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榮林,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服裝學院校長。藝術設計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設計學會副會長。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多篇,設計作品入圍全國美術展覽,編寫的《品牌廣告設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曾獲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廣告藝術教育杰出貢獻人物、中國設計三十年貢獻獎、中國設計之星設計藝術大獎暨國家包裝設計獎海報設計金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和獎勵。 |
教育部在“傳統文科”基礎上提出“新文科”構想,給我國“大文科”的整體建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旨在培養超越現有專業局限與學科局限,專業素養高、學術能力精、綜合實力強、有創造視野的新人才,具有綜合性、跨學科、融通性等特征。新文科建設的改革步伐不僅是高等院校對新時代的積極回應,順應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學校自身深化文科學科改革,打造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和精課等內涵創新發展的驅動力。設計學科作為大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文科的設計體系中具有獨特優勢。
中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轉型,體現在社會、文化、科技、經濟等方面,而轉型的成功與否體現在價值系統的建立和更新。設計學科的轉型也是設計價值的轉型,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構建中國語境下設計學科的設計價值觀和設計系統尤為重要。
在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視角下,對標教育部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北京服裝學院發揮學校以藝為主、服裝引領、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將設計學科和工科、文科、商科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堅持傳承創新與融合發展并重,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并重,構建集藝術、科技、時尚、文化于一體的特色學科建設體系。北京服裝學院在藝術與科技、設計學科與工科方面進行多年探索,延伸出一批具有獨特創意的學科方向,例如有國家級“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面向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虛擬現實服裝設計”學科方向,設計學與材料學融合的智能可穿戴設計方向,面向時尚產業“藝商融合”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方向等。
2014年APEC領導人及夫人禮服設計
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北服具備的藝、工、文、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優勢特色鮮明,將對學科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使得設計學科反哺現有工科、文科、商科,并開辟出一批符合國家需求的新學科、新專業、新方向,實現建設新文科從實用服務轉向支撐引領目標。
學校圍繞服裝服飾形成設計學、藝術學理論、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等多學科交叉的“藝工融合”平臺,在服飾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高性能服裝設計、新材料產品與數字化媒體設計等領域形成高端獨特優勢。
學校擁有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進行服飾文化搶救工作的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民族服飾博物館,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織繡”、“皮革”兩項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在紡織考古理論和修復方面獨具特色,擁有國內首個跨單位“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社科院、國家博物館等實施“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工程”,2018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使服飾主題首次進入國家社科基金。
2019年北京服裝學院無障礙服裝研究中心舉辦第三屆“非常美”無障礙服裝展演活動
學校堅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承擔奧運會、國慶70周年慶典、軍運會、亞運會、“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等數十項國家重大活動服裝設計任務,數百項創新設計成果在行業轉化應用,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展現中華民族獨特的服飾文化魅力,確立了服裝服飾設計創新中心的地位。2014年APEC會議服裝設計將傳統與現代高度融合,建構了“新中裝”設計規范,受到了各方面高度肯定。
學校擁有國內首家服裝人體工學研究所,擁有國際首個涵蓋二維和三維數據源的人體體型數據庫系統,是國內目前唯一建有無障礙服裝研究中心的高校。2019年獲批科技部“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學校在高性能服裝設計研發、智能可穿戴服裝和數字媒體產品設計等領域取得多項成果,完成了神舟系列“航天員艙內服裝裝備研制設計”等多項重要科研項目。
2018年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發光表演服設計
近年來學校完成的重大科研和設計項目還有: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以及志愿者服裝設計。
2014年APEC領導人及配偶服裝設計制作工作。
學校與敦煌研究院、英國王儲研究院聯合成立敦煌服飾文化研究中心,開展一系列傳承設計創新和學術研討活動。
學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聯合培養博士人才,對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進行修復搶救以及創新性的復原。這個過程了解古代傳統服飾以及生活的禮儀、價值觀、審美觀,同時也會感受到那個時期織物的機理結構、色彩、圖形、形制方面中華文化藝術獨有的魅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以及志愿者服裝設計
