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頭藍”是墩頭村村民利用本地種植的板藍、鈴木等天然植物作為染料,采用棉麻織染、踹染等技術進行織造染色,制作出的一種擁有地方特色的純天然藍色布料。因其顏色獨特,且主要由墩頭村村民生產制作,便以產地命名為“墩頭藍”,墩頭村歷來有“墩頭藍”織染之鄉的美譽。2015年,墩頭藍紡織技藝被列為第六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墩頭藍”主要運用于服飾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具有結實耐磨、挺括柔順、簡潔大方、色牢度高等特點,以素色為主,采用經緯交叉、縱橫交錯的平紋組織織造,編織出簡潔的精美圖案。除了“墩頭藍”,墩頭村還出產以梔子、茜草等植物為染色原料染制的 “墩頭紅”、“墩頭烏”等多種質量優良的家機布料。這些運用墩頭藍紡織技藝制作的織品曾經暢銷于廣東省內各鄉鎮,往南銷售到了東江流域,也就是今天河源、惠州等地,往北售賣到了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區。
墩頭藍紡織技藝始于明清時期,是曾氏家族于明代中期遷居至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彭寨鎮墩頭村之后,利用該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在當地的紡織印染技藝基礎上,通過技術學習引進,經過數十代人的傳承改良后形成的具有紡、耕、織、染、踹等三十余道工序的傳統紡織染色技藝。歌曰: “嫁郎愛嫁墩頭郎,又會織布開染房。墩頭阿哥染水好,打扮阿妹好排場。嫁郎愛嫁墩頭夫,打扮阿妹盆(滿)身烏……”墩頭藍紡織技藝主要是以家族方式傳承,具有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村規。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隨著工業紡織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手工織染布料的需求逐漸減少,“墩頭藍”也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許多傳統手工藝人放棄了傳統紡織手工業的生產,“墩頭藍”紡織技藝瀕臨失傳。
墩頭藍紡織技藝其工序包含紡、耕、織、染、踹五個環節,有近三十余道工序。
這個過程就是把墩頭藍紡紗的原材料變成可以用來織布的紗線的過程。首先,他們使用了兩種本地種植的植物,棉和麻,其中棉是主要的原料。紡紗過程包括六個步驟:種植棉花、采摘棉花、去掉棉籽、彈松棉花、制成棉條,然后用紡車將棉條紡成均勻的紗線。
接下來是"耕",這是在正式織造之前對紗線進行處理的步驟,包括漿紗、曬紗、撐紗、裝紗筒、備紗。首先,他們將用黏米粉水對紗線進行漿紗處理,這可以增強紗線的強度,減少摩擦,并保持紗線的長度。然后,曬干紗線,將干燥的紗線拉伸整理,然后將其卷繞在紗筒上,以便織造時使用。這些步驟確保了最終的紗線質地均勻,適合用來織造布料。
面料的圖案類型決定了織染的順序。如果是純色面料,會采用先織后染的工序。如果是格紋和條紋圖案的面料,則會采用先染后織的工序。織造過程包括穿綜、上機、織布和下布等步驟。首先,要穿綜,將紗線穿過以確定經紗的密度。然后,對織布機上的紗線進行梳理,確保均勻不纏繞。接著,把經線緊密有序地纏繞在經軸上,然后緯線穿過飛梭。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后,手工藝人開始織布。在織造過程中,手工藝人會踩腳踏板提綜,使上下層經線交叉,然后拉動飛梭引入緯線,使用筘打緯。這個循環不斷重復,直到織造出所需長度的面料,然后可以剪下來。
墩頭藍面料制作有不同的染色工藝,主要包括染布、坯染和色織。染布是在整匹織好的布料上進行染色,通常用于制作大塊純色面料。坯染是先將布制成服飾,然后再染色,這個過程相對較簡單且容易控制色彩均勻度。色織則是先將白色的紗線染成藍色,然后再將其織成純藍色面料或帶有不同花色和圖案的面料。
墩頭藍面料有兩種主要的制作方式,一種是先織后染,另一種是先染后織。染色的過程包括種藍、采藍、打藍、制藍、染布、洗布、曬布和蒸布八個步驟。在“染”這一環節中,制靛非常重要,在對面料進行染色前,手工藝人需要制作染色的顏料。染料主要使用當地生產的板藍,采摘板藍的葉莖后,清洗并發酵制取靛藍染料。然后,將藍靛泥與水、石灰(或草木灰)、米酒按比例混合,制成染水。將面料反復浸泡在缸內冷染染制,運用染色次數和時間長短控制染色深淺。“一天藍三天烏”,浸染到所需時間后取出染色布料,布料會與空氣結合進行氧化,因此布料的浸染和氧化的時間把控都極為重要。
踹,是一種在面料染色完成后使用形狀類似元寶的石頭對布料進行碾壓的傳統工藝,類似于現代中使用熨斗來熨燙面料。元寶石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殊工具,輕的可能有五、六百斤,重的甚至有千余斤。在布匹經過染色后,常常會出現縮水和起褶等問題,人們使用踹布石手工碾壓可以使面料變得平整,調整緯線的傾斜度,提高棉布的顏色均勻度和韌性,這是面料后期整理的重要步驟。
墩頭藍不僅體現了我國傳統織染技藝水平,也反映了少數民族客家文化,是河源客家地區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服飾作為文化的載體,不僅是特定時代文化思想的折射,更是深深地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明清時期一直發展至今,墩頭藍在不同時期始終發揮著自己的實用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1.廣闊的市場前景
