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基于文化遺產保護下的在地民族建筑傳承與人居環境建設
文/林海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接粵港澳,西聯云貴川,背靠湘贛,面向東盟,處于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關鍵節點上。這里不僅擁有獨特而燦爛的多民族藝術文化遺產,而且在省際、跨境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因復雜的地緣關系塑成了豐富而濃厚的文化交融語境。近年來,廣西在藝術教育、文化遺產保護、民族建筑傳承、人居環境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鮮活印證了以文化遺產保護為基礎的在地民族建筑傳承與人居環境建設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作為具有豐厚民族文化資源優勢的廣西,如何更好地加強對本土民族文化的發掘、整理、保護與研究,以構建起人居環境設計研究與創作實踐體系,以及具有西南、華南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場域”已成為新時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要求我們具備研究與實踐的雙重視角,一是“文化學”視角,把民族建筑傳承與人居環境建設放諸歷史人文的維度探究審視,通過對其民族文化構成的追溯,為保護與傳承尋根鑄魂;二是 “新工科”視角,把科技前沿、大數據、信息技術等新方法與文化遺產保護、民族建筑傳承、人居環境建設結合起來,打造工程與藝術相融合、理論與實踐相并重的人居環境設計類專業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最終建構基于人居環境及相關產業為導向的工藝融合專業集群。
(一)廣西地方性文化遺產保護
廣西的地方性文化遺產保護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相繼啟動傳統稀有劇種劇目搶救性保護記錄工程試點工作,重點推進“壯族文化(百色)生態保護區”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積極推進自治區級侗族文化(三江)、苗族文化(融水)、瑤族文化(金秀)和桂派戲曲曲藝文化(桂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和中越邊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惠民富民示范帶建設,2014年以來,廣西共建設了19個非遺傳承基地,多項遺產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7月15日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9處世界遺產,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實績突出,完成寧明花山巖畫本體三期、興安靈渠秦堤防滲加固、富川瑤族自治縣馬殷廟等一批國家、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工程。實施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巖遺址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合浦漢墓群等大遺址保護工程。
(1)在保護文化遺產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
廣西“十三五”規劃,將文化+產業“雙特色”融合發展作為文化總體規劃布局的重要一環,明確提出要“建設北部灣特色文化產業圈、西江特色文化產業帶、左右江革命老區特色文化產業帶,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示范縣和特色文化城鎮、街區、村屯建設,樹立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地一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格局。”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我們通過鄉村振興規劃與非遺技藝產業接軌,在建設智慧人居環境的同時,重視挖掘和保護文化遺產,對廣西現有文物分布進行了考察。基于這些研究,開展了“羅坡村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圖1)”“貴州銅關侗族大歌生態博物館研究中心設計 (圖2)”“姑遼村文化產業‘雙創’扶持計劃(圖3)”等一系列實踐項目。”
圖 1 羅坡村美麗鄉村規劃設計
以南寧缸瓦窯藝術村的改造設計為例。該村位于邕江畔,村落沿江排布,整體隨形就勢。歷史上缸瓦手工業盛極一時,文化遺跡數量較多。2015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缸瓦窯村列入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2017年,進行了景觀規劃設計改造工作。我們本著保護當地的文化原生性的原則,努力喚醒缸瓦窯村沉睡的文化記憶,并為其現代轉型發展注入生機活力,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圖 2 銅關侗族大歌生態博物館研究中心設計
首先,重塑景觀特征。在尊重村落原生規劃格局基礎上,保護傳統建筑,延續缸瓦窯、缸瓦屋、香火龍、紅色文化、民族民俗等特色設計,保護現有古樹和獨特紅色文化——革命烈士林景云故居,以留住鄉愁記憶。在新建筑設計中,延續村落肌理,建筑樣式,鄉土材料,通過現代設計手法重新演繹。造型及結構上以簡潔、利落的線條,開闊、留白的空間視覺設計為主,滿足藝術家、藝術行業相關從業者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等實際功能需求(圖4)。
圖 3 姑遼村文化產業“雙創”扶持計劃
第二,調整與恢復自然空間。在景觀設計中,結合缸瓦窯村原有的場地自然特點與空間特征,構建“一軸、一帶、四片區”景觀空間結構(圖5),并進行針對性地采取去污治理、生態修復、生態保育等措施,使“文”“人”“居”相互融合。
圖 4 缸瓦窯藝術村建筑概念圖
第三,因地制宜置入產業,立足于缸瓦窯村的手工業歷史,定位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通過置入新興手工藝產業,多媒體藝術工作室,藝術家工作室等內容,將缸瓦窯村打造成一個以藝術生產創作為主體,以傳承發展廣西特色手工藝文化為目的的文化創意基地;一個致力于整合跨界資源,結合發展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還原古埠繁盛面貌的旅游休閑村。通過恢復其自我“造血功能”,令缸瓦窯村再次煥發活力。
圖 5 “一軸、一帶、四片區”
(2)培養文化遺產傳承人才
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通過“傳承人”的保育及相關產業的振興,從而實現“活態傳承”。通過持續開展非遺培訓班、主持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建設廣西藝術學院駐百色傳統工藝工作站等人才培養項目,帶動社會對于文化遺產的關注,提升高校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能力,帶動精準扶貧,活化新農村建設,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從2017年至今,我們開展了8期“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項目”(圖6)、廣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廣西藝術學院站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廣西少數民族紋樣藝術創新人才培養”等項目。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針對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了大量的田野調查,通過培育非遺傳承人的傳統手藝與文旅產業相融合,達到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