從修復到復原,目前復原的效果能達到90%以上。
學校參與“神七”、“神九”、“神十一”航天服飾設計工作。
平川奧運會,北京8分鐘的發光服裝設計,是我校教師帶領研究生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的體現。
2019年獲批的科技部重點項目,研發冬奧高性能服裝。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群眾游行所涉及的306款服裝。
國內高校唯一研究無障礙服裝取得的成果。
通過藝工融合,使學校雄厚的科研基礎化為設計藝術的支撐。材料學院研究紡織服裝面料的科技基礎實力非常強,有三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以及面料從源頭到織成織物的系統性研究。
北京冬奧設計智能服裝研發。
功能服裝研發。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頭盔以及智能變形材料的課程設計;為老年人研發的智能服裝;因疫情主推的虛擬服裝模特。
學校在學科建設體系中始終強調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研究,以上的教學科研成果就體現在產、學、研、用、集成式教學體系中。未來,北京服裝學院的學科建設要發揮學校學科專業特色與優勢,設置跨學科交叉融合研究院以及專項基金,打破學科專業限制,鼓勵藝術、工科、商科和文科各專業組建跨學科項目團隊,進行相關教學科研工作,加強不同學科專業人才之間的溝通,共同搭建創新研究平臺,充分發揮多學科背景下項目團隊的創意優勢,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專業的學習平臺。
神七、九、十、十一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
在學科專業的建設上,將進行側重性的支持,并不是簡單地進行修補,而是采取聚焦、優化、分散交叉的方式對優勢專業、專業團體、創新人才進行有側重的支持。首先,聚焦傳統服飾文化傳承、服裝服飾創新、科技與設計應用融合三個學科方向。如傳統服飾文化傳承可以細分成為敦煌服飾文化研究、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研究、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研究等,這些內容是當前探索時尚與設計領域不可忽視的瑰寶,蘊藏著中華民族瑰麗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而支持這些研究方向對應的專業包含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國畫、公共設計等,不同學科之間通過優化、分散、交叉等方式進行深度建設;其次,優化體現在將學校現有的研究單位進行整合優化,發揮各研究平臺的優勢來支持與增強學科專業發展;再者,分散意味著知識獲得渠道多元化,可以通過學科交叉讓專業更為寬廣。交叉指跨學科專業緊跟當下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時代要求,著力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具有寬廣知識面,又有強烈變革思維的多元化人才。
在新文科背景下,要調整好藝術技術培養和綜合藝術素養熏陶二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加強創業思維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利用藝術設計理念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另一方面將藝術思維滲透到各個學科專業領域,通過藝術教育帶動相關學科教育的審美認知,同時將工科和商科的一些思維模式引入藝術教育過程中,賦予更多的理性思維和邏輯判斷。通過學科觀念、專業設計以及課程引導來促進創新意識、審美能力和理性思維的提升,培養適應時代需求,兼具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和審美精神的綜合素質優異人才。
目前,時尚教育面臨著巨大挑戰和機遇,其中最關鍵的挑戰是如何降低時尚產業在社會和地球方面的負面影響。聯合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時尚產業耗能占溫室氣體總排量的10%,占廢水總排量20%,大于航空和海運產業耗能的綜合。消費者對服裝樣式的喜新厭舊也給環境造成壓力,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數據,在過去15年中,服裝產量幾乎翻了一番,而過早丟棄這些服裝年價值就超過了5000億歐元,這些問題對環境的影響令人震驚。
2020年北京服裝學院作為項目牽頭單位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專項“冬季運動與訓練比賽高性能服裝研發關鍵技術”項目,圖為制服裝備研發實驗室人體模型團隊研究成員在體育風洞實驗室
在這樣的現實態勢下,時尚和紡織教育必須抓住機遇,專注可持續發展的時尚教育,培養勇于擔當,關注人、社會、生態的時尚學子,使其畢業后能夠通過設計、溝通和管理技能為行業作出積極貢獻,同時也要聘請新技術,循環技術和可持續材料等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專家,并在課程中將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理念貫穿始終。
北京服裝學院未來的發展思維歸納為四個字:停、看、聽、行。
停:2020年新冠疫情迫使全球放慢了腳步,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機遇,停下來,放慢腳步,反思急速行駛潛在的漏洞。
看:看中國與世界一流院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針和教學經驗的異同,看教育機構在疫情中的應急行動,看疫情時期中國和世界高校對教育的反思和總結。
聽:聽專家和設計師們在疫情后的教育實踐經驗和思想更新,聽他們對于國內教學實踐的新認知,聽技術對疫情后教育的重要作用。
行:結合此前的管理與教學經驗,結合全球設計教育走向,國家教育方針與社會經濟發展重大舉措,制定北服的未來發展之路。
面對未來,北京服裝學院將從新的視角構建教育目標,以新的姿態投入科技興教,以新的理念引導設計創新,以新的陣容助推教育發展。在構建新型教育生態體系的過程中,以新的“方式”參與到國家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中,將各方資源向人才培養目標系統上做出嵌入式對接,并將專業知識有機地融入價值鏈各個環節的互動循環中,形成戰略性協同的有機關聯驅動陣營。在扣環式機制的集群拉動中,使設計教育與科技創新及經濟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走向社會性全產業鏈價值驅動的自然循環中,助推設計教育與與時俱進的融合再造,實現其戰略協同及鏈式驅動集成發展新格局,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需求。
轉載自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ISBN 978-730258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