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佇足在一尊佛像前,往往會有一種力量讓我們能夠瞬間平靜下來,仿佛時空在慢慢凝聚,一切都在靜止,就好像遇到一位先知,能夠洞察我們內心的一切。當我們面對佛像的時候,其實是一次次內心的“自我觀照”,這也是佛造像的神奇之處,亦或許是兩千年來佛教文化早已根植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真正的佛教文化從來不等同于宗教迷信,而是讓我們每一個生活在“苦難”中的人,能夠放下內心的執著和與自身條件不相匹配的欲望,與自己和解,在思想上達到更高的層次,最終能夠擺脫心靈上的束縛。
佛造像在近兩千年的漢化過程中,由最初的犍陀羅等風格逐漸融入中國各朝代鮮明的文化特色后,愈加本土化。如唐代造像端莊的豐腴華貴之美;如宋代造像所呈現的超脫的意境美;又如明代造像中那種極富生活趣味的柔和之美等等。
這些佛陀造像,讓我們有幸能夠在今天依然可以近距離地去感受古代中國獨特的美,讓我們有機會與那個時代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時代賦予了他們獨特的氣質,他們也同樣承載了那個時代造像者們的期盼與希望。
佛像為高肉髻,面形略長,身穿雙領下垂式袈裟,右側衣緣敷搭于左臂上。造像面部流露出恬靜而溫和的表情,使人有親切之感。
此像源自云岡石窟。云岡石窟坐落在山西大同城西,開鑿于北魏時期,時稱武州山石窟或靈巖寺,明代稱云岡石窟。云岡石窟由高僧曇曜主持開鑿,開創了中原地區石窟寺開鑿的先河。
菩薩為束發梳髻,臉部圓潤,眉眼細長,高鼻小口,神態安詳。
此像是 1928年黃文弼先生參加中瑞考察團在新疆地區進行科學考古時所得,是中國考古學家首次在新疆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成果。
菩薩為束發梳髻,臉部圓潤,眉眼細長,高鼻小口,神態安詳。菩薩的面目清秀,五官相對集中于面部中央,具有西域佛像特色。
菩薩為束發梳髻,臉部圓潤,眉眼細長,高鼻小口,神態安詳。菩薩的面目清秀,五官相對集中于面部中央,具有西域佛像特色。
菩薩頸佩項飾,上身斜系帛帶,下身穿貼體長裙,呈游戲坐姿。造像為寬肩細腰,胸部與腹部微微隆起,顯露出肌膚的豐腴柔潤。菩薩坐像姿勢優美,雕刻細膩,線條柔和,是盛唐時期石雕佛造像的代表作品。
菩薩高束發髻,眉眼細長,高鼻小口,面相豐滿圓潤。頭像雕刻得細膩傳神,既有菩薩的端莊,又有唐代婦人的豐腴華貴之美,體現了唐代菩薩“美而不媚,豐滿有余”的特點。
菩薩頭戴高花冠,身披帔帛,胸飾瓔珞,下著長裙。長裙色彩鮮艷,覆座垂地。裙腰結帶,腰帶飾寶珠花并自然垂落。右手持蓮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造像雕刻流暢,造型飄逸脫俗,莊嚴中蘊含沉靜之美,體現出宋代的美學精神。
菩薩頭戴貼金花蔓冠,冠正面中間置阿彌陀佛坐像。菩薩面龐豐潤,神態慈祥,具有莊重高雅之美。宋代倡導含蓄內斂、趣味高雅的審美思想,佛像雕刻也注重突出這種藝術意境,通過神圣、莊重、高雅的形象傳遞出富含哲理、超凡脫俗的意境。
水月觀音像為龕中主尊,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撐于身側,舒適愜意地坐于巖石座上,表現出一種悠閑、嫵媚的神態。
安岳位于四川中部,是成渝古道的要沖。石窟開鑿興盛于唐宋時期,臥佛院、圓覺洞、毗盧洞等地分布著較為重要的石刻造像。毗盧洞的水月觀音像雕刻精美,裝飾華麗,是宋代佛像雕塑的精品。
菩薩面龐飽滿圓潤,表情凝重。寬肩闊胸,帶有北方造像的渾樸之風。服飾具有一定的寫實性,是宋代以后佛造像日趨世俗化的表現。
菩薩面龐豐滿圓潤,細眉、直鼻、厚唇。身穿圓領上衣,左肩斜披帔帛,下身穿多褶長裙,立于蓮花座上。此像身軀修長,體態健闊,神情沉重肅穆。
菩薩頭戴化佛寶冠,云髻高聳,發披兩肩。面形圓潤,彎眉秀眼,目光略向上仰望。上身斜貫帔帛,腰系長裙。造像呈現出柔和之美,是明代以后木雕佛像注重藝術化處理的表現。
菩薩頭戴寶冠,頸佩瓔珞,帔帛或斜搭肩部、沿臂而下,或斜系胸前,長裙的層次清晰,裙褶線條流暢。左手為支撐點,右足支撐在山石座上,左足踏蓮臺,游戲坐于山石座上。這種坐姿無拘無束,自在悠閑,極富生活情趣。隨著佛教中國化程度的加深,佛造像藝術融入了更多的世俗情感和生活氣息。
菩薩頭戴寶冠,冠正面中央飾有坐佛。面相豐潤,細眉長目,表情莊重而不失柔和。胸前飾瓔珞,帔帛覆肩,呈跏跌坐姿。菩薩頭頂的觀音巾遮掩發髻,這是明代流行的觀音造型。明清以后,佛造像不再強調宗教的莊嚴性,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