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何為可持續設計觀?可持續設計包括哪些方面?請分享下您對可持續設計的個人理解。
鐘芳:可持續設計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設計,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按照1987年聯合國《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理念的設計,均可被視為可持續設計。
可持續設計常常被等同于環境友好型設計,如產品的生產過程減少污染,使用模塊化設計等技術節約產品耗費的材料,同時為維修部件創造條件,進而延長產品整體的使用壽命等,具體的可持續設計策略可參考2022年出版的《可持續設計》一書 。對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環境可持續的前提。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國家之間,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群體之間,對物質的占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是“不平等”的直觀表現。國際能源署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 ,全球最富裕的10%的人的碳排放約占全球總碳排放的48%。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僅僅關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對物質與能源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將是螳臂當車。因此,環境問題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設計》:可持續設計的核心價值觀和原則是什么?和社會創新實踐是怎樣的關系?鐘芳:可持續的核心價值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但如果突破二元論的觀點,人本來就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在一個大的系統當中,一個要素長期不顧及其他要素的生存與延續,就會造成系統的失衡,進而危及自身的生存,這是當代系統論的觀點,用傳統儒家思想的話語來描述,則是“天人合一”。可持續設計的核心價值觀與之完全呼應。
很顯然,人既是一個整體,又意味著每個個體。作為整體的人需要與自然系統中的其他要素和諧共存,但整體中的不同群體、不同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也都有生存與發展的權利。正如前文所言,人類在對大自然提供的資源與能源的占有方面,存在著極大的不平等,因此,如果不對造成巨大不平等的社會進行系統性變革,那么,很難奢談人類未來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創新就成為必然的途徑。社會創新,究其根本,是通過創造更多的社會聯系,培育社會資本,在此基礎上,為大眾創造更多的公共品,為普遍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在我們國家,社會創新更確切地應稱為“社會治理創新”,廣泛的公眾參與是社會治理創新的基本路徑。通過公眾參與,對雙碳轉型、零廢棄、循環經濟等重大的環境可持續議題達成社會共識,推動集體行動和政策轉型,如此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設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實驗室的教學/實踐有哪些特色?涉及可持續設計的哪些方面?是否有所側重?您個人深入研究可持續設計的哪些領域?
鐘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實驗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的教學/實踐始終堅持的是(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一方面,將科研課題盡可能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們接觸當前社會關注的現實問題,反過來,從大量同學們的創意中吸取科研的靈感;另一方面,對于一些當前產業界尚未大規模投入的議題,通過教學進行設計呈現和設計產出,以此為素材進行科普和傳播,吸引大眾的關注,以及企業、政府等相關機構的重視,如生態材料、零碳設計等,以此來尋求科研及產業合作的機會。
近年來,研究所的可持續設計教學與科研涉及環境與社會的多個議題,如城市礦產、外賣包裝、社區營造、循環經濟、分布式系統、食物網絡等。在可持續設計的教學方面,會盡量拓展領域,因時代發展很快,每年選課的同學們的興趣不一,我們希望盡可能激發和引導同學們的興趣愛好,為大家提供足夠的創意空間;在研究領域,則會相對聚焦,以實現長時間的積累,參與產業協作。如劉新老師帶領的生態廁所研究團隊,從2015年起至今,仍然在深耕這一領域,涉及城市多功能廁所、歷史風貌區公共廁所、農村生態旱廁、工地小便器、蹲坐兩用便器、農村小學公共廁所等,在完成研究及設計之后,與多家企業進行合作,開發相關產品,獲得了IF獎、日本Good Design大獎、紅星獎等國際國內重要獎項(圖1、2)。
我個人相對側重在社區領域,包括城市社區與農村社區,在社區研究中,目前以老齡化、食物系統和廢棄物系統作為最主要的議題。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社區研究也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與研究方法,相對宏觀和龐大的議題,如老齡化等,均可以從社區這一微觀單元入手進行研究。同樣,以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切入,也比較容易獲得社區居民、基層政府等利益相關方的支持與協助,為長期開展研究、設計、原型測試與迭代等工作打下基礎(圖3)。
《設計》:在您的研究領域中,中國傳統工藝/設計是如何體現可持續理念的?現代設計師應當如何傳承和發展有中國傳統的可持續策略?
