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王煥:工巧時宜——當代刺繡工藝的審美趨向
時間:2023-11-06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66 分享:
刺繡工藝作為活著的文化傳統,展現出“制隨時變”的開放姿態,面向當代社會呈現出極其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起源于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原始刺繡的用途,是以衣服代表地位尊卑,具有政治輔助工具的作用,后來逐漸擴充為美化生活的裝飾物,并且普及民間。作為生活的藝術,刺繡工藝經歷無數代刺繡藝人的智慧將其步步推向高峰,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與審美特征,承載了厚重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時代產生了不同的審美風尚。戰國時期,刺繡工藝就已發展至成熟階段。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數量眾多的繡品,主要有信期繡、乘云繡和長壽繡三種,其他還有茱萸紋繡、云紋繡、方棋紋繡、鋪絨繡和貼羽繡等,花紋構思巧妙,色彩豐富飽滿,運針細膩流暢,基本上采用成熟的“鎖繡”。發展至唐代,刺繡針法已經開始轉變,以運用平繡為主,圖樣豐富,山水人物、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紋樣,以各種色線替代顏料描寫的繪畫成為這一時期獨特的風格。晉唐以后,發展至宋代,隨著文人士大夫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文人的愛好和趣味直接影響到工藝美術各門類的發展,刺繡工藝達到了高峰,尤其在朝廷獎勵提倡之下,特別是開創了以刺繡工藝模仿書畫作品,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進一步提升了刺繡的藝術境界,由實用繡提升為藝術欣賞。宋代繡畫藝術的興起,較之實用繡不可同日而語,對繡工的要求不僅僅是手上功夫,還要具備讀懂書畫的構圖、線條、配色、暈染、辭章、款識等藝術語言,領會書畫藝術家繪畫奧妙的鑒賞力,總之,這些與藝術基本素養相關聯的能力都要具備,才能有所創新,宋代繡畫藝術為此后歷代的工藝名家開創了一條藝術之路,為各自的時代留下了不少佳作。元代仍繼承了宋代寫實的繡理風格,元人在元大都設立了文繡局,在全國各地廣設繡局,元世祖推崇佛教,因此這一時期的刺繡除了做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除各種針法外,還出現了“貼綾”的做法,多為皇家和貴族所用。明代刺繡繼續蓬勃昌盛,刺繡已經廣泛應用到社會各階層,實用繡與藝術秀均有所突破,出現以刺繡專業聞名于世的家族和個 人, 明末上海“露香園”顧繡的代表人物韓希孟以名家手筆為藍本繡畫,以針代筆,摹繡宋元名家繪畫,發明繡畫。清代刺繡承續明代的發展,興盛不衰,除了宮廷刺繡外,地方各大繡派紛紛興起,其中,蘇繡、蜀繡、粵繡、湘繡被稱為“四大名繡”,以蘇繡最負盛名。這種情形一直延續至今。明末時期,歐洲和東洋藝術涌入中國,素描、油畫、水彩各種繪畫形式沖擊著中國人的視覺,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國人的審美習慣;晚清時期沈壽首創“仿真繡”,江蘇楊守玉發明了“亂針繡”,標志著古老的傳統藝術在向近現代的審美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刺繡工藝又提高到一個新的歷史層面,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如何應對當代審美趨向的轉變,是每一個傳統手工藝人都需要面對的難題,刺繡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在求新、求變開放的社會中,刺繡手藝人自然也無法遏制住創新的沖動。在當代的審美背景下,傳統刺繡工藝在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思維的交互影響下,經歷了相互借鑒、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藝術語言更加豐富,技藝更加精湛,設計理念尤為突出,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感。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傳統手工藝必然帶有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刺繡工藝發展至當代,在全國范圍內分布廣泛,有二三十個品種之多。隨著傳統文化的變遷,刺繡工藝也在不斷地更新、進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在題材選擇上,蘇繡的小貓、小狗、荷花鯉魚;蜀繡的“芙蓉鯉魚”“熊貓竹林”;湘繡的動物猛獸;京繡的龍鳳等都帶有獨特的地方文化特征。由于刺繡工藝直接面向市場生產,市場反饋的信息直接影響到刺繡藝人對刺繡工藝特點的選擇,因此刺繡工藝創新也深受大環境的影響。過去幾十年以來,不同地域同類別手工藝之間存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習慣,尤其是在交通、信息都極其發達的當代,各地的刺繡藝人在不斷的互相交流,文化的互相借鑒越來越明顯,導致各個繡種之間的文化特質逐漸消失,技藝和藝術特色逐漸趨同化,比如蘇繡、杭繡、蜀繡之間;壯、侗民族織錦與傣錦、侗錦在制造技法、審美趣味、精神內涵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種趨同化雖說為各自的繡種占領了一定的市場,但也給普通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審美疲勞。