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潘魯生:走進田野,扎根生活
時間:2024-04-14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5 分享:
時尚,是時代創新的潮流,時尚,也往往包含歷史傳統的回望。正如古老的手工藝傳統,在今天的造物時尚中成為新的焦點。在“變”與“不變”交織的潮流里中,人們更深入地觀照生活,更生動地表達自我,更熱情地追求和詮釋對于“美”的理解。手工藝與AI同在,時尚的創造力將穿透物質的軀殼和有限的時空,如河流般奔騰不息,充滿活力與無盡詩意。
他,以一顆敬畏之心,探索著民間藝術的無窮奧妙。他,深入田野走訪千家萬戶,筆下描繪的是民間藝人勤勞的身影,記錄下無數手工藝人的心路歷程。他,以畢生之力保護研究民間藝術,將生命的熱情與智慧注入了中華傳統藝術的絢麗畫卷中。
民間藝術是指在民間生活、勞作和文化活動中產生的各種藝術形式和表現方式。它源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傳統,表現出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情。它承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和深遠的歷史淵源,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生活態度和文化精神。
潘魯生常說,民間藝術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勞作、在人情事理中,這是民間藝術源于自然、源于歷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來保護和研究民間藝術,走訪了460多個村落,拜訪了3000多位民間藝術家,記錄民間藝術項目260項,留存文字資料1200余萬字,錄音資料5萬分鐘,圖片資料10余萬張,影像資料6萬分鐘……因而有人把他稱作“民間文化的拾荒者”。
“上個世紀90年代,一段時間我就是個拾荒者,到處把人家丟的東西拾起來。”
潘魯生出生在山東菏澤曹縣,他剛開始接觸藝術是初中時學畫畫開始,對于民藝的印象也許只是停留在童年生活的記憶中。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潘魯生開始對民間藝術感到好奇,正在學習美術的潘魯生常常利用假期到外地寫生,看到老百姓制作的剪紙等手工藝品十分精美,就用自己的畫作來交換,但那時更多是站在一個“畫者”的角度。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他發現當時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了,我們的一些東西開始被拋棄。大到我們的居住環境,傳統村落給拋棄了,小到我們日用的家具生活用品給拋棄了。這些現象讓他心里產生了很大的觸動,也許是童年記憶,對家的記憶的觸動,讓他從這時開始正式開始踏上漫漫的民藝保護和研究之路。他說:“其實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一段時間我就是個拾荒者。我到處是把人家丟的東西拾起來,通過田野調查以后,你發現為什么大家拋棄了這些事情?一個是我們受外來文化影響太大,一個是我們缺乏對自身文化的一種自信。說這些東西老了舊了不管用了,其實它的文化內涵,我們的解讀太少。”1997年,潘魯生提出“民間文化生態保護”的命題,呼吁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一樣,保護行將消逝的手工文化和傳統。
“從事民間文藝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們對幸福的追求,對文化的執著。”
在潘魯生看來,民間藝術代表著一種生活的溫情,承載著人們對家鄉的記憶,是民間文化的物化形態。從出生母親為孩子縫制的第一件百家衣,到田里使用的農具,再到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一碗一筷,桌椅板凳......那些平凡的日子里的過往歲月里的老物件,深藏著我們的傳統,飽含著我們的文化,在驀然回首之間告訴人們: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
潘魯生說:“從事民間文藝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們對幸福的追求,對文化的執著。人生一世,從一無所有走向一無所有,唯有這些溫暖的親情牽掛、生活的色彩氣息、關于吉祥美好的期待,讓人生不荒蕪不寂寥。民藝這一最樸素的創造,無關財富,無關名利,在歲月輪轉、季節交替、生活的行進與變更中帶來溫暖和慰藉。民藝維系的是一份親情、鄉情、民情,連結的是民族精神的根脈,是情感的臍帶。”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田野調查是追尋傳統民間藝術蹤跡的重要途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只有足履實地地“到民間去”,才能觸摸到最為原始、也最為真實的民間藝術。2021年12月26日,“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在展覽中,常常可以看到頭發花白的老人指著老物件對身邊的年輕人述說從前。
在為《到民間去》展覽所作的序言中,馮驥才先生這樣評價潘魯生:“只有人在民間、心在民間,他的學術才充滿活力;只有深愛民間、心愛民間,他才會不斷地呼吁‘到民間去!’;只有和自己的人民與文化在一起,才稱得上真正的學者。”
農耕文明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是割不斷的記憶,是生生不息的文脈。建設民藝學學科,一直被潘魯生視為使命。早在1986年,他便將《民間美術》引入大學課堂。1996年,潘魯生在南京藝術學院完成博士論文《民藝學論綱》,此后出版了《民間文化生態調查》《民間工藝學》《設計論》等學術專著30余部,發表了一批有學術見解的論文,為民藝學由經驗研究走向學術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民間藝術的空間一度萎縮。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民間藝術該如何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呢?
潘魯生說:“民間技藝是中國文化最直接的一種記錄和反映,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有了它們中華的文化才能生動活潑,才能夠不斷的發展,才能夠讓人看清中國文化的發展的脈絡。正像古詩所說的那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是咱們的文化,是咱們的人民,這些東西只有服務人民,服務我們的文化,它才能夠生生不息。”
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越來越完善,以“漢服熱”為代表的民間藝術回潮令潘魯生感到欣慰。潘魯生認為,這種現象的深層動力源自青年群體對文化傳統的自覺追求和熱情投入。“傳統民藝與青年一代,不是輸入與傳播的關系,而是發現與喚起的關系,我們應該激發青年一代對自身文化傳統的自覺、自信、發現和再創造。”
歲月更迭,歷史的車輪在前行時總會伴隨著一些東西的遺失與消亡。幸運的是,有潘魯生這樣深情的人,他注視著那些被人們遺落的鄉土記憶,視若珍寶,也為民藝面臨的傳承與傳播困境而擔憂。活態傳承,是潘魯生反復強調的“搶救”核心。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非凡時尚人物
(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