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開展的“手藝·守藝——堅定文化自信、點亮精神火炬,2023中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周”活動,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委會特邀請書畫專委會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首都畫院名譽院長鄧遠坡,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劃委員會委員、著名畫家兼藝術理論家王仲,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當代著名畫家李耀林,書畫專委會副主任、陜西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方寶龍四位畫家,以“文化自信與書畫藝術的傳承及創新”為主題,進行互動交流。
本次交流活動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委會副主任、陜西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方寶龍主持。
在交流互動環節,鄧遠坡主任講到,今天借助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組織開展的科普教育活動的契機,談談我們在書畫專業方面的一些認知,與大家共勉。現在國家在倡導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我感覺恰逢其時。中國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工藝美術,還是書畫藝術,都有很深的、很久遠的歷史。到我們這一代,我們該怎么做、怎么往前走、怎么在繼承傳統的情況下,把書畫藝術再往前推進一步,是我們需要研究和考慮的事情。
以文化自信與書畫藝術的傳承,把書畫藝術往前再推進一步,這是當代藝術家深入理解和想做的一件事。怎么進行往前走,運么往前發展,傳統的筆墨藝術,傳統的繪畫的那種思維意境要堅特,但是你總是要跟上時代的,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說作為一代畫家,應該有那種責任擔當。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變化很大,和當年農耕時期相比,變化很大。當前歷史條件下,我們怎么做。這么多年,我就是堅持從傳統入手,如何把大寫意花鳥畫與現代生活、時代要求相整合,尋找到個人努力的方向,這是需要我們研究和深刻考慮的事情。繪畫從我的自己體會來說,需要師從歷代大家的藝術的那種特點和長處,另外還要保持自己對當今社會藝術的那種比較敏感性的東西的那種專注,即從我自己的消化歷程來講,就是多讀書多練習,尤其是有了好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外,對傳統筆墨的東西,要下一定的笨功夫來沿襲自己的那種筆墨的,適合自己風格的那種路子,這一點是千人千面。不是說像齊白石、吳昌碩,還有歷代的大家,他們的東西我們就搬過來。當然了他們的東西要繼承,但作為我們自己來說,就要有一定自己的,能對自己表現自己所畫題材的筆墨的那種要求,這就是除了長期的練習以外,要不斷的向同代的藝術家和大家學習。我從藝近50年以來,保持自己的那種工作狀態,幾平是天天都在動筆,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這個繪畫,和這個時代節奏的契合點,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創作一幅畫的時候,一定要減少一些干擾,要鉆進去,把自己當成畫中的一個角色。多年來,我就是白天畫畫,晚上練書法,因為中國畫講究筆墨功夫,筆墨功夫無非就是筆和墨,和對紙的那種感覺。這點上就是,畫家也是半個手藝人,手頭上的功夫還是要有的,另外一個,畫家除了思考以外,也要保證在畫案跟前的時間,也就是你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練,在研究古人的筆墨的情況下,要有一些自己的筆法,這點我感覺很重要,你亦步亦趨的只學古人,那么你的東西永遠是古人的,所以說社會在進步,我們繪畫也要進步。必須要有自己的那種勵志,就是自己沖著哪個方向走,要進行努力。我平常的社交活動,包括專業內的活動,我參加也是有選擇性的,尤其在創作一幅畫的時候,要先盡量的減少一些干擾,盡量要鉆進去,把自己當成畫當中的一個角色,怎么來揣摩揣摩,包括這個花花草草,還有鳥、烏群、小動物,你主要體會它們的那種感覺。所以說為什么齊白石的畫,他畫的有趣,其實這一點上,我還是很喜歡的,在這一方面,在這個趣上,除了筆感以外,這個有趣有意義,這點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說這么多年,我需要補的課非常多,而且花鳥這方面,每一種形象,每一種構圖,每一種動態,都需要下大功夫進行練習,所以說我感覺我自己根本就沒什么空閑時間,有畫不完的東西。但是對每一樣東西都要反復做,無論它的動態,還是構圖,還是立意,我感覺一個畫家要保持一點什么呢,要往努力的,把它完全是變成自己的,那種想象的,那種心理的東西,不要是一味的臨摹別人,臨摹什么的。在這一點上,可能我比一般的這些繪畫者要下更大的功夫,因為單說一個花,花草就各種各類,小鳥也是各種各類,各種動態,草蟲也是這樣的,就是每一樣要形成自己的風格,確實不易。
我的繪畫還在路上,以后還要繼續努力,我畫的還很不夠,還不夠好。
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委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