鐘芳:在可持續設計領域中,“循環”的理念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循環”,恰好就是我國的傳統智慧,體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如“物盡其用”,物品會盡可能地完成生命周期,在失去功能后進行再造與再利用;農業中種植與養殖的嵌合;人類廢棄物與農業生產的結合等,這些理念與當代可持續設計的內核直接相通。
對于中國設計師而言,與這些傳統理念的隔閡相對較小,非常容易理解并實踐可持續設計的理念,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只需要有更多的自信心以及更高強度的設計實踐。現代設計發源于西方,可以說整套設計理論體系均由西方建立,但此時,與社會轉型的節奏一致,設計正處在由現代主義朝向后現代主義的轉型過程中,新的理論體系將由新的設計實踐建立,而本土的設計實踐可以更直接地吸收傳統智慧,通過實施、反饋、迭代的方式進行反復調整與改善,更多的自信心、更大膽的嘗試,以及更完整的設計實踐,將是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可持續智慧的必要基礎。
《設計》:您在設計實踐中如何踐行可持續發展原則和目標?如何平衡可持續理念和審美需求?
鐘芳:實踐是設計的應有之義,任何好的原則與目標,都需要經過實踐的不斷檢驗,有時需要因地制宜進行調整,有時需要主動拓展空間,畢竟,在可持續發展的領域當中,設計還是新的力量,尚未被其他專業廣泛認知與接受,因此,更主動、更富創意的設計實踐,尤其是積極尋找跨學科協作的機會,是可持續設計發展壯大的基礎。
以“雙碳”戰略為例,目前,主流的討論集中在能源、基礎設施與建筑領域,設計的參與相對集中在空間部分。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朝向“雙碳”的轉型,必然與每個人的行為息息相關,無論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還是消費品的選擇,都是最終實現“碳中和”不可缺少的部分。這部分工作正好是設計可以介入的領域,例如如何通過良好的觸點設計、傳播設計、系統設計來激勵普通居民減少廢棄物,合理分類,進而減少垃圾總量以及最終處理垃圾帶來的碳排放。進行這類設計的前提,是與環境工程等其他專業的深度合作,理解、消化相關專業的基本原理,尋求專業與大眾之間的銜接點。同時,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始終踐行參與式設計的方法,畢竟,如果可持續議題與普通人相關,就必須從一開始納入“終端用戶”(居民)的視角,理解當下現狀與理想情境之間的差異,以設計去尋找彌補差異的解決方案。跨學科、參與式,在可持續的相關議題中都不可或缺,但歸根到底,積極的行動是設計成為實踐的前提(圖4、5)。
可持續的理念需要有良好的審美作為支撐。良好的審美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更經得起大眾的檢驗。當下常有人認為是“消費下沉”和“審美下降”的時代,但漫長的歷史證明,人類的文明往往都是精英與大眾博弈的最終結果,一方面,設計師需要對“精英視角”下的審美的有足夠敏感度,牢記設計的本質:有明確的對象,不是藝術家式的自我表達;另一方面,也需要意識到,喜聞樂見的審美并不等于媚俗,盡管有時會遇到重重困難,但設計師應當具備展現基本審美規范的能力,也應當有對基本審美規范的自信與堅持(圖6)。
《設計》:可持續設計的發展演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為可持續設計提供了哪些新的方法和路徑?
鐘芳:在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設計興起之時,設計師們最先關注到的就是材料問題,80年代仍然是化石材料極為興盛的時代。設計師們從可持續角度,尋求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產品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這一角度出發,設計師們在不斷主動尋求可替代化石材料的新材料,直至當下,生態材料也是可持續設計中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包括菌絲體材料、可替代動物纖維的植物纖維等。在新材料的研發過程中,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及可持續設計激勵了生態材料的研發以及大規模的運用。相較而言,技術領域內的材料研究,其目標更多是功能性的,更高強度、更輕、更具韌性等,都是新材料的突破方向,可持續性則相對邊緣,有些設計師甚至會因此而走向材料研發的道路。
在新技術的運用方面,設計師的主動介入相對難度更高一些,畢竟可持續設計的首要目標并非商業收益,而任何技術研發都是資本密集型的,技術的復雜性與系統性也往往會超出大部分設計師的知識基礎。在面對新技術時,設計師更多的是為其賦予一定的價值觀。如大數據可以成為精準投放、刺激消費的工具,但也可以成為聚攏社群,鼓勵共享與交換的工具。價值觀的具象化,可以為人們創造更多的選擇空間,在經過廣泛傳播之后,就能成為被廣泛認可的愿景,并且得以實現。
作為最受矚目的新技術,人工智能在可持續領域也能激發無窮的想象。比如在最基礎的產品生命周期方面,當前中國設計師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數據的缺失,如果在生產、流通、消費環節,通過人工智能高效獲得相對準確的數據,那么可持續設計評估就會更有說服力。又比如在人與環境的交互方面,設計師們能否依托人工智能更靈活地調整環境與人的行為?
