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高世名:藝術教育如何扎根中國大地
時間:1970-01-01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51 分享:
高世名,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其研究領域涵蓋當代藝術、社會思想以及策展實踐。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綱舉目張地提出“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對藝術教育界來說,總書記的這一論斷與他在2014年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一脈相承、緊密相連。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座談會講話中,對社會主義文藝觀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闡發,其中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總書記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中國大地,直面當下中國人的生存現實,深入時代現場,融入人民生活,“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藝術教育如何扎根中國大地?如何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理念?這是藝術教育界最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中國文藝界一直有“采風”的傳統,倡導藝術家們走出畫室,深入社會、體驗生活。“采風”傳統最早可以上溯至《詩經》時代,《詩經》里的“國風”就是通過“采國風”即收集各地民間歌謠而成。《漢書·藝文志》中講:“《書》曰:‘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可知古代采風,是為了觀風俗、知民情,以正為政之得失,是執政者了解世情、感通民心的重要方式。
在二十世紀,古老的“采風”傳統在中國革命的歷史洪爐中轉化成為革命文藝的重要支撐。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中說:“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因此,“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在毛主席這一思想的指引下,“采風”進一步成為文藝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的行動,一代革命藝術家們“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去描寫現實”,創作出了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1950年,師生下鄉寫生,左起龐薰琹、江豐、凌環如、林風眠、關良、蘇天賜
20世紀60年代,美院師生下鄉體驗生活,后排左三為潘天壽
接續延安文藝傳統,新中國成立后幾乎所有藝術院校都在教學體系中設置了“下鄉采風”課程。藝術學子們一年一度,離開學校奔赴田野,到火熱的生活中、到人民群眾中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學會用新社會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去觀察生活、理解社會、表現人民。“下鄉采風”成為藝術學生貼近現實、體驗生活的重要途徑。
唐詩之路——天臺山寒巖洞
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總書記對人民的理解體現了對人性的深刻洞見,從這樣的人民觀出發,藝術所要表現的生活就不只是外在的現實表象,而是我們真切地卷入其中的有切膚之痛的身心經驗。要想真正建立起生活的經驗,就必須引導青年學子們學會用身體丈量歷史,用生命感觸世界;將自我充分投入到生活的現場、現實的深處,在當代人的生活現實中樹立藝術教育的社會關懷,將個人創作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相連,以人民之心養護藝術之根。近年來,我提出“以鄉土為學院”,希望真正落實總書記“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理念,在鄉土文化和社會進程中去感通人民之心。一方面,改造美術學院下鄉采風的傳統,通過田野工作開展“社會素描”,把下鄉采風深化為有方法、成系統的現實行動,推進藝術的社會感知與社會參與。另一方面,在城、鄉、市、鎮設立星羅棋布的“鄉土學院”研學基地,形成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社會網絡。其目的是把中國社會發展的“最前線”作為藝術人才培養和藝術家自我實現的大現場,繼而打通學科的知識、社會的知識和生活的知識。扎根中國大地的藝術教育,并不只是“藝術下鄉”、“設計扶貧”或當代藝術所謂的“社會參與”,甚至也不只是狹義上的“社會美育”,而是一個藝術教育與鄉土社會雙向塑造、互相成就的過程。在此,我更強調“從鄉土中學習、在鄉土中學習”。作為藝術教育者,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從吾土吾民的真實生活出發,去實踐一種與學科體系全然不同的自我教育、自我生產的社會系統?這就需要我們從鄉土社會中去體驗、去學習另一種言說與創造的方式,另一種對待事物的態度,另一種交往倫理,另一種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這是使藝術回歸到真實生活世界的途徑,也是藝術學院突破“學術工業”的知識生產和西方藝術建制的途徑,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教育自主建設的途徑。