圖 6 非遺班學員作品
(二)地域文化與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
受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雙重影響,地域文化呈現出多樣化和差異性。在這一語境下,傳承與發展地域文化,應當充分秉持“尊重自然、發揚傳統、理性傳承”的原則。對于承載歷史記憶的環境元素,應當挖掘其中與時代相符的部分進行再設計,使其符合當代設計文化的場域,凸顯實用性。同時,也應在整體環境設計中巧妙融入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使之積淀審美的形式成因、彰顯深邃的歷史感,更有情懷,更具韻味。
從這個意義上講,廣西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要堅持因地制宜和有的放矢相結合,整體戰略和靈活多樣相結合,堅持文化旅游和文化產業相結合,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珠玉合璧,使少數民族地域文化在“創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創新”,通過“見人、見物、見生活”,更好服務于廣西現代化建設。
圖 7 國家藝術基金“廣西少數民族紋樣藝術創新設計青年人才培養”
(一)傳統建筑技藝傳承人培育
傳統建筑、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應該貫穿在研究和教學兩個方面。如我校承辦2017-2020的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重大文化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2016年陶雄軍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美麗壯鄉”民居建筑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項目;2017年陳建國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廣西鄉土景觀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項目;2018年本人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廣西少數民族紋樣藝術(蠟染、織錦、銀)創新設計青年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江波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廣西與東南亞民族建筑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等,均是基于在地文化遺產保護,廣西特色建筑文化保護。
以2020年“廣西少數民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傳承與創新實踐(圖8)”研修班為例。該班學員多數是來自廣西各地的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包括自治區級、市級以及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年齡跨度較大,年紀最長的有五十多歲,年紀最輕的有二十多歲。當中大部分學員是傳統木構建筑的掌墨師,都有著多年的木工經驗。研修班以專家講座和集中討論的方式學習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廣西傳統民居的文化解析與傳承發展、廣西少數民族木構建筑技藝再造的類型與方法研究等科目。通過傳統技藝與新技術、新理念、新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木構技藝自我更新,更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增強產業生命力。
圖 8 廣西少數民族木構建筑傳承與創新設計研修班學員與作品
(二)結合本科教學的傳統建筑傳承
結合教學進行的傳統建筑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收獲了雙贏的成果。廣西容縣真武閣,自明萬歷元年至今完整留存,被譽為“天南杰構”,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成“四大名樓”。其特點是結構使用杠桿原理,采用不使用橫栱的偷心造斗拱形式聯系起梁柱體系,出檐深遠,結構穩定。真武閣是廣西珍貴的傳統建筑遺存的代表之一。我們完成了對樓閣整體的測繪,及每個木構件大樣的繪制。并結合了宋《營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對構件的用材尺寸,結構搭接關系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并重制了縮尺模型,最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又對“七檁歇山轉角周圍廊”構造進行了研究。上述兩件作品入選了2019年全國美展(圖9),對傳統建筑傳承起到了推廣作用。
圖 9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七檁歇山轉角周圍廊》與《真武閣》
(一)廣西人居環境設計的地域特色
莊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莊子認為,天地、四時、萬物都具有自身的內在美,這種美是不必言說的,人們需要遵循這樣的美。中國傳統山水表現的不是淺層的表象之美,而是表現天地共有的大美。畫家把自然萬物的本質、運行規律描繪在宣紙之上,把自然萬物延伸于畫面之內。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幅中國傳統山水畫所表現的就是一個微型的自然,一個微型的宇宙,它所表現出來的秩序感和大自然的秩序是一樣的。可以說,畫家作畫的過程就是在模仿大自然運行的過程,而畫家本人則在模仿大自然之中逐漸感悟自然,進而修身、悟道,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居環境設計也是在特定的空間之內造景,達到模仿大自然的秩序感和運作過程,與中國傳統山水畫異曲同工。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歷來有“因畫入園”的理念。中國文人寄情于山水,并將其融貫于園林的布局與造景之中,使得古典園林成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生活環境。因此,山水畫的審美內涵、布局手法、創作范式等對當下人居環境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與借鑒意義。受到山水畫中“天人合一”觀念的啟發,人們在人居環境設計過程中也在試圖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人居環境。在智慧人居環境范疇內,人和環境不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而是與傳統山水畫中所表現出的理念相契合——人是自然或環境的一部分。從古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到今日倡導“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鄉愁,其中均暗含了詩意棲居的理念,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思與向往。
在現代語境下,人居環境設計已不單單是要滿足人們宜居的環境美,而更要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追求。具體到廣西人居環境設計而言,要營造極具地域特色的符合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人居環境,首先即是要立足廣西文化場域,把握廣西獨特的人居環境特色。
