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產業化發展的思考
一、傳統工藝美術在當代面臨的困境
我國傳統工藝美術是在農耕時代發展起來的,與傳統民俗活動、傳統建筑裝飾緊密聯系。明清以后,由于對外貿易的發展,工藝美術成為沿海地區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但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傳統工藝美術賴以生存的環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其面臨如下困境:
1.功能的減退。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生產,許多都與游神賽會、宗教民俗活動有關,比如花燈、剪紙、木偶、戲服等,有的則跟傳統建筑裝飾有關,如石雕、木雕、灰塑、磚雕、壁畫等。隨著城市化的到來,上述民俗活動減少或改變了形式,而大多數人住進了洋樓,導致上述工藝美術品種原有的酬神、娛樂、裝飾等功能減退。
2.審美的變遷。傳統工藝美術常見題材有佛道、龍鳳、傳說故事等,現代題材極少。許多作品造型粗獷,色彩大紅大綠,具有民間審美特點。當代人接受審美熏陶的渠道比較多,如書刊、影視、展覽等,較易受到國內外不同的美學觀念、審美作品的影響。至少,對年輕一代來說,傳統的審美趣味已經不是單一的選項。
3.效率的低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多以小作坊、工作室形式,以手工勞作為主,生產效率不高,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由于收入低、工作環境差等原因,傳統工藝美術行業難以吸引年輕一代從業。
二、當代生活方式對工藝美術的選擇
當代人對工藝品的需求,一是作為收藏、投資、送禮之用,屬于小眾消費;二是用于婚慶禮儀活動,主要是珠寶首飾等,其價值通常由材料的稀缺性決定;三是作為裝飾品,包括室內裝飾、陳列擺設等,其需求最為廣泛,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材料選擇。現代家居裝飾中,陶瓷、金屬、玻璃、塑料、木材、皮革、布料使用的比較多。例如,陶瓷方面用得最多的是瓷磚,還有餐茶具、陳設陶瓷等;金屬方面有門窗、樓梯、鏡框、座椅、臺案、壁掛、擺件等;玻璃制品這塊,有門窗、吊頂、燈飾、淋浴間、鏡屏、日用及陳設器物等;木材方面,有實木、人造木的家具及裝飾構件……
2.審美選擇。當代家居裝飾中比較流行的有新中式、仿歐式、自然田園式、混搭式等幾種。[①]整體看,當下的室內裝飾風格趨于多元化,用于裝飾、陳設的工藝品也相應地會發生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審美全球化日益明顯,并出現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②]
三、傳統工藝美術轉型發展方向
傳統工藝美術發展方向,主要是順應當代人居住環境、生活方式、審美趣味的變化,創新表現形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改變原來的生產方式,大膽使用新材料、新技術,節約勞動,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1.功能創新。首先是審美功能的創新。題材方面,不再局限于神佛、龍鳳等常見題材,應該納入現代人和事物,貼近時代生活;在造型上,不再單方面追求繁復、浮華的裝飾,適當考慮現代簡約、自然風格;在色彩上,不再一味追求濃墨重彩、金碧輝煌,多采用現代人喜歡的輕松、純凈的色系。其次是實用功能的創新。實用功能本來不是藝術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有部分工藝品是帶有實用功能的,通過實用功能的創新,能帶動工藝品的消費,擴大工藝美術的生存空間,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能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2.生產方式創新。要善于使用前沿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一是可以減少對人力的依賴,解決手工生產后繼乏人的問題;二是可以解決手工生產精密度不夠的問題;三是可以實現批量生產。實際上,眼下不少與工藝美術相關的企業,已經開始使電腦繪圖、數控機床加工、3D打印成形等生產技術。
3.新材料的應用。工藝品采用新材料的理由有兩方面:一是新材料通常都能帶來新的功能,比如納米材料除具有輕、小、硬等特點外,有的還帶有熒光的功能;稀土材料可以減少陶瓷釉的碎裂性,并使其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光澤。二是新材料往往更符合環保、節能的理念,能夠減少對人體的傷害,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①]賀雪寧:《我國當代流行室內設計風格淺談》,載《科技信息》2011年第21期,第332頁。
[②]徐曉婷:《試論設計產品的流行與審美——以旅游紀念品設計為例》,載《電影評介》,2008年14期,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