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硯的歷史及發展概述
時間:2024-08-0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55 分享:
硯是磨墨的工具,是文房四寶之一,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這個人類文明相伴物品,大多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自古都為人們所喜愛。由于它質地堅實,能傳百代,也常為收藏家們所收藏。
色彩紛呈的歷代古硯,顯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聰明。各個時期硯具的發展,在我所著《家憲藏硯》(下卷)中作了如下概括:新石器時期研磨器磨盤磨棒,硯的祖型。秦漢硯秦風漢韻,威武莊重。魏晉南北朝硯魏晉風尚,傳祚無窮。隋唐硯名石名硯,從此誕生。宋元硯從宋到元,硯集大成。明清硯帝王墨客,玩硯成風。民國硯戰亂頻仍,坑廢產停。現代硯解放開放,又出高峰。硯是由磨盤磨棒進化發展而來,這種觀點得到了大家的共識。最先發掘出土磨盤磨棒的地址,是河南新鄭7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它是硯生成的本源,是硯的根。1979年在陜西省臨潼縣姜寨新石器遺址出土了一套繪畫工具,包括帶蓋石硯、硯杵、顏料和陶水杯。這套器具的出現,便令人信服地把過去硯字不見于經,意思是三代時尚未用硯的舊說給推翻了。于是硯的歷史由過去的2000多年變成了5000多年。當然姜寨硯只是一種研磨顏料的器具,僅是硯的雛型。用于書寫的墨硯,戰國晚期至秦漢才基本定型。1975年湖北鳳凰山168號西漢墓出土的一套文具(包括筆、墨、石硯和硯杵、無字木牘和銅削刀),說明書寫墨硯,在2000多年前已經形成。1983年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石硯、硯杵和4385粒墨丸,填補了早期漢代硯更加形象的數據。1.硯杵是早期漢代硯的標的物。墨沒成錠前,硯都附有硯杵。硯杵的作用,是按壓塊狀或丸狀的顏料(紅、黃色土塊,黑色的煤,后來的墨丸),加水在硯上實施研磨。早期漢代硯的硯杵,多為自然石塊,后發展為方形、圓柱體、上圓下方體和硯杵上飾有龍、鳳、熊等吉祥物。漢末墨錠出現,硯杵逐漸被淘汰。2.早期漢硯的形狀,多為平素自然石塊,中期為圓餅或長方平板。長方平板研出的顏料,不但可供書畫之用,也可供人們化妝之用,這種硯亦稱黛板。晚期的在質量、造型和裝飾上都發生了變化,質地有石、陶、漆、銅。有的有蓋有腿,腿大多三只。有方形腿,圓柱腿。在蓋和腿上有龍、獅、猴、鳥和人物圖飾。漆硯上有不同顏料,繪制人物和動物圖案。銅硯上鑲嵌玉和寶石。3.能使用硯杵的硯,硯面多數平坦,一部分可能由于使用中間稍凹。近代出土了不少漢代硯,漢代硯是什么樣子,已在人們心目中,有比較深刻的印象。自從漢代佛教輸入我國之后,外來藝術的影響已有跡可尋。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混交在一起,到南北朝時期更加明顯。可以說是藝術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這從佛教造像藝術和硯的飾紋上便可以找到例證。書法繪畫到漢代,已漸入藝術化。到了魏晉,則完全進入到純粹藝術 之域。絹紙筆墨硯,也日見精良。由于工具有了進步,書畫家們得以運用自如。這一時期能書能畫的人日見增多。出現了如鐘繇、索靖、陸機、顧愷之,載逵、王羲之、王獻之等一大批閃亮于史冊的人物。這一時期的硯,盛行圓盤三足式,長方形四足式,四方形四足式,和帶有時代烙印特殊的形式等。材料大多取自各地山上的石炭巖、葉巖、石英石和青石。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外來藝術的侵淫,混血兒藝術漸漸演變成我國獨特優異的民族藝術。