面對這一現象,刺繡藝人逐漸意識到創新中應體現自我工藝特色的重要性,從而在創作中努力尋求既保有各自地域文化特色,又體現出“個性特色”的創新精神。蘇繡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史,在針法、色彩、裝飾圖案上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一直以來,蘇繡以其強大的文化特質在各大刺繡工藝中占有強勢地位,其技藝傳承在保持傳統蘇繡的工藝特色上,不斷有所創新,這種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藝上,在題材的選擇上也有所突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充分運用平針繡和亂針繡的各自特點,采用中西融合,巧妙變化中靈活運用平亂轉換,以及吸收各大繡種流派的特點,創作了《富春山居圖》《絲綢之路、滿載而歸》《中國夢·花之夢·花韻系列》等藝術作品;姚惠芬、姚惠琴的作品《蘇州新夢—園林組畫之月光松影》打破了蘇繡的傳統表現題材和表現形式,用蘇繡的手法,以多種針法的組合交集讓各色線條有序縱橫與布局,光、影、色、線等樸實的刺繡語言表現出豐富的視覺形象。鄒英姿的作品《思維菩薩》以傳統佛教塑像為藍本,運用作者自創的“滴滴繡”技法表現而成,不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技法運用以及表現形式上均有所突破,尤其在針法運用上,作者借用納鞋底的技法,以千萬個小點 (0.1cm至0.3cm) 組成一個繡面,使表現對象更為細膩,同時采用金銀細線相加,將黃金塑像的質感、斑駁的銹跡表現得淋漓盡致,整幅作品色澤質樸、穩重、圓潤,人物形態生動,層次清晰,意境深沉。杭繡講究針法,主要有平針繡、盤金、銀線繡。金家虹的作品《絲路錦繡》,取材于絲綢之路上出土的織錦花樣,運用鎖針、打籽、盤金、虛實亂針等十幾種傳統針法與現代針法相互融合,在延續了杭繡閨閣刺繡風格的同時,充分吸收其他藝術品種的精髓,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語言,著重體現了各種針法的肌理和立體效果,呈現出獨具地域特色的盤金繡、盤銀繡、盤線繡風格。作者以塊面組合的形式很自然地將一幅古典藝術作品帶入現代感,層次分明,古樸文雅,體現了現代杭繡的工藝特點和審美取向。貴州苗繡的歷史淵源悠久,其裝飾紋樣夸張變形,色調亦帶有強烈的色彩,它常不按照真實物體的顏色配色,而是按其氏族的審美要求,大膽而靈活地加以運用,色彩講究冷暖對比,注重在強烈的對比之中獲得和諧的色彩美,造成一種古樸又絢麗多彩的效果,形成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劉正花的作品《玄機》、是一幅具有地域特色的貴州苗繡作品,以苗疆元素為依托,采用苗族衣袖上的刺繡紋樣,融入當代設計,既著意于表現生氣勃勃的客觀對象,又體現出夢境般的幻想色彩,呈現出當代刺繡藝術特色。秦繡是在充分吸收陜西民間刺繡基礎上創立的,其特點是層次多、立體感強,其技法不同于傳統刺繡的長針摻線,在制作時要嚴格依網格施針,針法細密、嚴謹,在真絲紗絡上用真絲線依照經緯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根據針的走向不同,使圖案花紋、畫面變幻多端,花中套花,由于針法的不同使得繡線產生不同反光,從而使同一色線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顯出真絲線材質的繽紛美感。張漪湲的作品《梵音》是根據唐代卷草紋樣設計的四幅掛屏,使用真絲紗羅做底,真絲線繡制,并在首次制作后,又對圖案、色彩、針法進行了重新設計,色彩鮮亮厚重,盡顯秦繡華麗輝煌的民間工藝特色。江西夏布繡俗稱“麻布刺繡”,屬于“麻繡”技藝的分支繡種,由苧麻編織而成的夏布纖維柔韌,質地粗糙,質感如同宣紙。張小紅的作品《松林圖》采用六聯屏風形制,將畫面連貫成景,以夏布繡特有的投遞虛實針和通透亂針,輔以傳統的小交叉針、松針等針法,塑造出松樹多變的姿態和前后虛實關系,造成深遠的空間感與朦朧感,作者大膽留白、謹慎落針,充分利用夏布的天然肌理,繡出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味,寥寥數針,卻意境悠遠,兼具藝術美與裝飾性。工藝之美在于設計,設計是傳統手工藝的靈魂所在,盡管各個地域的刺繡工藝在技藝上不斷革新,技法上互相借鑒,但隨著當代刺繡藝人的綜合素養不斷提高,審美意識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也大大提高。繡畫是國內幾大名繡最主要的生產方式,自晉唐以后,書法與繪畫成為社會標榜的最高藝術,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升,文人的愛好和趣味直接影響著工藝美術各門類的發展,朝廷對繡畫尤為重視,使得刺繡工藝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在實用繡向繡畫的轉型中,刺繡工藝為適應書畫的語言特點需要不斷革新技法,同時對繡工的素質要求不僅僅是手上技藝的提升,對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那種用刺繡工藝臨摹繪畫作品和攝影作品,以及用電腦制圖隨意拼湊藝術圖像再用刺繡工藝表現的做法不屬于創新,創新不是盲目的,更不是隨便移植,抄襲和模仿只能導致文化趨同的泛濫,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丟失自己的特色。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刺繡藝人及時改正觀念,使刺繡工藝逐漸從文化趨同中走出來,通過巧用針法,或巧妙組合針法融入現代藝術的某些元素,著重追求體現“個性創意”,用現代化的藝術語言詮釋了傳統刺繡工藝的高超技藝。