高校中設計類專業廣泛分布在理工、人文學科中,如社會系統設計、職業生涯設計、生活設計、兒童支援學life設計、營養食物設計;物質-化學及物質系統與設計、建設-海洋空間系統設計、人體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管理系統設計、智能設計等等,體現了學科的交叉性。代表性的有九州大學在原九州藝術工科大學1968年提出的“技術的人性化”理念基礎上建立的“藝術工學”學科體系;新近2016年京都大學提出的以“信息科學”為核心培育“社會變革者”的碩博設計學體系;代表性學者以可持續大設計的“社會設計”“行為設計”反思日本延綿千余年的文化習俗,在“技藝”中傳承“記憶”,以物的替造對抗著時代的替造,在尋求變化中創造新體驗,在技術遷移中流向獨特地域文化中形成多路徑轉化。通過日本從工藝走向世界的設計,觀照今日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下、追求高質量生活品質,設計作為交叉學科的學科建設走向。
尚輝作報告
中國美協理事、中國評協理事、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尚輝教授在以《現代性視覺下的科技、設計與美術的同質化》為題所做的報告中指出,現代性視覺是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生產性、模式化的人類視覺模式,那種以手工藝來滿足物品審美性需求的農耕文明時代的設計已被流水線生產的工業產品設計所取代,而智能化的流水線工業產品設計則再次深化了被智能軟件形塑的現代性視覺模塊,這是當下設計學科乃至美術學科應當引起警惕的被智能軟件同質化的藝術現象。不論奧運會開幕式藝術表演與環境設計,還是像詩劇舞蹈《只此青綠》的舞臺設計,一個區別此前藝術設計的重要特征,就是顯示圖像與視頻的LED屏的過度使用。在這些舞臺化或現實場景中,群體舞蹈表演在這些屏幕前被極度壓縮,仿佛只是這些屏幕視頻的一個微小的圖像元素,表演的群體性與整一化不斷弱化表演與編導的藝術創造力。在繪畫中,工筆畫與油畫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照片化過程,眼與心與手的繪畫創造性同樣被微機圖像所同質化。設計軟件的發明固然方便了設計、加速了設計過程,但設計軟件也反噬人類的眼睛,人類既享受軟件設計形成的光潔、平整、虛幻的感受經驗,也抹平了人類獨特的、自我的、肉眼感受的體驗性。設計軟件已成為人類審美的資源,這和以往美術、設計不斷在中外經典美術作品與源遠流長的傳統里尋找美的創造靈感與創新資源的時代完全不同,如果沒有古典主義時代對造型完美性的探索、對復調色彩的追求所形成的人類視覺美感表現的豐厚資源,那又怎能綿延和拓展出人類藝術的新發展呢?智能軟件的發明方便了設計家的設計程序,創造了現代性視覺的設計語言,但也極大地損傷和弱化了人類肉眼與手之間形成的一種創造機能。如果數十年之后,百年之后,藝術史的檢索與書寫回溯我們這個時代的美術作品、設計作品時,發現我們所處的這個現代性視覺時代所創作的藝術都被同質化,都來自于微機設計軟件的形塑,那豈不是我們這個時代審美創造力貧乏的悲哀!
