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振興傳統工藝”寫入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2017年,“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納入《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同年,《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正式出臺。傳統工藝的品種、技藝得以不斷發掘、保護與傳承,文化內涵融入生產、生活、教育等層面。可以說,傳統工藝具有生態智慧、藝術審美等人文價值,其振興需進一步融入當代生活。政策機制、文化基礎、當代生活由此構成了傳統工藝振興的內生動能。
一、傳統工藝的資源稟賦
1997年,我國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第二條對“傳統工藝美術”作出如下界定:傳統工藝美術,是指百年以上,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手工藝品種和技藝。日本在1973年頒布的《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第二條為“傳統工藝品”的認定列出五個具體指定條件:(1)主要應用于日常生活;(2)主要制造過程為手工制作;(3)依靠傳統技術或技法制造的物品;(4)使用傳統原材料為主要原材料制造的物品;(5)在一定區域內有為數不少的從業者進行或參與此款制造工作。可見,中日兩國在傳統工藝界定中都對其傳統文化資源載體作出認定。
傳統工藝的資源稟賦包括傳統工藝思想及其影響下的生活方式、審美習慣和生活品質等。傳統工藝的創造者作為社會歷史主體,參與創造了傳統社會的生活史、文明史。他們所秉持的認識世界的宇宙觀、自然觀以及造物思想觀,構成了傳統工藝的思想基礎。這些工藝思想或集中見于中國古代專門的設計文獻(如《考工記》《天工開物》等),或散見于先秦諸子、史書、詩詞歌賦乃至文人筆記中,其內容涉及:工藝的功能、材料、工具、工法、工序,以及色彩、結構、造型、品鑒,甚至工藝造物活動的管理等方面。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觀,如儒家、墨家以及道家的造物思想,都體現了傳統工藝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比如,“天時、地氣、材美、工巧”的工藝造物原則,體現了人文觀、生態觀與審美觀的統一。如果將傳統生活方式置于傳統工藝思想、文化的語境中進行審視,就會發現,傳統工藝思想文化與東方倫理型生活方式存在著一種共生關系,兩者是互動同構的。做好中華傳統工藝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對東方倫理型生活方式建構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工藝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傳統工藝受“天人合一”觀念影響,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形成了“巧師造化”的工藝美學觀。同時,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工藝品內容和形式、功能和裝飾相統一,形成了“文質彬彬”的工藝美學觀。如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里明確提出“巧法造化,質則人身,文象陰陽”的“三法”,核心思想在于“巧法造化”,而“質則人身”和“文象陰陽”則是“巧法造化”的具體化。由此,不僅強調了紋飾應遵循取法天地萬象的原則,而且指出紋飾應與胎質相符合,與“文質彬彬”的美學觀亦有聯系。又如《考工記》等工藝文獻,強調工藝制作中陰陽協調、剛柔相濟的方法。根據這樣的工藝原則加工出來的器物,就會呈現出一種自然質樸的審美效果。在工藝發展史上,除與禮制關系密切的器物之外,大量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物多具有順應自然的美學風格,在園林、日用品中都有體現,在后世的工藝文獻中也有反映。如明代沈春澤在《長物志》序中指出,器物的美學特征應該是“幾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貴其精而便、簡而裁、巧而自然也”。