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發標生于鶴慶縣新華村的一個銀匠世家,是寸氏銀器制作的第六代傳人,1978年,隨父親學習金銀器制作工藝,成為走村串巷、走南闖北的“小爐匠”,足跡踏遍四川、陜西、貴州、廣西、西藏等地,從16歲到34歲,寸發標在“行萬里路”中得到歷練。
1996年,寸發標回到了新華村,認真鉆研起銀器手工技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寸發標首次嘗試將“鶴慶八景”與銀器手工技藝巧妙結合,制作出一套 “鶴陽八景壺”,并到大理、麗江等地售賣,然而卻少人問津。后來寸發標痛定思痛,開始從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龍的圖案上尋找靈感,從圖案設計到工藝實踐,寸發標一絲不茍,刻苦鉆研,終于將銀制“九龍壺”系列設計并制作出來,并獲得國家專利。其后,他又設計開發出了“九龍火鍋”“九龍桶”“九龍煙筒”等系列銀器產品,并多次榮獲國家和國際級金獎。
憑借著“九龍壺”系列的一鳴驚人,寸發標也開始聲名大噪,新華村的匠人們開始跟著寸發標研究起銀器產品的自主創新。
寸發標相繼設計制作出 “九龍火鍋”“九龍桶”等“龍”系列銀器制品,其中不少精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云南民族博物館等珍藏。寸發標設計的主題為《中華一家親》的大型銀雕屏風以大理鶴慶銀雕、劍川木雕工藝精工細作而成,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攜手共圓中國夢的共同體意識,該屏風也被國家民族文化宮永久性收藏。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寸發標
有了行業的地位,也打響了鶴慶新華村銀器工藝的名頭,寸發標不忘致力于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培養技能人才的使命。
目前,寸發標共計直接帶徒380多名,間接帶徒1600多名,通過擔任各高校客座教授,在校培訓學生2000多名。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寸發標
在寸發標的影響和帶動下,新華村的民間手工藝人紛紛返鄉,新華村及周邊村子學習金銀工藝蔚然成風,“家家有工匠,戶戶是作坊”繁榮景象,有效推動了地方手工藝的蓬勃發展。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寸發標
談到未來的打算,寸發標說:“將學先進、知不足,吸取精華,挑戰自己,在行業內創造更多的銀器精品;將不負眾望,團結帶領藝術人才振興新華村,為大理州鄉村振興輸送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