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韓子勇:非遺傳承的轉化與創新
時間:2023-06-0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29 分享:
從宏觀層面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句話實際上指明了未來的新征程,一個深入展開的實踐邏輯。非遺的傳承和保護肯定也要加入這個時代大合唱,不會游離在這個歷史進程之外。那么,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非遺起什么作用?我認為,非遺應為中國式現代化賦能、賦彩、賦形,成為“中國特色”“中國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非遺也有重要的經濟意義、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推力,也必然融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成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容。
雖然一些專家非常強調“原生態”——其實“原生態”這個說法的提出,有一個彼時的環境——就是一段時間,比如世紀之交、我國剛加入世貿組織后,“入軌”的氣氛也傳染到文化領域。在這時,一些專家用“原生態”這個詞表明文化立場、文化根性。這個提法的熱興,從話語立場和策略看,有一定合理性。它背后的真正語義,是不希望隨波逐流,不是一成不變。今天,非遺傳承的變化、轉化、創新,回到了正常的背景和基準上,沒有人真的以為非遺可以一成不變。文明、文化,都是交流、交往、交融、碰撞、互鑒、整合的結果。無交流、無變化,則無文化。任何文明、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就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使這個文化共同體呈現開放包容、生生不息、青春永駐的特性。我們的早期文明是這樣,今天的生活也是這樣。無論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還是《道德經》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二者殊途同歸,描述的都是事物發展運動變化的內在規律。生生才能不息,萬事萬物皆在運動變化,非遺的傳承保護,一定也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從一個形態、樣式到另一個形態、樣式,從這個領域到那個領域,非常自由、活潑,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誰也不能阻止文化的創新創造。非遺不同于文物,活態、活態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是其特性,這樣的特性,當然包含轉化變化、創造創新。非遺在活態中傳承
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源遠流長、種類繁熾,體現我們文明的尺度、程度,體現我們文化的復雜化、精致化,是我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是我們審美觀念和心理尺度的一部分。以玉文化為例,石峁、良渚、仰韶、龍山、齊家、二里頭……都有玉,關于玉的文化觀念植根于我們的基因,這種基因有時候你以為已經忘掉了、丟失了,比如在把它當成封建舊生活的特殊時期,被丟棄了。但很快,就又從時代的地平線上冒出來,它永遠不滅,歷劫重生,成為日常的涓涓細流。從早期中國的玉文化,可以看到“多元”走向“一體”是必然的,玉就是這樣一個架構,這個架構就是聯系,這種聯系遠比今天考古所見更緊密、緊致、廣大、牢不可破。玉雕是今天傳統手工藝的重要門類,從這個門類,可以看到我們的基因、觀念、文化尺度、審美情趣。類似的還有陶瓷、刺繡、木雕、漆器等,這些今天依然日用而不覺的器物,背后是巨大的觀念,是可以上溯幾千年、生生不息的觀念的原野,不可磨滅,日用日新,只要中華民族還在,我們就會始終喜歡。 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玉龍文物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有一本名為《代溝》的書。她在里面提到了三種文化傳遞方式:前喻、同喻和后喻。傳統社會特別是東方傳統社會,一定是年輕人向長輩學習,文化是縱向傳遞。我們是敬天法祖的民族,有很強的祖先崇拜。比如敬老、孝順、一切聽長輩的、聽老人之言——這種文化傳遞是前喻文化。但是工業社會特別是現代教育帶來同喻傳遞。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在同學、同伴、同輩中而非血緣關系間傳遞的。這就是同喻傳遞,社會開始出現代溝。她同時也提到了前喻,什么是前喻?實際上我們的文化現在已經有前喻特征了,就是老年人向年輕人學習,不那么年輕的向更年輕的學習,甚至向孩子學習。中國已經形成了要向年輕人學習的前喻特點,大量新鮮事物首先在年輕人中出現、傳播。許多新產品其實為年輕人設計。像手機的新功能,似乎只有年輕人、小孩子才學得會。四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大踏步進步,社會的巨變使我們都成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移民”,面對聞所未聞的環境,元宇宙、智能化、二次元、云……我們仿佛進入雙重宇宙,身心飛速飄移。瑪格麗特·米德《代溝》
