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祖國謄寫在惠安石雕上
胡云昌
1
從江山的肋骨上,取下一塊花崗巖石
備好小錘、鏨纏、鏨仔、打琢、斜琢、剁斧
梅花錘、鋼條、手電鉆等工具,
沿著閃電的紋路
通過捏、鏤、摘、雕四道工序,精心“打巧”
雕刻下長城、長江、黃河,以及五岳山川
勾勒出祖國的輪廓。我要用惠安石雕的技藝
把江山謄寫下來,把大地的心跳
與山河的精氣神,也雕刻上去
讓心率和節拍,與人民的呼吸,天人合一
2
鏨纏移動,石質的骨頭里
刮起了一場大風,一個圖騰將被復制下來
先模仿長城雄偉的走勢,用力畫出骨架
再鏤出城墻、敵樓、墩堡、營城、衛所、鎮城
以及烽火臺,再雕出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
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偏頭關、雁門關
娘子關、殺虎口關、嘉峪關、陽關、玉門關
在石雕上,長城是一枚滄桑的大詞,意境恢宏
落日蒼茫得正好絕配歷史的馬蹄,
祖國在磚石體內
幅員遼闊,家國不再是無根的虛詞
烽煙噴薄,被血與火無數次精雕細琢的號角
雄渾得天高地遠。家園起居,平安祥和
用鋼條鏤出烽火臺,那些狼煙并沒有沉睡
在長城的骨髓里,火種清醒
預備了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這古老的火焰
值得一個國家信賴。一把熟透的火光
能一次又一次,征召一個民族的熱血
我讓打琢往深度,多走了一厘米
把自己也雕成了萬里長城上的一塊磚石
3
繼續雕刻,小錘的敲打突然用力三分
一條大江的源頭,就在石雕上涌流出來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
長江之源被拴在此處,長江的精神鈣質
源源不斷流出,自西而東,橫貫中國
在石雕上,我以長江為一段傲骨
依次刻下青海、西藏、四川、云南
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這一連串波瀾壯闊的地名,
賦予水的柔情與堅韌
鏤空長江的關節,大江東去,波濤浩瀚
長江邊上,我刻意雕琢了杜甫登高的背影
刻下落木蕭蕭,刻下空杯浩蕩,刻下滿鬢繁霜
雕出七律唐詩《登高》的關節疼痛,
與曠世悲憫
雕刻出一只鶴,崔顥騎著詩句返回唐朝
為一株漢陽樹指認葉落之旅,手指落日
醉意蒼茫,欲將一條大江釀成一壺大酒
刻下詞牌《念奴嬌》,一闋豪放的宋詞
就在石雕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蘇軾用月光豢養的一條大江,被我用一闋舊詞
在惠安石雕上,拍出了新的浪花
剛剛雕出王勃,
檻外長江就涌出一個狂草的盛唐
落霞與孤鶩越來越深刻,秋水長天再無斷章
在石雕上,大江健在,土地安詳
順著長江的水勢,剛剛鏤出了李白的身影
江風就嶙峋,吹不動盛唐的一截舊長衫
一個酩酊的人,懷揣了一條大江的悲憫與滄桑
書生意氣,以醉撈月。撈五花馬,撈千金裘
撈一盞萬古愁。孤帆遠,碧空盡,天際流
此刻,我的一滴淚水掉落在石雕上
把長江,再次續滿
4
找到卡日曲的位置,
讓手電鉆在石雕上鉆深一點
黃河的源頭之水,就溢了出來
自西向東,我用斜琢在大地上
雕刻大河的流向,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
流過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
匯入渤海
我必須把握雕刻的力度,
防止黃河在石雕上泛濫
既要刻下河床,深深的沉默
又要過激流,躍漩渦,闖險灘
以大河的精氣神為龍骨,用波濤的內涵
收攏閑散的支流,指向入海口的遼闊
裹緊一個民族的意志,刻下《黃河大合唱》
刻下 1941 年的咆哮與吶喊
在雕刻黃河之前,我不準備過濾河水
那些泥沙的重量,才是一條大河的重心
滄桑沉淀,讓一條大河凝重、警惕
帶有憂患的品質,積淀厚重的悲憫
一條河流的精神指向,如此豁達、深邃
月光剛渡過扎陵湖渡口,我手中的鏨纏
就鑿開了黃河沿渡口,羊皮筏子正橫渡光陰
緊接著,用打琢開辟了九曲黃河第一灣
拐彎的河水一鼓作氣,盤旋了九次
仍然沒有用完黃河的曲折,與艱辛
滄桑過剩,有一段黃河懸浮于地面
像懸在紅塵的一顆孤膽,我手中的剁斧
怎么也抹不平這一段倔強地高于人間的流水
雕刻到壺口瀑布,我手中的斜琢
突然陡峭了三分,河水直立,俯沖而下
巨大的轟鳴聲里,澎湃與決絕
給我脆弱的心靈,犀利一擊
經過洗禮的我,面帶微笑
拼命摁住內心的圖騰
在入海口,我放棄了惠安石雕的任何一道工序
任由這自天上奔流而來的波濤,洶涌向前
匯入大海。石雕上,已是海闊天空
5
梅花錘下,慢慢隆起了群峰
我要用鏨纏雕泰山之雄,用鏨仔刻華山之險
用打琢鏤嵩山之峻,用斜琢劈恒山之幽
用鋼條仔立衡山之秀。就連每一條山谷的回聲
也要雕刻下來,山崖間激蕩的山風和思想
也必須雕刻。雕刻巍峨的五岳于花崗巖上
高山聳峙,萬壑危崖,壁立千仞
傲骨嶙峋,千峰巍巍,青山無盡
6
我把鏨子向上揚了一下,將蒼穹再抬高一寸
雕刻天空,存放雷電和彩虹
每鑿一下,不是電閃雷鳴,就是壯志凌云
雕刻到星空深處,火花四濺,繁星密布
在落日的背面,雕刻明月,雕刻北斗七星
雕刻嫦娥奔月,雕刻天宮空間站
懷念晴朗,就雕出藍天,擺出紅日
7
從千錘萬鑿中退出來,我讓鋼條在右下角
停頓了片刻,留下一枚惠安石雕的指紋
獨一無二的鈐印,落款
在這幅宏大的江山石雕上
萬物各歸其位,祖國平安吉祥
選自《惠藝·匠心 第四屆詩歌大賽獲獎作品集》一等獎惠安雕藝文創園 編
作品賞析
《普賢菩薩》 作者:辛小平
惠安雕藝博物館藏
作品介紹:
作品為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普賢菩薩半跏趺,坐于白象之上,身形修長,云髻高聳,雙目微斂,臉型清秀圓潤,姿態輕松、自然、優美,表情沉靜,安祥自如。普賢菩薩素有“大行菩薩”之美稱,是佛教中道德的象征,他一手持如意,一手放在象背,展現其悟道時的高尚寧靜。
辛小平 - 雕藝作者 - 辛小平,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技能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非遺項目(惠安石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泉州市第三層次人才。 主要作品:《經天緯地》《長嘯》《和平之舟》《引福歸堂》等。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惠安雕藝文創園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