隋煬帝不但會享樂,而且也酷愛藝術。繼承南北朝信佛的傳統,修建廟宇鑄刻佛像,達到了空前的地步。在隋代短短的29年,產生了不少藝術精品。這一時期著名的書畫家有智永和展子虔。唐代的藝術,純正偉大,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的境地。道教的祖師老子,因與唐帝室同姓,所以得到了他們的特別崇敬。佛教也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道教、佛教的興盛也給藝術帶來了另一種氣象。書畫家像閻立本、李思訓、王維、褚遂良、孫過庭、李北海、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創作了一大批耀眼于史冊的偉大作品。在唐代名硯的發現與硯的制作也出現了高峰。像產于廣東肇慶的端石硯,產于安徽歙州的龍尾石硯,產于山東青州的紅絲石硯和產于山西絳縣、河南靈寶的澄泥硯,都是在這一時期相繼問世。由于硯在質地上的改觀,名硯的尊貴地位,到這時才真正確立。這些名硯雖然出現了,但由于受當地地域、交通等條件的限制,并沒有大規模廣泛使用。因陶瓷硯各地都能制造,且工藝相對簡單,可以說唐代和一直延續到五代的硯,最廣泛流行的當屬陶硯和瓷硯。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河南陳橋發動兵變,推翻后周,建立了宋王朝。至此結束了安史之亂200年的動蕩局面,出現了一段和平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國后,雖后來兵弱屢遭外辱,但文藝方面,像建立書畫院、研究院,獎勵藝術家,成績卻非常可觀。宋代(包括遼、金)從960年至1279年,共319年,書法、繪畫、建筑都有著偉大的成就。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董源、李成、范寬、宋徽宗、文同等一批有成就的書畫大家。硯學理論方面,有米芾的《硯史》、蘇易簡的《文房四譜》、高似孫的《硯箋》、康積的《歙州硯譜》、歐陽修的《硯譜》和杜綰的《云林石譜》等,這些著作對硯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硯臺在品種上發展到四十多個,比起唐代無論數量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且宋代石硯成了主流,在造型裝飾方面,也日臻精美。形制也更加多彩,有風字、四直、箕形、斧形、馬蹄、日月形、琴形、石渠、太師等幾十個品種。雕刻主體部分一般采取深刀,適當穿插淺刀,有時加以細刻點綴。刻工風格渾厚,顯得大方、古樸、雅致。元代的皇族只顧征戰,對漢文化的發展并不重視,但在書畫方面卻出了趙孟頫這樣的大家,元代不開采端石,統治者卻派兵把守保護,不讓人開采破壞。這時期所作硯臺用料除前代留下的一些端歙優質石料,各地做硯,大多是就地取材。明代是硯成為工藝品的重要歷史階段,由于社會上賞硯及藏硯之風盛行,硯工為了迎合文人雅士的口味,在形式和雕刻上,都超過了前代。以端硯為例。1.利用天工。利用石上的石品(青花、火捺、蕉白、冰紋)刻出各種紋飾。利用石眼,雕成動物的眼睛。2.巧用紋色。利用石上的色彩,雕作山、水、林木、云霞、浪花。4.前厚后薄。明初乃保留前代厚重的遺風,由于硯需要量增大,后期硯逐漸變薄。為了節省材料,一般不予取直取方,所以自此便出現了各種形態隨形硯。5.玩賞硯開始成為風尚。特別明萬歷二十八年,老坑開出了大西洞優質石料,出現了只作欣賞不作使用的平板硯。此外用銀、鐵、銅、翠玉、水晶等材料作的本不能研墨的硯,在社會上也常見到。6.題款刻銘逐漸成風。繪畫、書法、篆刻與硯雕匯為一體。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硯發展的全盛時期。御用的宮廷硯不惜工本,刻意求奇、求新、求美,風格雅秀精巧。