墩頭藍以自然、清新、簡約、和諧的藍色而聞名東江流域,廣受客家人的喜愛。墩頭藍多以素色為主,花式耐看,具有耐磨、不易褪色的特點,除了可以用于制作人們的日常服飾,還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蚊帳、被子、手帕、桌布、茶袋等。對墩頭藍的色彩、圖案、面料等方面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提取其文化內涵和視覺符號,可以更好地挖掘非遺文化的經濟價值,更適應市場需求。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素、敦、古”是墩頭村自古以來的箴言,提醒著世世代代的村民要恪守禮節,勤儉節約。具體來說:“素” 意味著樸素和節儉。人們被鼓勵過著樸素、簡樸的生活,同時也要保持節儉和雅致。“敦” 強調誠實守信,要做到厚道,有仁德。這代表人們應該誠實守信,有良好的品德。“古”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返璞歸真,寧樸勿華,寧簡勿奢,寧拙勿巧。這意味著保持前秦時期原始生態、樸素和真實的生活方式。
"墩頭藍"的藍衫是客家人崇尚節儉的文化象征,承載著客家人獨特的文化記憶。墩頭藍使用純藍素染,沒有復雜的花紋,顏色簡潔,體現了客家人的樸素和大方。大襟衫的設計采用了前后片連裁,對稱縫合,以便節省布料。寬松的開襟造型方便客家人在田間勞作,反映了他們的勤勞和能干。小襟衫則使用多余邊角料拼接制成,展現了客家人的節儉美德。這一傳統客家服飾反映了墩頭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3.中國傳統織染技藝的代表
“墩頭藍”是中國民間藍染工藝的其中一種,獨具粵東客家文化特色。從明清至今,墩頭藍的制造工藝在曾家后人的不斷發展下逐漸成熟,形成了特有的幾十道工序。耕織文化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墩頭藍紡織技藝顯示了明清時期中國民間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成熟和生產力的水平,是歷史與時代的見證。
墩頭藍紡織技藝在村民曾春雷的整理和保護下開始重新煥發生機,但是由于織造工藝較為復雜且回報率低,村里僅有幾位傳承人掌握全部織染技術。為了更好地傳承墩頭藍紡織技藝,在政府的支持和相關文化事業的幫助下,墩頭藍走上了創新發展之路。
1.時裝中的墩頭藍元素
墩頭藍作為客家服飾,其顏色和面料使其在今天仍然具備流行因素。在2023年廣東非遺服裝服飾展示交流活動暨優秀案例作品發布會中,河源“墩藍青衿系列服飾布藝”獲2022年廣東非遺服裝服飾優秀案例,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展示了墩頭藍的獨特魅力。這也體現了將墩頭藍元素與廣東服裝產業相結合的可能性,經過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的融合,墩頭藍可以轉化為可消費的商品。
2.墩頭藍文創產品
墩頭藍元素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融入不僅僅局限在服飾上,進一步探索墩頭藍的面料特征及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特質,能夠拓寬其運用范圍。墩頭藍的核心技術體現在優化改良過的織造機器及套染染色技術兩個方面。河源職院客家非遺文創團隊在服裝專業教師黃秀麗、墩頭藍技藝傳承人曾春雷的帶領下對墩頭藍傳統染整技術進行創新性傳承,研發出染繡結合的立體貼布繡技術,并結合蠟染技藝和型染技藝,設計開發了系列包袋、首飾掛件等墩頭藍相關文創,為非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廣州美術學院聯合墩頭藍紡織技藝項目傳承人聯合設計出品了墩頭藍染織主題作品,實用性強,設計極富美感,展示了墩頭藍工藝之美。
目前墩頭藍相關文創產品主要以織布和一些小批量生產的旅游紀念品為主,樣式比較傳統,設計感不強,創意產品仍處于開發初期階段,尚未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且產品成本較高,消費群體較小眾化。進一步推動墩頭藍紡織技藝的再生創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將墩頭藍背后所攜帶的客家文化和地域特色應用在產品上,通過更加人性化的設計滿足受眾需求并形成品牌IP,讓非遺走進群眾生活。
墩頭藍紡織技藝是極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嚴謹細致的制作工序和精良耐用的布料產品體現了手工藝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反映了客家人自然質樸、勤儉耐勞的傳統美德。雖然傳統織染技藝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其所具有的實用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仍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如何“活化”非遺文化,讓“墩頭藍”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進一步挖掘“墩頭藍”本身的藝術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必須加強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讓“墩頭藍”紡織技藝在新時代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