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青釉硯臺
高3.9cm,口徑16.6cm,足徑13.4cm
說明:硯面微向內凹,周圍有溝槽,下承以圓形圈足,圈足的周壁上鏤有七個月牙形花邊。足內中空。胎呈青灰色,致密而厚重。通體施青綠釉,釉薄而均勻。此硯設計古樸典雅,既實用又美觀。硯是研墨用具,與筆、墨、紙合稱“文房四寶”。此硯又稱辟雍硯。“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立的大學,后成為國子監中的主要建筑,四面環水,系皇帝臨雍講學的地方。古代工匠仿效辟雍形狀創制了辟雍硯,流行于南朝至唐、宋時期。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西漢 十二峰陶硯,通高17.9cm,寬21.5cm,徑18.5cm
說明:硯細灰陶質,有3個扁形足,左右微高,硯面呈箕形。三面環峰,呈半圓形,分內外兩重,內3峰,外9峰,水可由中峰下龍口滴入硯面,兩邊山峰上各有一負山人像。陶硯以陶土為胎,經燒制而成。此硯形象古樸,造型奇特,出土于河南洛陽,是西漢古硯中陶硯之珍品。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清 端石硯
高26cm,寬18cm,厚2.5cm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端石鼓式硯 直徑10.3cm,厚2.5cm。
清宮舊藏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說明:硯端石制,石質細膩潤澤,石色紫而深沉。圓鼓式,腰飾凸起的鼓釘。圓形硯堂顯蕉葉白石品紋理,恰似池中一輪圓月,皎潔生輝。硯面周遭深凹成圓形渠,作硯池用,可貯水,便于磨墨點硯。硯背面光素無紋。硯隨形配有紫檀木盒,為清代宮廷造辦處所制。
端石瓜田硯,清初,長18.3cm,寬13.5cm。
硯紫色端石制。巧做天然石子為纏枝瓜瓞形。硯面受墨處頗細膩,雕作一瓜,瓜蒂上方深處為墨池。自然石紋作葉蔓縈繞硯背。
硯面右方刻有隸書題銘“瓜田半畝”四字,硯背刻有篆書題銘“緜綿瓜瓞”四字,署款“鹿原”二字。又“石室”下署“誦先人之清芬”一長方印。
此硯石屬明端石老坑,石質較好。清初人制,題款。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端石雙龍硯,長22cm,寬18.2cm,厚3.6cm。
說明:此硯端石制,橢圓形。硯面上部及硯邊雕作波濤洶涌的海水,正中一龍四旋盤繞,翻騰踴躍。右側一游龍突現藏尾露頭,昂首仰望,二龍之間,嵌金珠一顆,形成二龍戲珠圖。硯下方為硯堂,金珠煌煌生輝,周圍間以飛云、駭浪,有云海相接之意。藝術家以巧妙的手法,在龍身之下,激流低凹處作暗通的墨池三。云水四合于硯背,激浪和疾風形成兩個急卷的漩渦,前后渾然一體,氣勢酣暢。
硯石色青紫,純凈無暇,石內隱含“火捺胭脂暈”等紋理。質地極為細膩,溫潤,制作精妙,構圖新穎,造型典雅,刀法圓潤流暢。為清代硯中佳品。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宋 三堂款陶硯 長21.5cm,最寬13.8cm,厚3.3cm。
說明:硯以細陶土燒制而成,色微灰,有用墨痕跡。硯為抄手式,上窄下寬,兩側內斂呈梯形。硯池深凹呈曲線狀,硯堂寬闊,中央略凸起。背面弧形深凹,作抄手式,底部陰刻篆書“三堂”款識,字體清秀。此硯體寬廣,陶質細膩光滑,造型具較為典型的宋代風格。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澄泥夔紋硯,明,長16.8cm,寬10.5cm,厚3.6cm。