特別是乾隆皇帝弘歷,對硯更是情有獨鐘。2.文人硯講究藝術性、工藝性和鑒賞性。像高鳳翰制作的硯臺,紀曉嵐收藏作銘的硯臺,入眼觀賞會有一種高雅脫俗的趣味。由于文人和藝術家介入,在硯上題跋作銘更成為一時的風尚。3.由于社會需求和硯進一步向藝術化轉化,出現了不少制硯高手。像顧氏一門顧德麟、顧啟明、顧二娘、顧公望,以及金殿揚、劉源、王岫君、高鳳翰、梁儀、王復慶等一批門里出身或從藝多年,有獨特技能的藝術大師。他們所制的硯臺清新典雅,有著濃厚的書卷氣息和深厚的藝術底蘊。4.清代硯,尤其宮廷硯,盡管清代皇帝很喜歡他們家鄉東北的松花石硯,但總的還是以端歙硯為主流。5.伴隨著玩硯的熱潮,硯學著作和譜錄不斷問世。像朱彝尊的《說硯》、金農的《冬心齋硯銘》、高鳳翰的《硯史》、謝慎修的《謝氏硯考》、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硯譜.》、朱棟的《硯小史》、黃點蒼的《端溪硯匯參》、計楠的《端溪硯坑考》、吳蘭修的《端溪硯史》、徐毅的《歙硯輯考》、乾隆欽訂的《西清硯譜》等,在一個由皇帝帶頭文人加入的玩硯高潮中,這些著作和譜錄,是這股玩硯風的成果,也是這股玩硯風的助燃劑。借著清代玩硯高潮的余溫,清末民初也出現了一些玩硯的大家。像曾任民國總統的徐世昌和其胞弟徐世章,吳昌碩為其作銘刻銘的沈石友,以及鄒魯、馮恕等。民國年間由于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不少名硯流到了域外,特別是1949年,蔣家王朝撤離大陸,把一些國家收藏的古硯運到了臺灣,新中國成立后百廢俱興,各大博物館重整旗鼓,廣泛征集,大批古硯收入到國家藏館。各地名硯名坑,也重新開掘,恢復了生產。改革開放之后,政治穩定,市場活躍,不管古硯和新硯,玩的人多了起來,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玩硯熱潮。這一時期硯文化的著作主要有:鄒魯的《廣倉硯錄》、沈石友的《沈氏硯林》、趙汝珍的《古硯指南》、章鴻釗的《石雅》、徐世昌的《歸云樓硯譜》、馬丕緒的《硯林脞錄》。馮恕的《馮氏金文硯譜》、《陳端友刻硯藝術》、《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硯》、《紫石凝英一歷代端硯藝術》、蔡鴻茹、胡中泰編《中國名硯鑒賞》、王代文、蔡鴻茹編《中華古硯》、《首都博物館藏名硯》、故宮《文房四寶? 紙硯》、蔡鴻茹的《中國古硯欣賞100講》、劉演良的《端硯大全》、穆孝天、李明回的《中國安徽的文房四寶》、石可的《魯硯》、潘德熙的《文房四寶》、張書碧的《中國天壇硯》、徐文達的《徐氏澄泥硯》、藺永茂的《絳州澄泥硯》、晨言的《鐵硯齋藏硯》、謝志峰的《藏端說硯》、姜書璞的《姜書璞刻硯藝術》、胡中泰的《龍尾硯》、肖高洪的《新見唐宋硯圖說》、王靖憲的《古硯拾零》、王青路的《古硯品讀》、肇慶端硯協會的《千年風流端溪硯》和《端硯大觀》、閻家憲的《家憲藏硯》(上、下卷)、劉紅軍的《硯臺博覽》、柳新祥的《端硯》、汪向群的《歙硯》、安慶豐的《洮硯》、藺濤的《澄泥硯》、傅紹祥的《紅絲石硯》、關鍵的《地方硯》和王正光的《硯林文風》等。各地區要數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文房四寶、山西新絳的澄泥硯、吉林長春的松花石硯、河北易縣的易水硯、河南南陽的方城石硯、山東青州、臨朐的紅絲石硯,由于當地政府的重視支持,發展迅速,成效顯著。2010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原副司令員劉紅軍,在上海世博會上展覽了他的藏品,舉辦了中華硯文化高峰論壇和硯文化展覽,無疑對中國硯文化發展將起到轟動效應。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聚硯齋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