“小涼山彝族風尚”——《舞動的甘莫阿妞》系列服飾 吳碧波設計
設計下鄉,設計助力鄉村精準扶貧
藝術院校的學生往往比較關注自我,注重個性的表達,對此我們要引導他們在社會大現場中打開胸襟,用鄉土新經驗貫通群我。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就是要培養青年學生對中國社會的感知力和認同感,提升他們的社會關懷與家國情懷;也就是要培養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藝術理想,開展深度參與社會進程的藝術教育。以鄉土學院網絡建構起感知社會、參與社會的毛細血管,師生們“下鄉”就不再是簡單的寫生采風,不再只是換個對象,而是以扎根社會的深度和廣度,對當代社會生活進行全景式感知和顯微式剖析。在學生四年培養的全過程中,分年級設定鄉土實踐教學目標:大一是價值觀和問題意識的培養;大二是技藝與方法的訓練;大三是藝術語言的綜合運用;大四是創新成果的形成。根據分年級的培養目標,低年級聚焦價值觀教育,著重于社會感的養成和問題意識的喚起;高年級結合社會美育、鄉村振興、教育幫扶等具體項目開展社會實踐,并強化社會實踐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嵌合關系,形成課程設計上的系統性和貫通性。設計藝術學院女書“三朝秀”品牌作品
設計藝術學院師生赴貴州省三都縣水族自治縣進行水書文化傳播實踐——“尋粹”
在鄉土學院研學,學生們需要深入村鎮社區的現實肌理,深入鄉土生活的日常場景,深入生產建設第一線。他們通過實地講解、考察調研、口述史深訪等各種形式,以“一生一本”為載體完成在地研究;通過項目任務、現場作業、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提煉當地的傳統工藝、地方知識、民間記憶,擴充多樣化的藝術知識。力求做到五育融合、身心發動,用鮮活的經驗磨練感受力,用生活的常情常理提升判斷力,用生活的真實加深表現力,用豐富的生活百態打開想象力,用民間的智慧激發創造力。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有一些真實而獨特的知識,那是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感、經驗和思想意識,體現著中國人民的創造力與生活智慧。這些年,我所在的中國美術學院以強烈的現實情懷和主體意識,率先建立了民藝博物館,創辦了全國首家手工藝術學院,致力于傳統手工藝和器物美學的復活、本土空間的營造以及鄉土文化的重建,旨在復興中國人本土的生活方式和藝術經驗,建構一種符合人民當代生活需求的生機勃勃的“新鄉土”。
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中國美院的師生們以鄉土為學院,以形形色色的藝術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鄉土社會的實地考察。他們走進大地田野,從百姓故事出發,搜集民間的奇聞異志;從鄉間風俗出發,描繪各地的風土人情;從日常勞作出發,體驗社會生產關系;從建筑形態出發,描繪城鄉場所精神。他們尋找、挖掘鄉土故事與人民記憶,呈現中國民間社會的日常生活,持續地梳理中國鄉土社會的變遷,構造“鄉土中國”的社會檔案。打造「最前線」藝術創作實踐,創造與人民血肉相連、感同身受的藝術
以“繪兵紀”為主題,為2000余名抗戰老兵造像
十年來,中國美術學院在全國各地的城鄉村鎮建立起120余個鄉土研習基地,先后有8萬人次奔赴全國28個省區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美院師生們以藝術勞作參與鄉土重建,以社會美育滋養個體心性,形成了心靈塑造與專業精進的同構。2011年,800名國美師生以“八八戰略”為主題,深入浙江省發展建設“最前線”開展調研與創作,紀念建黨九十周年。2015年,學院以“繪兵紀”為主題,為2000余名抗戰老兵造像,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2019年,以“五水共治”為主題,1500名師生奔赴浙江八大水系,繪制風景、肖像、治水事跡等作品千余幅,見證和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學生深度參與完成全國城市美學、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服務項目536項;獲省級以上各類采風創作和城鄉規劃設計類獎項400余項。國美學子自主發起的“千村千生”計劃堅持十余年,被評為全國百佳志愿服務項目。
“千村千生”基層服務項目獲評中宣部“四個100”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以“五水共治”為主題,1500名師生繪制風景、肖像、治水事跡等作品千余幅以鄉土為學院,中國美院師生團隊以持續的實踐熱情、優質的藝術與設計資源,深度對接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和美麗中國建設,發掘出“城鄉片段”、“存量建筑”、“鄉土修復”等藝術新命題,形成了“自然建造”、“生態織造”等設計新方法,總結出“山水城鄉”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維聯動的發展新模式。通過這些新命題、新方法和新模式,我們正在逐漸建立起一種扎根中國大地的現實路徑,去培養鄉土活化的情感和基礎,去重建特征鮮明、活潑生動的鄉土生活,去創造一種與人民血肉相連、感同身受的藝術和教育——這種藝術是大寫的藝術,這種教育所塑造的是大寫的人。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