《設計》:請分享幾個可持續設計研究成果及產學研應用案例。
鐘芳:目前研究所中積累時間最長的研究成果仍然在農村生態廁所領域中,以環境友好(物質循環、無污染、節約資源與能源)、人性化設計為基礎的蹲坐兩用便器在西北缺水農村地區得到了較好的推廣,以及良好的用戶使用反饋。盡管這不是主流產品,因面向農村地區用戶,從設計到制造都采用了最高性價比原則,降低成本,功能至上,不一定被城市消費者理解,但其目標用戶的接受與喜愛,相關制造廠家在商業上的可持續,都證實這是一款能夠為特定區域(缺水、無市政基礎設施)的目標用戶(候鳥式家庭與留守老人)解決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質量的可靠產品。
《設計》:國際上有哪些可持續設計協同發展的案例值得學習借鑒?
鐘芳:瑞典的ReTuna二手商場是一個非常有啟發的案例。它是由城市的市政管理部門發起,目的是減少閑置物品成為垃圾,因此,在原來的垃圾回收場旁邊開設了一家二手商場,吸引創業者來挑選廢棄物,將其經過清潔、消毒,甚至改造之后,以極低的價格進行二次銷售。這樣,市政部門減少了因處理垃圾而帶來的環境問題及人員經費消耗,創業者以極低的成本開店經營,獲取收益,消費者則用低價獲得了較好的產品。之后,有企業對口將殘次品及尾貨在商場進行門店銷售。可以說,這是環境、商業、社會等多元共贏的一個案例(圖9)。
《設計》:可持續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它如何幫人類應對未來的挑戰?
鐘芳:可持續設計未來會進入到設計的方方面面。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未來的設計,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交互設計,都會更多地具備可持續的視角。從EGS在全球的廣泛熱度可以看到,企業會越來越重視自身在環境、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必須將企業行為對環境、社會的影響與盈利進行某種平衡,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可持續設計對商業的影響也會變大。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像美團這樣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在輿論的影響下,開始考慮外賣餐盒的問題,考慮外賣小哥的福利問題,而這樣的變化也會傳導到設計教育與實踐領域。
人類在未來的延續,本質上就是一個“可持續”問題,只是“可持續”問題應當排在什么優先序,始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在氣候危機、能源危機、和平危機等頻發的當下,但凡開始思考未來,就無法回避“可持續”,而可持續設計,正是設計專業從業者從專業角度的一些思考與實踐,與人類的未來相通。
《設計》:在國際國內環境發生巨變的當下,可持續設計在中國如何走出自己特色的“美麗中國”發展之路?
鐘芳:當下是一個巨變的時代,但正是可持續設計探索“中國道路”的最好的時代。在設計領域,中國是后發者,在可持續設計更是追隨者。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可持續設計的重心或許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雙碳”是我國的既定戰略目標,目前正在全方位推進,這給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機會空間;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學習參考的對象變少了,對設計師的思考能力、原創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關注我們自身所處的社會背景,關注缺乏在這樣的背景下,要走出“中國道路”,仍然要回歸設計的實踐本質,更多地做,將更多的設計創意帶到現實,在現實中接受反饋,積跬步以致千里,才能最終走向“美麗中國”。
鐘芳 ,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研究主任,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實驗室(DESIS)聯合負責人。專注于可持續設計、社會創新設計,研究領域包括廢棄物系統、食物系統、老齡設計、社區設計等。近年來發表中英文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了第一本可持續設計中文專著《可持續設計》,翻譯出版了第一本社會創新設計專著《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參與了大量科研課題研究,包括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環衛綜合系統服務設計研究及示范”項目,生態環境部第一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福建省光澤縣“無廢城市”規劃等。擔任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可持續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美好社區計劃”專委會委員等學術兼職。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設計雜志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