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擇扇而居 清風自來—— 略論中國扇文化歷史與民俗內涵
時間:2024-03-03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162 分享:
扇子的歷史和其在中國傳統工藝品中的重要地位是無法磨滅的,如今,扇子已成為民間藝術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品類
自古以來,扇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常備之物,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并有著重要的地位,人們使用不同的材質制作形式多樣的扇子,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制扇工藝也逐漸發展成熟。在現代社會,扇子已成為民間藝術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品類。一種認為早在宇宙初開時,伏羲女媧結為夫妻,為避免羞澀,故而“結草為扇,以障其面”,因此民間也有“羲扇”的稱呼,這種說法最早見于唐代李冗的《獨異志》中。另一種說法見于西晉崔豹的《古今注 · 輿服》中,該書記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不得用。” 這種說法認為扇子由上古皇帝舜所發明,主要用途是供帝王公卿所使用,以顯示帝王廣開言路、招賢納士的態度。民國 五谷豐登折扇邱平攝于北京 2020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現存最早的扇子圖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戰國金銀錯銅壺上的“奴隸手執長柄扇”圖像,現存最早的扇子實物是湖北江陵天星觀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殘件及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篾絲編木制長柄扇。西漢 長柄竹扇 1972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
從歷史文獻看,前文提及的晉代崔豹的《古今注 · 輿服》可能是關于“扇子”最早的記載。由此可見,扇子很早就進入了古人的視野。盡管沒有更古老的考古資料,但在眾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已經出現了類似竹編的器物和痕跡,可知當時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編織工藝。我們可以推測,早在人類出現之初,原始先民隨手摘取自然界中的植物、禽類羽毛,便可扇風納涼,最原始的扇子也便由此誕生。因此可以說扇子的出現應當比記載的更早且更具實用目的。
隨后扇子在中國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出現了不同的形制、功能與材質。并由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古代扇子文化。
就形制而言,中國古代扇子有戶扇、羽扇、麈尾扇、比翼扇、折扇、團扇(紈扇)、宮扇等;從材質上來說,則有羽毛扇、竹扇、絹扇、象牙扇、蒲扇、葵扇、紙扇等,而據扇柄長短又有長柄扇、短柄扇等等。
這些樣式多變的扇子,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需要。
在眾多的扇子中,羽扇是較為常見的形制。它是一種用禽鳥羽毛為材料制成的扇子,常見的有鵝毛、雉尾、鶴尾、孔雀翎等。
用羽毛做扇子起源很早,一方面源于禽鳥羽毛在遠古時期是非常易得之物,用其制扇既方便又具裝飾性;另一方面或源自遠古先民對于鳥類的崇拜,從“扇”字的字形也可以看出羽毛這一材質與扇子出現的直接關系。
總之,羽扇的形制從遠古而來,直至今日仍是扇子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
關于羽扇,我們最容易聯想的是《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
除此以外,古代詩文筆記中也多有對羽扇的描寫,如漢代劉歆所著《西京雜記》中便記載:“天子夏設羽扇,冬則設繒扇。”晉代陸機也作有《羽扇賦》等。
在古代,羽扇頗受皇家及官員士子的喜愛,特別是在漢末至魏晉時頗為流行。由于羽扇與麈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大多時候羽扇是一種象征身份地位以及品格學識的風雅之物。
團扇也是古代扇子中較為常見的形制,又被稱為“紈扇”“羅扇”或“宮扇”。
團扇造型多為圓形,也有長圓、扁圓、梅花、葵花、海棠等變體,結構多以竹木為框,再在框內繃以扇面,或以竹絲編成扇骨,在扇骨上裱糊扇面。
團扇因其扇面平整、面積較大,故而具有較好的納涼效果,且適合在扇面描繪或繡制圖案,既實用又較為美觀,因此團扇在古代頗受宮廷至民間百姓的喜愛,打破了羽扇的單調格局,成為古詩文中常常出現的物象。
古代詩詞中常以“冰紈”稱之,漢代班婕妤《怨歌行》載:“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唐代劉禹錫《團扇歌》則有:“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到了宋代,隨著工商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團扇開始逐漸流行。
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到處可以看見手持團扇的百姓形象,這就是宋代團扇普及的有力證明,此時,扇子已逐漸從過去象征身份地位的羽扇、雅扇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家家必備的日常物品。此后團扇更成為閨中女子愛不釋手的賞玩之物。清 藍色緞繡花卉博古圖紅木柄團扇