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當代中國藝術體系研究”子課題負責人祝帥研究員的發言題為《論交叉學科設計學一級學科的設置》。他在發言中首先梳理、回顧了設計學的學科沿革。在解讀新版學科目錄中三處設置設計類學科專業的背后思路后,他提出一級學科“藝術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和評議組設置,需要兼顧藝術學理論與各具體藝術門類專家的平衡,評議組成員中要有設計史論方面的專家。設計專業學位建設則需要兼顧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等主要設計門類,并突出工藝美術、民間手工藝、非遺等中國傳統設計門類。交叉學科設計學一級學科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學科間性”,即跨學科、多學科的方法和視野本身就是設計學者的核心競爭力,設計學研究需要同時包容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研究范式,而不能將其中任何一種特定的范式設置為通則,如此才能彰顯對話和交叉的魅力。
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韋賓的報告,以《實用哲學與百年來的繪畫》為題,對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發展的深層原因做了剖析。他認為20世紀以新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學術,以及輸入中國的德國古典哲學,對于繪畫思潮影響極為有限。蔡元培的實用哲學直接左右了20世紀的中國美術教育,具體表現為科學至上論與進化思想。回顧20世紀,只有蔡元培的哲學思想,真正影響了繪畫藝術與繪畫思潮。20世紀后期,雖然西方諸種思潮傳入,如現象學、存在主義,如心理學之格式塔、情緒心理學諸種,也并未對中國繪畫產生影響。從這一時期的藝術創作看,以西畫為主者,仍然以抄襲西方現代藝術為時髦,而以中國畫為主者,一方面在以西畫改造中國畫,一方面又出現盲目的復古主義,以宋元明清為師法。或者說,在一般的美術院校,因為藝術概論及美術史諸課的開設,學生眼界固然打開,但并沒有從思想深層產生影響,這也緣于現代中國美術教育,只是承接了畫工的傳統,而非文人畫的傳統。中國自明清以來,已具備基本倫理體系的“畫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人畫群體,在20世紀,因為政治及經濟的外在推力,以及最根本的思想層面的實用哲學的沖擊,已經不復存在。在新式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新的美術工作者,他們在社會地位上已屬于知識分子階層,決然不同于以往的畫工,但他們同時尚未形成自己的倫理體系。實用哲學所賦予他們的世界觀,主要是基于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倫理觀,或者說其倫理觀尚處于重構時期。在這一重構過程中,傳統文化是否可以引起重視,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論壇最后,李心峰教授對論壇做學術總結。他認為,此次論壇,共有十位專家做了內容充實、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體現了來自不同學科多元多樣、各有特色的觀念碰撞,是對論壇“多元共建,美美與共”這一主題的生動詮釋。專家們的學術報告,體現了鮮明突出的三個理論維度:第一個維度是“不忘本來”,認真總結、概括中國傳統工藝、設計的思想底色、獨有的思維方式、方法技術;梳理中國傳統工藝學科、現代設計學科發生、演化的歷史脈絡;第二個維度是“吸收外來”,在回顧、總結、展望工藝、美術、設計、藝術的歷史、當下與未來走向時,將國外相關領域的歷史進程及研究成果作為不可或缺的參照。有的報告還專門介紹了國外設計學科的最新成果、趨勢,以作為我們予以借鑒的“他山之石”;第三個維度是“面向未來”,這成為多位專家報告的鮮明取向。如有的專家探討面向未來的學科體系建設如何正視變革的現實和趨勢,認真考慮獨立設置“手工藝學”和“手工藝”專業,關注其學科獨立性;有的報告立足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暢想未來設計學發展圖景;有的專家著眼于未來,思考如何克服現代性視覺下的科技、設計與美術領域日趨顯明的同質化趨向;有的專家探討交叉學科背景下的設計學未來發展中的“學科間性”問題;以及設計學科在未來有無可能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以滿足未來社會的需求的問題,等等。所有專家的報告,均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即如何以我們的學術研究、理論思考、學科建設,為今日和未來的中國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論壇匯聚來自設計學、工藝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多個學科的多位資深學者與新銳前沿學者,就論壇設定的主題與各分議題進行集中而深入的探討,其內容不拘囿于某個單一學科領域,而是橫跨多個密切關聯的學科領域。這種具有強烈的現實性與未來指向的直接的跨學科對話交流,取得了遠超預期的豐碩思想理論成果,獲得了圓滿成功。
此次論壇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時間持續一天。現場100余位師生聆聽專家的精彩報告,線上近3000人收聽論壇。論壇取得良好效果與積極反響。
來源:藝理會公眾號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