在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當代人的審美取向也是多元化、大眾化、平民化的,傳統手工藝立身其中就必然要體現當代人的審美取向。手工藝的設計離不開當時的環境,一個時代的手工藝的獨特創造性一方面體現在工藝革新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手工藝作品要準確傳達出這個時代的精神價值。在高新技術發展的今天,當代刺繡手工藝的審美取向必然關聯著當下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生活理念。自20世紀中葉以來,刺繡行業抓住市場機遇,緊隨時代需求以及技藝革新的發展變化而變化,逐步實現了市場化、國際化,使刺繡這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立足于世界舞臺,綻放出時代的光彩。比如林霞的作品《暗潮》運用臺繡的抽、拉、雕的傳統技藝,結合對傳統針法的變化,創造出多維度的新形態和多樣化組合。圖案化、現代化和時尚化的當代審美帶動了傳統工藝技法的轉化,賦予其抽象、夸張、寫意的趣味,強化了形態的差異、色彩的轉化、光影的變化和質感的對比,形成層次豐富的浮雕、肌理效果,極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形式感和裝飾性,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受和藝術感染力。陳英華的《浩瀚星空》是一件表現自然天體動態和氣勢的現代科技題材的蘇繡作品,作者巧妙運用蘇繡技法原理,抓住光和色的交換規律,用四十多套色線,靈活流暢的針法,完美地表現出天體的動態和氣勢,繡制出閃亮燦爛的星空,再現了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刁娟的《淡煙水》是一件用傳統刺繡技術來表現現代題材的刺繡作品,描繪的是海面上的微波因光的折射,形成波光粼粼的水面,波浪似銀光穿梭于水中。作者運用了煙云針、參針、虛實針等來制作水浪,以絲線獨有的光感巧妙地表現出海浪的質感,以及波浪在光線下行走的動感,讓觀者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光線的水畫面,意圖給人造成一種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的著重點不在于刺繡本身,而是意圖讓觀眾的視線從對刺繡的技術性的評價轉移到一個新的關注點上,借以傳達出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概念。所謂“道”不遠人,“道”即自然,刺繡工藝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精湛的技藝,更在于其創意設計上體現的精神內涵,針法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作品的主題,面向當代的題材選擇和設計理念使刺繡這一傳統手工藝巧妙、完美地表現了時代感,準確地反映出時代審美風尚的變化。 在現代化和全球化趨勢中,傳統手工藝正在接受大眾文化的強力改造,朝著文化產業的目標邁進。國際化自由市場的形成,以及國家政策導向的鼓勵與刺激,使得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藝產業都不可能再故步自封,技術的革新、創意的資源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加速了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各地成立了大師工作室、刺繡研究所、刺繡傳習所、刺繡文化體驗中心,從專門的刺繡手工作坊、大師工作室到體驗式創意文化產業和大型股份制企業,刺繡藝人的文化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做“高端”,做“精品”,用產品說話,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爭取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體現了當前刺繡藝人對文化品牌意識的高度重視。刺繡工藝作為活著的文化傳統,展現出“制隨時變”的開放姿態,面向當代社會呈現出極其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工匠精神的傳承,手工價值的體現,面向當代審美的設計理念,是當代刺繡工藝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保障。只有誠信經營,精工手藝,用產品贏得國內外市場,才能真正打造出立于世界舞臺的民族文化品牌,當代刺繡藝人正在用精湛的技藝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創新不是盲目的,守住核心技藝,應時代要求而變,是傳統刺繡工藝面向當代審美取向自我轉化的一個必經之路。當代刺繡工藝既要在創新中守住技藝本身蘊含的文化特質,避免文化趨同現象,在時代的發展中保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又要與時代的步伐保持一致,賦予當代藝術的意義,真正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體現傳統刺繡工藝重返當代生活的理念。傳統手工藝對現在和未來都應該是開放的,“好的手工藝”必然要準確地傳達出這個時代精神價值,“工巧時宜”正是體現了傳統刺繡工藝用當代設計思維展示傳統手工之巧,從而進入當代人的生活美學追求。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