在中國古代社會與團扇一樣普及的還有折扇。關于折扇出現的時間以及是否源于中國,學界說法不一。
一種說法認為折扇源自日本,宋朝時由日本使臣朝貢傳入,而更多的人則認為折扇在漢末至魏晉時期便已在中國出現,其源自古代的“便面”及“腰扇”。
如胡三省《資治通鑒音注》中提及:“(南齊高帝時)腰扇,佩之于腰,今謂之折疊扇。”而南朝《樂府詩集》中有晉詩一組,其中《夏歌二十首》第五首曰:“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輕袖佛華妝,窈窕登高臺。”這里的疊扇,就是折扇。
明代時,折扇成為時尚,文人雅士多以折扇傍身或互贈,并以扇面為媒介題詩繪畫,折扇成為彰顯才情與品位的風雅之物,在民間乃至宮廷都廣泛的流行,也因此在各地出現了材質各異、形制多變的折扇類型與品種,如金陵折扇、蘇州折扇、榮昌折扇、巴陵折扇等。
當然,折扇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高麗和日本風格的影響,并進一步發展出專門的品評和收藏標準,成為一門學問。
它既是舊時百姓消夏納涼的必備器物,也是流行于文人雅士、香閨繡閣乃至達官顯貴之間的雅玩;既具有樸素實用的日用功能,又在歷史演變中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
因此扇子可以說是我們窺視傳統工藝文化內涵的一面多棱鏡。
在推崇禮制的古代社會,扇子除卻基本的引風納涼之用外,還根據使用者和場合的不同,被賦予更多人文內涵。
如前文提到的羽扇,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以及羽扇相關文本的闡述,使其一出現就得到了統治階層的推崇,再加上后期出現了更加實用經濟的團扇、折扇等,羽扇的實用價值更加被削弱,成為象征身份地位的一種符號,在扇子家族中具有某種特殊性。
這種特殊性一直延續至后世,特別是元明清時期,統治階層對羽扇中羽毛材質的追求,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在材質上進行區分,也可以利用扇子的形制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來體現社會地位和權力。例如早期扇子有長柄、短柄之分,短柄多適宜隨身攜帶取用,而長柄扇則需要他人特別是下層仆人服務。
前文提及《西京雜記》中“天子夏設羽扇,冬則設繒扇”的記載就體現了這樣一種功能。
唐代閻立本《步輦圖》中描繪的場景,唐太宗端坐在由宮女托舉的步輦之上,其身后有侍女專門撐舉長柄扇,這種扇子在古代稱為“障扇”,障扇既可以為統治階層營造清涼空間,同時也彰顯了主人的威儀,烘托了統治者的身份和地位。唐 閻立本作 步輦圖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這種由實用到象征的轉型,契合了皇家對禮制的強調,因此逐漸成為一種符號和程式而確定下來。
最有力的例證就是在慈禧太后晚年拍攝的照片中,障扇已經成為皇宮中固定的陳設,與屏風、花幾、寶座共同營造出一種雍容華貴的空間氛圍。
扇子除了被統治階層賦予了特殊功能以外,對其他社會階層也有不同的功能與寓意。
如中國民間常有“文不離扇、武不離刀”的俗語,就說明了文人士大夫對扇子的重視,一方面,對頗講究生活品位的文人來說,扇子可以起到障面避塵、遮日納涼的功能,另一方面如同前文提及扇子與魏晉時期的麈尾有著許多密切關聯。
因此扇子也是文人雅士坐而論道時必備的“道具”,再加上隨著團扇、折扇的出現,扇面更是成為集詩文篆刻于一體的媒介,因此扇子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必不可少的懷袖雅物。
對于古代女子來說,扇子常被用來“障面”或“掩面”,特別是在封建禮教嚴格的古代社會,男女交往中女子常會用扇子掩面和遮擋,既體現了女子的羞澀含蓄,又平添了許多溫婉與神秘。
在許多戲文小說中,扇子還常被作為定情信物,例如傳奇劇本《桃花扇》,通篇便是以扇子作為線索展開的愛情故事。
在民間,扇子除了被賦予種種封建禮教的內涵,民間百姓還將更多世俗生活中樸素的價值觀、人生觀乃至信仰和愿望寄托于扇子之上,扇子的內涵愈加豐富立體。
例如“扇”因其與“善”諧音,因此扇子在民間常被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以取“善行”“結善”的美好寓意。其次,民間百姓還取“扇子”與“散子”的諧音,在婚禮時作為禮物,以表達對新人早生貴子的祝愿。
此外,扇子中的團扇又象征“團圓”“圓滿”,還因其最基本的扇風功能,成為民間趨吉避邪、祛疫消災的吉祥物。男女老幼,人人皆可配扇,或是擺放懸掛于家中,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扇子與古代民眾生活的密切關聯。
隨著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扇子在民眾生活中的作用和語義不斷發生變化。
一方面,隨著封建制度的瓦解,用扇子象征地位權力的現象基本消退;另一方面,作為文人墨客懷袖雅玩的扇子,逐漸與實用層面脫離,成為專門的藝術與收藏門類。
而那些看似尋常卻又蘊含著豐富民俗內涵的日常之扇,借助民眾對實用本質的追求而得以保留,并在民間衍生出各種材質、形態和趣味的日常所用之扇。不論是蒲扇、葵扇、草扇、油扇,還是紙扇、麥稈扇,這些扇子不受材料、場合與身份的限制,可以自然、恣意地生長。這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工藝最本質的面貌,也看到了民眾面對生活在社會規范約束下并生出的自在自為、樸素向善的生活態度。在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我們已很難回歸自然原始的生活狀態,但在我們偶爾執扇輕搖之時,或許會感到清風拂面,內心澄明。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