《閑情偶寄》則總結了宅舍裝修基本的設計原則:“總其大綱,則有二語: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長物”與“閑情”,無不在培育和提升生活品質,在工藝的實用與審美上保持動態的平衡。一方面滿足人們物質層面、感官層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滿足和培育人們精神層面、理念層面的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美好生活也從物質層面進一步轉向精神層面,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傳統工藝的資源稟賦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因子。
二、傳統工藝的文化傳承
傳統工藝是一支活態文脈。古已有之的技藝分類、技藝傳承方式及文化傳承的活態性等,都彰顯了生產生活的實用價值和人文藝術價值。
(一)技藝分類的延續性
有周一代,《考工記》中就記載了“百工之事”,分木工、金工、皮革工、設色工、刮磨工、摶埴工等。隋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置少府監,左尚、右尚、內尚、司織、司染、鎧甲、弓弩、掌冶等署都隸屬于它。唐初廢,太宗貞觀元年(627)復置,掌百工技巧之作。金朝,少府監掌邦國百工營造之事,設有尚方、圖畫、裁造、文繡、織染、文思等署。尚方署掌造金銀器物、亭帳、車輿、床榻、簾席、鞍轡、傘扇及裝釘之事;圖畫署掌圖畫縷金匠……以織染署為例,它掌織纴、色染諸供御及宮中錦綺幣帛紗縠,其下有二十多個作,每作下面又有不同的小項。如織纴之作有布、絹、綾、羅、錦、綺、絢、褐等項;組綬之作,有組、綬、絳、繩、纓等項。宋代,工巧之事多歸文思院管轄。自北宋始即分為文思院上界和文思院下界,上界造作金、銀、珠、玉,下界造作銅、鐵、竹、木、雜料。中國古代是按工藝生產特性以及材料來建立分類體系的,這一方式、方法甚至一直影響至今。按照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擬定的分類方案,中國的傳統工藝可分為工具器械制作、農畜礦產品加工、雕塑、營造、織染繡及服飾制作、陶瓷燒造、金屬采冶和加工、編織扎制、髹飾、家具制作、造紙、印刷、剪刻印繪、特種工藝及其他十四大類。大類之下有門類、門類之下有種類,如此構成三級分類體系。例如,工具器械制作大類之下,又分工具、農具、機具、儀表、車輛、船只、樂器等門類;工具門類之下又分斧、鑿、鋸、鉆、繩墨等種類。這些劃分類別,就是按照工藝特性來劃分的。
(二)技藝傳承方式的穩定性
在前現代中國社會,傳統工藝的傳承方式主要受手工業的業態影響。手工業中占主導地位經營形態一直是官營手工業,它的生產主一方面要滿足流通、國防以及公共事業需要,另一方面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的生產。周代形成的工商食官制度,使從業者具備兩個身份,既是身懷技藝的從業者同時也是行業的管理者,由政府供養,稱為“百工”。在官辦手工業當中,官署工匠有匠級制度,制度規定從業者不能從事其他行業,而且匠人所擁有的技藝是世代傳承的。私營手工業當中的匠人,通常情況下也通過家族傳承。宗族集團一方面可以使內部的成員相互保護以對抗外族,另一方面又在文化、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上形成一定淵源。因此,無論是官營手工業還是私營手工業當中的手工業匠人,其生產方式、生產技藝能夠導向世代傳承。換言之,家族內部長期以來所積累的手工藝的知識技能,不能流傳到別的宗族家族當中,這樣做是要確保自身群體或集團的競爭優勢。在傳統工藝中,女紅打破了“傳男不傳女”規約的技術。在家庭手工業作坊當中,類似于女紅這樣的傳統技藝往往是母傳女,亦是世代相傳。除了世代相傳這樣一種傳統形式外,也有拜師學藝的傳承形式。師徒制大概出現在宋代,也是傳統工藝技藝傳承的重要方式。
行會作為一種民間團體,具有民間自發組織而且有一定規約,即規章制度和組織形式。廣大從業者出于共同的目的或者協調復雜利益關系的需要,自發成立或者加入手工業行會。為了避免行內激烈競爭,需要對手工業的店鋪、規模、從業人數做出限定。明清時期,行業行會的傳承,主要是靠學徒制,這種傳承制度相比較家庭傳承制度來講,更為專業化和具體化,也擴大了手工業的傳播范圍,促進了經驗的傳播與技藝的更新。手工業行會對收徒拜師的規定也非常嚴格,各個行會規定本行業的收徒人數、學習時間,甚至有繳費數額。這種種規定的意義,就在于限定行會內部某一店面的規格,形成各個店面規格相等的局面,基本上防止了行業壟斷局面的形成,保證了行會行業持續平衡地發展。
(三)文化傳承的活態性
