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孫建君:手工技藝的文化傳承及其啟示
時間:2023-05-1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140 分享:
中國手工技藝的文化傳承具有四方面的啟示意義。 啟示之一,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正確理解和認識手工技藝,體現了一個時代的認識水平,是保護和傳承手工技藝的學理和法理基礎;啟示之二,民間手工藝具有跨越時空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深入了解和認識手工技藝,展現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啟示之三,將“民間智慧”引入高校設計教學,對提高當代社會對中華文化整體性和歷史連續性的認識,加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啟示之四,技藝的傳承,首先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傳承與弘揚,民間技藝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人脈、文脈與學脈的生動體現。
華縣皮影
惠安木雕
啟示之一: 中國的手工技藝作為一種審美與造物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充滿了創造力和民間智慧。 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正確理解與認識手工技藝,體現了一個時代的認識水平,是保護與傳承手工技藝的學理與法理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1 年 11 月 2 日第二十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對“文化多樣性” 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人類的共同遺產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的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和多樣化。 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 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利益考慮予以承認和肯定”。
長期以來, 我們對傳統文化與手工技藝一直存在一些模糊、錯誤的認識。譬如:有關繼承與發展、傳統與創新的關系問題,有人總是把它們對立起來。一提到傳統就把它作為落后、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詞。還有一種說法, 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但傳統文化中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卻又很少有人說得清楚;裹小腳、抽大煙是糟粕,但它們是文化嗎? 只能說是歷史上出現過的一些陋習和惡習。
蘇繡
什么是文化?一般說來,文化是人類特定歷史時期生活的反映、記錄、積淀和總結。 它包括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所創造、 繼承和積淀下來的一切物質產物(如服飾、器用、工具、飲食、房屋等)和精神產物(如學術、倫理、文學、藝術、信仰等)。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化也就越來越豐富。因此有人把文化比作中藥鋪,中藥里有一味藥叫巴豆,治便秘。 大便干燥,拉不出屎,服了通便;但若無病吃了就要腹瀉了。 砒霜在中藥里也是一味藥, 得了絕癥以毒攻毒,或有奇效;倘若無病食了則會要命。看病吃藥,人之常情,但吃錯了藥只能怪自己,怪不得藥。 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亦同此理。手機作為現代通訊工具十分便利, 但其卻淡化了人們的許多情感, 人們不再或很少再用書信的方式傳遞信息, 那流淌在筆端的對親人或愛人的深情厚義再難感受;再比如,過去人們去車站接人,手攥著電報站在站臺上,急切地等待、期盼與思念,以及見面后的驚喜, 讓人享受了一個幸福而真實的情感歷程;而現在,他用手機隨時向你通報了火車進站的全部過程,你還會有過去的那份期盼與驚喜嗎?當前還有許多提法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分析與厘清。 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保護就是創新與發展等等,對這些提法我們要做深入具體的分析,首先要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的概念與范疇,切切不可混為一談。美國杜克大學土木工程與歷史學教授亨利·佩卓斯基二十年前(1992 年)曾寫過《器具的進化》一 書。 在書中,亨利·波卓斯基從“小處著手”,通過對刀、叉、匙、筷子、大頭針、曲別針等各種器具進行個案分析的方式生動地揭示了器具背后所隱藏的設計思想,同時,也對某些設計觀念進行了反思,闡釋了設計的動因、本質與過程,并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對“功能決定形式”提出了質疑,充分體現了其在認識論與方法論方面的創新與獨特之處。 它向我們揭示了:人們的需要是豐富的,而滿足這種豐富的需要的創造,因為民族、歷史、文化、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不同也是十分豐富的。時代在前進,過去的創造可能已經不適應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但其創造的本質、 其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依然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苗族蠟染
啟示之二:中國的手工技藝作為文化的產物,歷史上的每一項發明與創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體現了勞動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令人嘆為觀止,具有跨越時空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深入了解與認識手工技藝, 展現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 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基礎。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 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 表演藝術;(3) 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 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漢中藤編