第一,廣西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山水,既是壯鄉獨特的地理特征,又在源遠流長的藝術創作中孕育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
第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色。2008年國務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定位北部灣經濟區以海灣文化為核心,形成涵蓋自然遺產、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都市文化資源等特色文化資源和文化圈。北海市2010年獲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立了北海市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第三,廣西的少數民族村落文化遺產資源顯著。廣西自古以來便是多民族聚居區,這里民風淳樸,社會關系和諧穩定,有著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無論在民族傳統建筑、民族服飾、民族工藝、民族音樂等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還是在自然旅游資源方面,都體現了顯著的地域文化特征。第四,吸收和采納東盟國家文化元素。作為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廣西與東南亞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跨國文化交流日趨頻繁。
(二)鄉村振興與公園城市相向而行,成為城鄉融合發展新范式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廣大鄉村的發展路徑;“公園城市”建設是為后工業時代“積勞成疾”的城市提升所開出的“藥方”。二者的雖然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與文化背景,卻相輔相成,對立統一。它們相向而行,成為了未來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范式。
每座傳統村落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山水風光、氣候資源、歷史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與自然資源構成了傳統村落的完整面貌。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活化鄉村,不僅能讓村民收獲經濟利益,同時也能讓村民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中受到鄉土文化的熏陶和滋養,收獲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
“公園即城市、城市即公園”。未來的城市發展思路將是通過對城市中生態系統、游憩空間、資源配置進行優化整合,實現“城市公園化”的融合發展。著眼城鄉綠地系統的優化布局和公園體系的完善與建設,提高公園城市公共服務能力與人居生活品質,形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新時代城市景觀風貌。并進一步帶動城鄉關系的發展,提升城市第三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的轉型發展。公園城市的建設應該要有鄉村振興的田園情懷。
我國城市化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鄉二元結構對立仍然明顯。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建設,以回歸“人本”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公園城市理念下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在廣大的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休閑旅游中心、郊野公園等多類公園場景營造,滿足城鄉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使鄉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傳統文化遺產得以更好的挖掘與保護,同時也改變了鄉村空心化等問題,使更多的城市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圖 10 美麗鄉村建設•南寧市良慶區鄉村風貌提升項目
四、結 語
總的來說,當下做好廣西地方性文化遺產保護,首先要堅持文化旅游和文化產業相結合的道路。抓住文化旅游契機,積極實施文化產業路徑,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效益。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拓展對外傳播的輻射面,形成社會效應;提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藝術服務水平,將非遺發展成為文化體驗產品,吸引游客,最大限度地讓游客參與到文化遺產的傳承體驗之中。其次要將鄉村振興與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將地方性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布局中。以地方性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帶動新農村建設,以留住濃濃的鄉愁。
新農村的建設意味著新生活、新秩序的建立,在新農村發展規劃中的重要一環就是提倡智慧人居環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融合,將民族技藝在新型人居環境中活化起來,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使之形成一種新的民族生活方式。只有針對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大量的田野調查,才能深刻認識在地性文化產業與旅游相融合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文旅融合,才能讓傳承人通過手藝致富,才能從根本上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進文旅融合尤其要注重各地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發掘與呈現,其最終還是要通過建筑、環境空間來呈現當地的文化特色。通過新型人居環境的構建,通過基于大數據的人機信息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及各種策略來承載和表現當地的特色文化,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相關產業置于其中并成為新型智慧人居環境的一部分,從而達到文化與旅游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
在城鄉一體化格局中,踐行新發展理念,要基于在地文化遺產保護,對民族建筑文化有效傳承,科學建設人居環境。在變局中謀發展,在發展中總結經驗,為加快建設壯美八桂,提升壯鄉風貌探索新路徑、新舉措。針對當前文旅融合的迅猛發展,在教育教學中也要改變原來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推動在地文化遺產傳承背景下的人居環境專業群的構件和人才培養,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并在人居環境專業群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推行文化遺產學教育,包括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其在整體人居環境設計中的評價策略等,最終服務當下的人居環境產業集群。
投稿: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