通過上述技藝傳承方式不難看出,除了造物史上的文獻資料之外,傳統工藝傳承的活態性往往包含了相當一部分隱性知識。師徒、父子、母女等關系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使得技藝傳承表現為直觀的“上手”狀態,經過代代傳承,使得傳統工藝在一個不曾中斷的文明體系中得以最大限度地活態保存。傳統工藝從業者大多沒有受過精英教育,不具備文字記錄和傳授的能力,工藝的傳承大多通過語言這一古老樸素的方式得以實現。世代親友鄰里相授,口耳相傳中形成了一整套技藝經驗、規律。他們對工藝生產各個環節的關鍵要領進行提煉升華,使之成為本行業藝人的學習法則、從藝方法和創作圭臬,并用民間文體的形式記錄下來,最終形成了行業流傳的“一定之規”。這種活態傳承的載體有口語、文字、事象等,這種最直觀最樸素的方式,十分方便、靈活、自由、單純,具有可再造、可重復、可比較的操作性特征,專業性、表演性、技術性突出,為民眾所廣為流傳和應用。活態傳承中口傳與心授相得益彰,將工藝知識深深“嵌入”代代傳承過程。這種活態傳承方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譬如,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人物肖像繪畫的口訣:“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傳統工藝的活態傳承還是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鮮活地傳續著民眾的審美觀念、道德倫理、生活智慧、價值取向等文化集合的內容。這種家族式或師徒式傳承方式的活態性被證明是傳統工藝傳承的內在動力。除了“人”的因素之外,工藝文化傳承的活態性還呈現出地域性、民族性、生產生活性等特征,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傳統工藝傳承的文化生態。近年來,政府和學界提出的建立傳承人制度、生產性保護、構建多元傳承方式,也基于工藝文化傳承的活態性。
三、傳統工藝的再生優勢
傳統工藝的再生,優勢在于技藝傳承、生活需要、發展潛質等方面。
傳統工藝植根于廣大民眾的生活習俗、風土人情之中,是一種活化的文化元素,也是一種獨特的歷史記憶,為現代社會、當代社會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視角。比如,傳統工藝思想中“順應自然”“依正不二”的生態觀,為現代化生產、生活方式提供了借鑒。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發展,重塑文化自信成為包括設計在內的各文化領域必須承擔的重要責任,在設計領域體現為接續中國本土設計傳統,有助于發展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和設計思想。就生活需要和發展潛質而言,傳統工藝可以為文化產業提供重要內容。從歷史層面看,傳統工藝對國計民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同地域所展現出的不同的工藝文化,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民眾共同的生活記憶以及獨特的價值,可以與現代設計文化元素結合,與現代文化產業接軌,重新煥發光彩。以傳統工藝振興為內容的文化產業,還可與鄉村振興的時代任務緊密結合,傳統工藝振興能夠反哺當下生產與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來說,曾經在歷史上為國計民生做出重要貢獻的工藝文化,可以一種“潤物無聲”的力量融入民眾生活中。從國際經驗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美國出現了以女性手工技藝產品為主的“Etsy網絡商城”,被稱作是“手藝人的ebay”。“Etsy網絡商城”的手藝產品交易額每月都達近一億美元,絕大部分賣主是女性,這些女性從事的手藝勞作大部分是業余所為。與中國古代從事女紅的女性一樣,她們一邊照顧家庭、孩子,一邊制作個性手工藝品補貼家用,其年齡大多在30至40歲,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在這個商城上,來自全球各地的購買者都能看到女性手藝從事者的店面和工作過程,顧客可以下單進行交易。與中國傳統女性手藝產業活動所不同的是,“Etsy網絡商城”體現的是一種現代文化創意產業,一方面它體現手藝制作的樂趣、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也彰顯著這些女性對于家庭、愛等倫理的理解。再有,由于經濟效益的可觀,一些女性接到更多訂單的同時,不得不抽出更多時間進行手藝勞作,往往把家庭事務推向一邊。