有人認為傳統手工藝是落后生產力的產物,早晚要消失。 殊不知人猿揖別,從猴子變成人,手的解放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 手是有表現力和創造力的,過去人們用手的創造去表達情感,女孩親手繡制荷包送給情郎哥哥作為定情信物;深夜里機杼聲聲,那是母親在為即將出嫁的女兒趕織陪嫁的花布;貴陽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令人激動和嘆服的不僅僅是她們精湛的桃花技藝和那美麗的圖案,而是因為花溪苗族姑娘的嫁衣從她七八歲時就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繡制,直到出嫁前完成。 那袖口和裙帷上的一道道花邊就像樹木的年輪生動地記錄下一個苗家少女的生活和成長過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的傳統手工技藝,現在主要是分清楚保護、保存和恢復的問題,當然保護中包括恢復的問題。 我認為大部分項目目前的狀況還是保護,這個保護有搶救性的方式、恢復性的方式、生產性的方式,還有記錄性的方式,而最重要的是傳承性保護。 要使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輕易不要變動它。 如果說文化產業,那是另外一個概念。不要不加區分地讓傳承人去做文化產業的事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要國家來投入的,其中相當一批可以實現生產性保護,來做一些東西,滿足當代人們的審美與生活需要。 但是這些東西要保持它原有的文化底蘊與特性,能夠促進保護,而不是失去它原來的風采。 我贊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的利用,但要掌握好“度”,不要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與任務給沖擊掉。 我們當前的研究,對中國傳統手工技藝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及其負載的歷史文化信息,認識得還不是很透徹,還很淺薄。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礎,作為活水源頭,作為學習與創作的源泉,一定要慎重對待。什么是手工技藝? 手工技藝是人類以手工制作的方式,滿足自身物質與精神需要、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造物活動。它的本質是創造,是人類本質力量的顯現,是人類進化的標志,也是人類的生命體驗和生命價值的體現。 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具有五個基本特征:(1)歷史的原發性;(2)文化的地域性;(3)技藝的傳承性;(4)創造的群體性;(5)制作的手工性。 手工技藝在當代社會的存在形態,我認為有四種:一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的手工技藝, 二是文化產業中的手工業, 三是院校藝術家創作的現代手工藝術品, 四是活躍的群眾文化生活形成了現代社會手工技藝。這是四項不同的工作與任務,它們之間既不是對立的關系,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在群眾文化生活中,手工技藝可以搞體驗性的學習,如剪紙、刺繡、陶藝等,也要做好服務,增加它的群眾基礎,這是人的一種需要,是一種創造的快樂。在現代化進程當中, 手的創造性在削弱, 情感的表達方式也簡單了,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情況。手的創造體現了人是創造的主體,人是工具的主人;人們在用手的創造過程中,享受了創造的快樂,勞動的快樂。 如果現代生活與現代化進程以人的手的退化和情感的淡漠為代價,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庫淑蘭剪紙
啟示之三: 手工技藝的應用具有廣泛的社會學與文化學意義。將“民間智慧”引入高校教學設計,對提高當代社會對中華文化整體性和歷史連續性的認識,加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是近幾年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文化自覺意識的不斷提高, 逐步在我國高等院校有關學科開設的新型專業,它既培養理論人才、管理人才,也培養實用性或應用型人才。近幾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事業, 以表演藝術和手工藝技能為代表的文化產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 成為朝陽產業部門。據有關部門調查,能夠將現代藝術理念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美術、 傳統技藝相結合的藝術設計人才, 是今后相當一個時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工藝美術與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當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具有較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和扎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專業理論與專業知識基礎,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個人修養,具備一定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實用型人才或應用型人才, 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美術與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基礎、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和開展獨立創作的能力。高等院校除了集中開設公共基礎課和美術與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外,特聘一批省市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擔任專業導師,學生可選擇不同專業方向進入工作坊,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跟隨導師進行學習與實踐。渭南面花
啟示之四:技藝的傳承,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角度來說,首先是對中國傳統人文思想、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的繼承與弘揚。 民間技藝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人脈、文脈與學脈的生動體現。
手工技藝的傳承乃至于其他非遺項目的傳承,其根本在于接受傳承者的自身素養及是否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非遺傳承的并非單純的技藝本身,更在于其內蘊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和光大。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講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簡而言之就是: 道一、德一、誠一、行一,所謂 “一”,即專一也。
道一。“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命題。 古人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儒家對“道”是一種理解,道家對“道”又是一種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樣,“道”指的是世間萬物的變化都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 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 即孔子之道,一貫如此,貫穿于萬事萬物。他還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即 “早晨得知了道, 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還曾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說的是作為一個君子,他只謀求道行,不謀求衣食;只憂道之不行,而不擔心是否貧窮 。 引申開來,所謂“道一”,就是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始終如一。 作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有追求、有理想、有信仰的人 ,始終堅持人生的價值與追求。鳳翔泥塑
