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潘魯生:從民間來,到民間去
時間:2024-03-02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49 分享:
“民間藝術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勞作、在人情事理中,這是民間藝術源于自然、源于歷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潘魯生的故鄉是山東菏澤,在那里,他和小伙伴們一起聽著、念著齊魯大地上流傳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和戲文故事長大。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潘魯生便與民間工藝結緣。那時他在曹縣的一家工藝美術公司當學徒,常常粘些羽毛畫、絹花,用麥秸稈做編織品,對材料和工藝起了最初的興趣。潘魯生就讀山東工藝美校(現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后,時常去村野寫生,也向老鄉收集些物件,為藝術創作積攢素材。“那時候要先坐長途客運車,走到一個地方,借一輛自行車,去人家村民家里,給人畫張畫,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換些剪紙、魚盤。”那時潘魯生會隨身攜帶一部膠片相機,記錄村民從事手工藝的影像,如今這些老照片成為民間藝術歷史研究的珍貴資料。潘魯生作品:《門神》外扇(裝置)325×360cm 2012年
2002年10月,一場大規模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及傳統村落保護行動浩然啟動。響應時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的召集,潘魯生與烏丙安、常嗣新、喬曉光、向云駒等人從各地集結在山西榆次后溝村,開啟傳統村落采樣調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普查工作從這里走向全國。在潘魯生看來,這場民間文化行動意義非凡,是“在歷史性的社會經濟文化轉型過程中,存續民族文化薪火,存留民間記憶載體,曠日持久的重大歷史文化工程。” 潘魯生收集的朱漆描金雕花架子床(局部),陳列于中國民藝博物館內。 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過去40多年間,潘魯生走遍大江南北、海峽兩岸上千個村莊,訪談數千位民間藝人,留存幾百萬字文字資料。早在1998年,潘魯生就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設立了以搶救、保護、傳播民間文化藝術為主題的中國民藝博物館,如今已收藏各類民間生活器用及手工藝品上萬件,部分藏品也通過《記住鄉愁》和《到民間去》兩場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與觀眾見面。2021年12月26日,“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在潘魯生看來,民間藝術代表著一種生活的溫情,承載著人們對家鄉的記憶,是民間文化的物化形態。“從事民間文藝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們對幸福的追求,對文化的執著。”“魯”是父母安放在潘魯生名字里的鄉愁。不論去到何處,忙于何事,潘魯生總懷著一份深厚的鄉情。潘魯生在《美在鄉村》一書中寫道:“我熱愛鄉村生活,熱愛家鄉風土人情,熱愛作為我們民族文化家園的一個個鄉村,鄉村里文化的傳承、精神的滋養、情感的維系是大地般堅實的支撐。”11歲時,潘魯生加入曹縣文化館的美術班,跟隨老師高啟明體驗筆墨、認識國畫,走進“美術”的大門。兩年后,高啟明老師帶他參加山東省少年兒童畫展,潘魯生第一次到達濟南,開始認識這座將見證他漫長藝術生涯的城市。2020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展覽現場,該展覽展出了潘魯生收集的1500余件(套)作品。
1980年,潘魯生入學山東工藝美校,著名工藝美術史論家、藝術教育家張道一教授被潘魯生視為授業恩師。1986年,潘魯生在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上結識了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王朝聞先生,得以在他主持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美術史》編輯部作資料員。潘魯生在一篇懷念王朝聞先生的文章中記錄道:“把資料收集的過程視為研究的過程,集眾家所長,從源頭出發,從資料入手,把知識融入學術,以思想帶動知識。”這一理念始終貫穿著潘魯生的民藝研究生涯。潘魯生作品:《圣賢·孟子》(木刻畫)200×200cm 2021年
潘魯生對虎元素情有獨鐘。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博物館收藏了他捐贈的大量藏品,展廳入口就陳列著幾只集祥云、牡丹等吉祥元素于一身的五色布老虎。潘魯生介紹說,自然界中老虎是兇猛的,但老百姓寄予了它辟邪求吉的寓意,讓民藝作品中的老虎變得憨態可掬。潘魯生的纖維手繡《福虎鎮宅》也是以民間剪紙中的虎為原型,汲取剪紙、版畫、刺繡等民間藝術造型特征,通過拼貼透迭手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意境。潘魯生作品:《福虎鎮宅》(纖維手繡)120x240cm 2006年
傳統民間藝術如何現代化表達?在潘魯生看來,文化的傳承要“學古不泥古”,需要創造性轉化的智慧。以墨斗作畫的《魯班線·中行有矩》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墨斗是傳統木工行業的用具,從儲有墨汁的斗中拉出一條細繩,緊繃在木材表面,輕輕彈出直線。潘魯生創造性地把它用在繪畫上,給人以現代藝術的全新感受。他也把魯班線元素廣泛用于布偶、陶瓷、服裝等眾多工藝品的設計中,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鮮質感。潘魯生運用魯班線元素設計的服裝。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2018年6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外方領導人,并與他們在大型工筆牡丹畫《花開盛世》前合影留念。這幅畫作正是在潘魯生的設計指導下,由家鄉菏澤的10位農民畫家共同繪制的。那一刻,凝聚著中國農民藝術才華與生活智慧的畫作在國際交往舞臺上熠熠生輝。建設民藝學學科,一直被潘魯生視為使命。早在1986年,他便將《民間美術》引入大學課堂。1996年,潘魯生在南京藝術學院完成博士論文《民藝學論綱》,此后出版了《民間文化生態調查》《民間工藝學》《設計論》等學術專著50余部,發表了一批有學術見解的論文,為民藝學由經驗研究走向學術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潘魯生參加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訓活動。
2016年,潘魯生當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肩上責任愈發沉重。2020年,由他主編的《中國民藝館》大型民間文化叢書正式出版,這套叢書系統地展現了中華傳統農耕時代的民間造物藝術,對廣大民眾了解民間文化遺產、追尋中國文化記憶意義重大。目前,由中國民協承擔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和《中國民間工藝集成》兩個重大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其中,《中國民間工藝集成》依照信俗供奉、裝飾美化、娛玩教化、游藝競技、穿戴服飾、居住陳設、生產勞作、生活用品等分類,輯錄整合民間工藝的圖像、文獻、藝人、實物等信息,鋪陳民間工藝發展脈絡,展現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世界。由中國民協承擔的《中國民間工藝集成》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被列入《“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
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任教的40年里,潘魯生力推課程改革,并開創了中華傳統造物文化、中華傳統造型藝術兩大課程體系。對于推動文化傳統向青少年傳播,潘魯生則認為要從國民教育體系和日常美育傳播著手,建設民藝博物館、出版民藝文化叢書、舉辦民藝展覽、創意民藝文化活動等。“傳統民藝與青年一代,不是輸入與傳播的關系,而是發現與喚起的關系,我們應該激發青年一代對自身文化傳統的自覺、自信、發現和再創造。”潘魯生說道。
潘魯生,1962年生,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課題,推進《中國民間文學大系》《中國民間工藝集成》等重大工程,出版《民藝學論綱》等專著,創辦中國民藝博物館,主編《中國民藝館》叢書,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舉辦“手藝農村——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成果展”“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等專題展覽。榮獲首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工作者”稱號,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等。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人民畫報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