但是從更為積極的角度來看,“Etsy網絡商城”的文化創意產業把女性創作的手工藝推向了前臺,把人們從一種歧視性的視角拉了出來,使女性的手藝創作也可以成為文化創意性產業。在日本,進入2000年以后,在服飾和生活用具方面開始進入“私人訂制”時代,個性化風格得到尊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中小企業將傳統工藝品與現代設計積極融合,聯合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現代設計師,不斷推出工藝創意產業品牌(如山形縣的“山形鑄件”“山形工房”)。日本政府鼓勵設計界與工藝界密切合作,在尊重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的基礎上,對傳統工藝品進行當代設計轉化,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拓展知名度,進行品牌建設。由此,工藝生產領域便取得兩個效果:第一,傳統工藝得到當代性轉化,重新回歸生活本質,使傳統工藝品更新為當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第二,設計界與工藝界結合,兩個領域的人士的跨界合作,使得文化創意產業在內容上有著無限的發展潛質。由于工藝文化是一個綜合了生產、生活、藝術審美的活態文化體系,有助于結合新時代的社會環境、國家政策規劃指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路徑,解決時代賦予我們的文化與經濟命題。
四、傳統工藝的振興價值
要葆有傳統工藝文化的文脈完整性和歷史延續性,必須實現傳統工藝的當代性轉換,這也是傳統工藝的振興的價值之一。傳統工藝的振興要求我們熟稔當代科技和藝術轉換形式,不斷開創工藝行業發展新局面。如山東地區“木版年畫再造與旅游產品、禮品、飾品的開發利用”項目,將楊家埠木版年畫傳統題材與陶瓷燒造、琺瑯填彩、青銅鑄造技藝相結合,賦予現代創新理念,開發出系列旅游紀念品、禮品和家居裝飾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又如“魯西南泡桐木系列產品開發與當地經濟發展”項目,也成功地結合傳統魯西南泡桐木材和現代設計與工藝,開發出桐木家居、辦公用品等產品。一些擁有傳統工藝的村落,近年來在大力發展工藝文化產業的同時,開拓文化空間,提升文化服務,其文化產品日趨走向多元化,與工藝的傳承和保護形成良性循環。比如,以風箏、年畫聞名的山東濰坊地區楊家埠村,以民族手工藝品而聞名遐邇的云南鶴慶縣新華村,擁有千年文化底蘊的天津楊柳青鎮等,目前都成為當地旅游業發展重鎮。
振興傳統工藝,進一步厘清傳統工藝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聯系,有助于促進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擴大,進而培育新興文化產業。那些在工藝產業資源開發、產品創新、生產組織形式、市場、收益方面走在前列的工藝行業項目,往往對保護與傳承問題解決得更好,實現了振興價值。從國際經驗來看,日本于2017年成立了手工藝品生產中心協會,并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保持手工藝品生產地區,通過吸引消費者參觀和體驗工藝品生產場所,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生產者與消費者情感的“同頻共振”。這種“手工藝+旅游”的模式同時催生出新興的文化產業內容。除此之外,傳統工藝產品從內涵、形式、技藝、材質等各個方面都喚起普通民眾的情感記憶,符合現代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可見,傳統工藝不用擔心“曲高和寡”,既可以開發為高檔手工產品,也可“飛入尋常百姓家”。傳統工藝作為傳統文化與日用的結合體,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媒介,也是文化對話的一種方式和載體。
傳統工藝的振興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歷史上,傳統工藝類別繁多,涌現出許多能工巧匠,他們在工藝造物的偉大實踐中塑造和傳承了工匠精神。古代工匠中所追求的“精雕細琢”“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精神成為當代工匠精神的源泉。“中國制造”不能停留于粗放發展層面,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呼喚大國工匠,我們要以工藝振興為契機,傳承古代匠人精神,培育當代工匠精神,掌握頂尖工藝,攀登全球技術之巔。