德一。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自古以來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十分注意育人,注重優良品德的養成;要求徳學同契,即品德和學業同時進步。德一,又稱一德,指品德純正而專一。《易 · 乾卦》 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注云:“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見,“德”所指的是 “操守”“品 行”“德行”“品德”“功德”等,“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疇。 一個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有所禁忌,恪守一定的思想和行為準則。 山西運城萬榮李家大院私塾院的照壁上有一幅楹聯寫道:“擁林千頃眼底蒼浪方悟種德若種樹, 存書萬卷筆下瀚海才知做文即做人”。 上聯說的是,當你擁有了千頃樹林, 看到眼前樹浪滔滔才能領悟到積德行善如種樹一樣,長期堅持才會有好的回報。下聯說的是,當你存有萬卷詩書,寫下大量文章之后才知道做人就跟做文章一樣,從小事做起,方成大器。《荀子·非十二子》曰:“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問”“學”“讓”才能算是有“德”。“厚德載物”,在今天仍然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義。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弘,廣大。 毅,強毅。 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明誠弘毅”表明的正是這一層含義。
誠一, “誠者心實也。不欺人亦不自欺也”。就是做人要誠實,對人要真誠,說話、做事要講誠信。其實它是“德”的一個方面,但是在做學問上更要求要誠實,不弄虛作假。“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浮華的社會,做人要誠實、真誠、誠信。 一個人說話要講信用,一諾千金。 宋代有位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叫司馬光(1019-1086年)。 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司馬光去世后蘇東坡曾奉旨給他作神道碑,寫得非常之好。蘇東坡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其中除了贊賞他的“德一”以外,論其做人“蔽之以二言:曰誠,曰一”。
景德鎮陶瓷
行一,即堅持實踐,知與行歷來有不同主張,如重知輕行、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等。 程朱學派主張知先行后,強調知的作用;司馬光說“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貴于知之”。 明朝嘉靖年間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與行的界限;而王夫之認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張行優于知、行高于知。在近代,知行問題的討論與社會政治思想密切聯系,有人主張“貴知不貴行”,有人主張“知難行易”說,強調以行為知的來源,又“因知以進行”。 知行合一,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從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角度認為 , 不 僅 要 認 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在這些“行”里,陶行知的“行”更具啟發意義。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 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為陶行知。通過陶先生改名,我們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論認識論的轉變。陶先生強調“親知”,即從“行”中得來,親身得來;而不僅僅是“聞知”,從師得來,或從書本得來。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搞民間工藝必須要長期深入民間去體驗、實踐,去了解真實的藝術存在形式,這樣對它的社會作用和價值才會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不僅要了解形式,還要了解它的內涵;不僅要了解它的內涵,還要了解它的內涵是怎么產生的, 它的情感因素是怎樣的;所以“行”,一定要堅持向民間學習,堅持做科學調查。這四個方面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與精神, 從藝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只有專注、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手工技藝的歷史像一條河從遠古走到今天,充滿了人文主義的思想、精神與情懷,每一個細小的物品都傳遞著情感的因素和觀念的訴求。 正如一個民族的歷史不能割裂一樣, 一個民族的文化同樣不能割斷,民族的文化是手工技藝走向未來的坐標。在傳統文化和手工技藝的傳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和慈悲的情懷將會永遠給我們以深刻的思考和無盡的啟示。
作者簡介
孫建君,生于1951年,山東省廣饒縣人。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雜志副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主要成果:1983年,任國家重點圖書“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編輯與撰稿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1987年,受聘為國家重點圖書、輕工業部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工藝美術分支編寫組成員(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在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榮譽證書”;1990年,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編委,《木偶皮影卷》、《面具臉譜卷》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先后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科研成果評獎特別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1990年,受聘為藝術學科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美術史•隋唐卷》工藝美術部分撰稿人(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1993年,受聘為國家重點圖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卷》撰稿人(江西美術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2002年,受聘為國家重點圖書《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古代織染刺繡服飾全集》編委,“織染卷”撰稿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2年,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工藝美術條目編委會編委。2009年10月起,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02年1月起,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秘書長;2006年起,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藝術專委會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