現在接觸非遺的可能性太多了。不再非要從父輩、血親、同鄉中習得,血緣傳承、口傳心授、師徒制的譜系中,插入越來越多身手不凡的“闖入者”和“不明飛行物”。媒介的力量不僅在傳播,而是參與到傳承中,海量的小視頻、紀錄片,讓人逼真地看到非遺的肌理,無盡的多維闡釋讓你明白其中的關竅。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一種可能性:非遺不再總是“地方性知識”和只生此處的“土特產”,即便我不是你那個地方的人,也能成為你那里的非遺傳承人。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大膽一些,在非遺傳承人這一塊要更多考慮年輕人。我國一年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有幾十萬,是藝術門類中最多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對非遺感興趣,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其中,這會推動非遺的傳承面貌發生有趣的變化,使非遺更加年輕態。非遺木雕制作
中國的城市化已經達到百分之六十多了,還在加速,還沒見底。游群傳播文化,城市匯聚了天南地北的非遺。城市不光是現代表征,會匯聚傳統、生長傳統。城市如果沒有非遺,城市就少一些特色,非遺進城市、進社區正成為趨勢。一些歷史街區適合作為非遺生產和銷售的地方,更多的街巷因為非遺熱鬧起來,非遺正在城市扎根,它穿透水泥、管線和標準化系統,使城市更加人性。至于鄉村,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是農業文明。快速的城市化帶來“尋根”、帶來“鄉愁”,人越往前走越有回望的沖動。習近平總書記講“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什么是“鄉愁”?鄉愁就是文化之愁,是根性文化所散發出的母性氣息,是眷戀、記憶、來路和血脈。中國的傳統根脈在鄉村,非遺的根脈也在鄉村。鄉村振興,可以把“鄉愁”作為資源來投資,而非遺正是濃濃的“鄉愁”。文旅融合、文經融合、文化和社會的融合、文化和人民的融合,如一股清泉,正解當下普遍的“鄉愁”之渴。美麗的鄉村
如今,我們正進入信息文明時代。如果說石器文明以萬年為單位,農業文明以千年為單位,工業文明以百年為單位,信息文明可能就是以十年、五年為單位,不斷迭代更新。元宇宙、ChatGPT、人工智能,這些東西實際上給非遺帶來很大影響。我們現在處于“雙重宇宙”的巨渦之中,非遺的傳承也不例外。我們講傳統手工藝,今天手工藝之“手”、今天手工藝之“工”、今天手工藝之“藝”,都在被重新解釋和定義,不會和過去完全一樣。今天的“手”,可能和鍵盤相聯系、和數字資源相聯系,今天的“工”,有了眼花繚亂的神奇工具,今天的“藝”,和時代審美息息相關。這些都會帶來轉化和創新,帶來更多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城市化、信息化、數字化環境下,這種多樣性更加爆發式的增長,文創產業、甚至當代藝術,許多是憑藉著傳統、憑藉著非遺。我們的生活正是這樣,半江澄碧半江紅。用三維打印技術制作的陶瓷作品
只有人類有手,有手才是人,手將人和動物分開,手是本質的力量,手開辟文明。人的全面發展,永遠離不開勞動、離不開手工,人在本質上迷戀工具和手工勞動。將來的人,會將手工作為最持久的天性,像老馬識途一樣,找到自己的美廄,愿意做那么一點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暨南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論壇現場
(文稿整理:楊楠 楊柯 圖片: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
韓子勇,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委員,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總協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主任;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原館長,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創建主任。(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題目漏掉一字,更正為“創新”,特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