五、傳統工藝要回歸生活
傳統工藝振興的目的不是復古,而是保護傳統工藝的種子。傳承技藝文化,融入生活美學,要回歸工藝造物的生活價值;傳承飲食之美,器具之美,技藝之美,造物之美,要回歸具有中華民族特質的生活文化。
傳統工藝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勞動密切相關。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點。以編織扎制為例,在中國北方,柳編工藝就較為發達,而在南方,則多以竹編為盛。就金屬工藝來說,漢族地區則以鐵匠工具、焊接工藝、金屬拉絲、鑄鐵、鍛鐵以及制銅等為常見,而少數民族地區則多以金銀器裝飾、日用制作為主。中國的燒造工藝源遠流長,但在歷時性傳承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點和品類,白酒、米酒、老酒、黃酒、醋等業已成為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料。染織技藝則更能代表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特點,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就已出現了提花設備;漢代,人們就已能夠織出羅、紗以及富有復雜圖案的錦;染色技藝出現的也較早,周代即出現了專司染色的官職;苗族的蠟染技藝更是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其蠟染技藝影響了西南地區布依族、侗族、彝族、瑤族甚至海南的黎族,各民族的蠟染技藝在傳承的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等等。因此,傳承技藝傳統,要回歸生活美學,回歸生活價值,回歸具有中華民族特質的生活文化。
傳統工藝服務生活日用,服務國計民生。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要求處在工藝文化產業層面的從業者轉換思維模式,即文化服務要富含新價值,這種新的價值還要轉化為工藝文化產業內涵的一部分,以對應于民眾當代生活中新的生活品質、審美追求。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在現代化大潮的影響下,民眾的日常消費行為在發生改變,人們對工藝的實用性層面需求有所降低,審美需求不斷提高,富含藝術性或創意設計的產品有廣闊市場。對于工藝文化產業而言,要引領和培養民眾建立起健康、時尚的審美習慣,更要在文化產品的打造上思考精神消費的需求增長點。
工藝文化產業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緊密聯系。比如,我國是印染織繡的“原鄉”,人們可以通過新的科學技術手段,改良和研發原有材質,并在“漢服唐裝”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審美元素,加強時尚設計。幅員遼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豐富的燒造技藝、食品加工技藝,打造出一系列“舌尖上的中國”的品牌,其衍生的領域還可以擴大至食器、空間設計、服務品質及方式等,中華文化的“大傳統”與地域文化的“小傳統”,都可以成為人文美學元素注入其中。在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傳統村落的保護已成為日益重要的研究課題,古人的營造技藝以及空間規劃設計是可資借鑒的文化財富。以之為基礎,結合現代生態環保理念,增強人文關懷意識,有助于打造新型的宜居社區。此外,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逐漸認識到休閑型、慢節奏的生活品位的重要性,染織刺繡、金屬工藝、編織扎制、髹漆、造紙、印刷和裝幀、制筆、制墨、顏料制備以及其他傳統工藝,都可融入高品質的現代設計元素,使消費行為成為一種藝術享受過程,提高人們的幸福生活指數。
總之,傳統工藝是一個歷史、現實與未來的集合體,關乎人的本質創造力。唯有以當代生活為目標,傳統工藝才能真正走入人的內心,體現出歷史價值和現代價值,而不僅是走進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進程中的化石。我們既要從工藝的造物觀念、技藝等角度審視歷史,又要立足當下、立足生活,促進工藝的傳承發展。關注傳統工藝的傳承方式、生產方式與創新方式的意義,重新審視其文化價值,將進一步激發內生動能,服務發展當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