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畫,指的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在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瓷板畫,可裝裱、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其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等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等圖案,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瓷板畫的歷史
瓷板畫的工藝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當時的瓷畫藝人,致力于把美麗的中國畫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畫便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了當時重要的商品瓷。
景德鎮的瓷板畫,始于明清時期,民間曾把它鑲嵌在屏風、柜門、床架等處用于裝飾,明清時期的一些民間藝人運用中國畫中淺絳彩的繪畫方式進行臨摹和創作,開創了瓷板畫的先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來,瓷板畫的市場價格屢屢走高,是因為這種藝術品不僅需要繪制,還要兩次入火燒制,加之是瓷的質地易發生變形、窯裂,成功率極低,所以精品十分難得。
其次,以本身就具平整光潔美感的瓷板作為載體,能顯出畫幅色彩鮮明、靚麗、濃烈的審美意境以及獨特高雅的細膩感來,上面的構圖、線條、色彩等都不會走樣。
再者,瓷板遠比紙、絹等具有更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不怕潮、霉,不易變質,一旦作品完成,色彩將經久不褪,常年如新。
瓷板畫,既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又兼容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優點,是繪畫藝術和陶瓷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在中國繪畫史和國際繪畫藝術領域都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