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中國百姓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對于國人而言,“飲食”絕是止于充饑這個層次,而是被演進為一套因地取材、因時而食、因題成宴、有禮可循、精致典雅的宴飲社交文化。
與此同時,與食物相關的容器、食器則被賦予了吉祥寓意,如,方斗取意日進斗金,木桶賦予財運亨通,蒸籠象征蒸蒸日上,食盒寓意和合之美……
「民豐」系列紫砂作品由潘魯生教授設計,王瀟笠制作完成,各套均由主壺、杯盞和茶葉罐構成,風格獨特。它們以民間常用的方斗、木桶、蒸籠等器物為創意形態,以標準化、批量化、可復制的現代設計思維方式,對原始器物進行抽象變形,分別取“蒸蒸日上”“歲稔年豐”“飲水思源”之意。
創作「民豐」系列紫砂作品也是在傳統紫砂工藝領域進行“設計師壺”實踐的一次全新嘗試。
丨「民豐」系列之歲稔年豐 【潘魯生 設計】【王瀟笠 制作】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民豐」系列之歲稔年豐
斗,先為酒器,后逐步發展為測定糧食的量器,多為方形,有柄。民間有“日進斗金”“才高八斗”等成語,可見“斗”作為量器,往往與財富、才華等相關聯。
紫砂泥料的可塑性極強,也因此可以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造型風格。「民豐」系列之歲稔年豐的主壺取方斗的形態,對這一原始器物進行抽象變形。
它延續了方器造型特征,以“鑲身筒”工藝制作而成,四方壺身的每一面均呈上寬下斂的不規則形態,此結構增加了成型和燒制的難度,同時又別出心裁的裝飾了橫向線條紋飾,使整把壺在視覺審美上極具動態感和豐盈感,創新意味濃。
描金壺鈕則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加深了對材料特性的理解。
整件作品比例均勻,惟妙惟肖,好似穿越了時空,無不呈現出五谷豐登、歲稔年豐的文化象征寓意。
技巧和審美,概述了一個手藝人的創作能力。
在過去,紫砂工藝主要集中在器物制作上,而忽視了其作為藝術表達的可能性,同時在設計上往往注重實用性,而忽視了其審美價值。“設計師壺”則豐富了傳統紫砂工藝的表現形式,并優化了其設計思維。
以「民豐」系列之歲稔年豐壺為例,作品被運用上了現代設計理念,這是設計師對現代美學進行研究和理解,進而對傳統紫砂壺的造型和結構進行創新的一次嘗試,使之在設計上更具創意和個性。
經過手藝人的進一步創作,它的形象被具體化、實物化,完成了從構思到成品的轉化,同時,作為“設計師壺”,其標準化、批量化、可復制的現代設計思維方式,不僅提高了器物的美學價值,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傳統紫砂工藝的多元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