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窯位于廣西省的北部,地處桂林市西南的永福縣永福鎮南雄村至廣福鄉大屯之間的洛清江兩岸坡地上,由山北洲、窯田嶺、徐水沖、塔腳、牛坪子、鬼塘嶺、楓木嶺、瓦屋背、木浪頭窯場等眾多窯場組成。其中窯田嶺是永福窯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窯場。
永福窯各窯址沿洛清江分布,窯場遺址四周至今松木郁郁,為窯場燒造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另外,永福窯窯址附近的洛清江,水陸交通便利,為產品的大量外運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
永福窯窯爐類型為斜坡式龍窯,燒造方法采用疊燒。器物放置在匣缽里,每個匣缽裝燒多件,每件器物之間用四至五顆泥質支釘間隔,最下一件,器底用墊餅支托。永福窯的產品主要以灰白胎為主,部分褐胎,胎內含較多細沙,胎壁總體較薄,部分較厚。釉色有青釉、醬釉、紅釉等多種顏色。
燒造的產品主要可分日常用具和生產用具兩大類,日常用具主要為碗、碟、盞、盤、罐、壺、燈、瓶、盆、擂缽、筆筒、器蓋、腰鼓、爐、枕、網墜、建筑構件(青軸筒瓦和動物飾件)等。生產用具主要為匣缽、匣缽蓋、墊圈、墊餅、墊條、墊缽、墊柱、火標、試釉器、軸頂帽、蕩箍、印模、碾輪、碾槽等,另外還發現非陶瓷制石磨棒。
裝飾工藝以模制印花為主,部分為刻花、彩繪、貼花、捏塑、鏤空、字裝飾、素裝。紋飾題材以植物花繪為主,人物和動物少見,常見菊花、牡丹、蓮花、葵花、葡萄、水草等,又以折枝或纏枝的菊花和牡丹為主,動物以水波游魚為主,有少量雙鳳和蜻蜓等,人物主要是嬰戲。
在窯場的產品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器物,那就是腰鼓,腰鼓為永福窯重要產品之一。兩宋時期,桂林一帶的人對腰鼓的使用便已習以為常,“故桂林人多能樂,坊井家有此鼓,吉兇事悉合樂,終夜‘搭臘’不已。”顯然,那個時候腰鼓已成為當時桂林民眾生活重要部分。正是如此,才讓永福窯多個窯場燒造腰鼓,以滿足市場需求。
永福窯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雖然窯火早已熄滅,坍塌的窯爐也被黃土荒草厚厚地掩埋,但這些穿越了上千年的碎磚瓷片,猶如散落于時光的記憶,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