說明:硯澄泥制成,束頸雙連式,頸下為硯堂,硯額為橢圓形硯池,硯堂與硯池邊沿雕飾不同的勾云紋,連頸處亦飾繁縟的云紋。硯側面雕飾夔紋和獸面紋一周。硯背面深凹呈環渠,也可作硯池、硯堂受墨。背面略有剝蝕,底下凸出獸面紋兩足。硯配隨形嵌玉黃色漆盒,漆盒輕薄,盒內髹黑漆。用漆盒藏硯在明清時較為流行。
此硯泥質細膩,色澤淺黃,造型新穎,紋飾古雅繁縟,頗為華貴。
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明 朱砂荷魚澄泥硯
來源:天津博物館藏
說明:此方硯臺不僅閃耀著古人燦爛的藝術光輝,而且所蘊含的文化信息也頗值得回味。硯作魚形,與“余”諧音,荷魚相配,寓意連年有余,吉祥富貴。硯背上方隸書:“給諫公賞”;中間另刻楷書小字銘:“離塵垢 伴文人 腹中書滿 同上龍門。”落款“宋開蕤”;下方刻有銘文兩行:“初頤園大司馬贈 宋開萊藏”。“諫公”乃宋澍,與初彭齡(頤園)同為清代乾嘉時期官員、學者,亦為同鄉好友。宋開蕤,為宋澍長子,工詩文,書畫、篆刻皆精妙。宋開萊,為宋澍三子。可見,此硯乃初彭齡贈予宋氏家族,且頗為宋氏父子珍賞。尤其是宋開蕤所作硯銘,寄托出文人滿腹經綸,期待攜手出仕的美好愿景。荷葉之襯托,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亦如君子超凡脫俗、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使得硯的文人氣息濃郁。今日賞之,當時文人以硯會友,佳硯相贈,結伴共賞,揮毫潑墨的情形仿佛躍然于方寸墨海之間。
此外,硯臺盒蓋之上亦刻銘文曰:“澄泥荷魚研 初頤園家舊物,河間吳棠湖購得收藏”。可知該硯后被清末書畫家、收藏家吳潯源先生收藏。1954年,明代荷魚朱砂澄泥硯由天津著名文物收藏家徐世章先生的親屬捐獻給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宋 洮河石抄手硯
長23.5厘米 寬15.5厘米 高3.7厘米
說明:硯作長方形抄手式,石質細潤,呈黃綠色,硯面隱現圈狀木紋,造型端莊,具有典型的宋代特征。硯背刻有鄭孝胥銘:“北宋洮河產研。孝胥”,歷史、藝術價值極高。
來源:天津博物館藏
明 顧從義摹刻石鼓文硯
說明:此硯石質蒼黑純凈,石鼓形。直徑18厘米,厚10厘米。硯面開月牙形水池及弧形硯堂,水池之上有“內府之寶”方印,印兩側各一篇顧從義摹刻的“石鼓文”。硯底中部縱開長方形凹面,內書“石鼓”、“子子孫孫用之永保”、“東海顧從義摹勒上石”,凹面兩側亦分刻兩篇“石鼓文”,凹面之上刻有朱善旂題銘,表明他于道光辛丑(1841)年重資從曹紹橚處購得此硯并珍藏。硯體一周摹刻六篇“石鼓文”。整硯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硯盒制造亦考究,紫檀木質,形狀亦仿石鼓。盒蓋一周雕刻花卉紋飾,中間鑲嵌白玉螭紋裝飾。盒身一周刻程瑤田《石鼓硯記》及孫效曾題詩。
來源:天津博物館藏
清 高兆銘赤壁圖端硯
長27.2厘米 寬21.6厘米 高4.5厘米
說明:硯作隨形,為老坑石,依石材自然形式,就石皮的凹凸態勢琢成赤壁圖,硯面中間作硯堂,四周環刻高山流水。硯首正中處鐫篆書“高風千古”四字。硯背雕有赤壁泛舟圖,并刻有楷書銘文:“個是蘇公赤壁,千古英雄陳跡。聊供幾案臥游,珍重端溪片石。”落款“固齋高兆”。隸書銘文:“守其靜也如仁,而動則惟水。擴其動也如知,而靜則惟山。得仁知之樂者,善其用于山水之間。壬辰長至,吳秉鈞銘。”銘文旁陰刻篆文印“山陰吳氏珍玩”。下鐫“琰”、“青”二印。印旁刻“庚申(1920年)冬季歸于退耕堂。”退耕堂為民國總統徐世昌齋名。該硯是其珍藏硯臺名品。
來源:天津博物館藏
陳端友制蘑菇澄泥硯
年代:中華民國
尺寸:長13.4cm 寬10.1cm 厚2.8cm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硯文化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