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在發揚傳統文化這條路上,50年如一日,認準壯錦技藝,不改初心,學習、創新、再接再厲。從傳統手工藝走向現代紡織藝術,壯錦技藝不斷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帶動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婦女增收致富。
這些年,譚湘光將壯錦以不同方式從廣西送到了世界各地。1995年,研制的精美壯錦袋被選送北京,作為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會議文件袋;2004年,指導弟子共同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織出寬3米、高4米的巨幅壯錦壁掛“雙鳳朝花”,令與會客商嘆為觀止;2007年,與弟子手工挑花、精心制作的“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大壯錦在香江隆重亮相;2019年,在國慶70周年慶典活動中,為“壯美廣西”彩車演員們設計系列民族服裝,于群眾游行時展示……
16歲到66歲,一低頭就做到退休
起初,譚湘光學習壯錦技藝是為謀生。1971年,16歲的她父母去世,又沒錢讀書,但她沒灰心喪氣,而是鼓起勇氣去尋找生計。偶然間,譚湘光發現有一群織娘住在自家附近,織娘們織三天錦便去趕一次集,售賣織錦成品,每天有說有笑,自力更生。她便心生學習念頭,拜師于其中一名織娘——中國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梁樹英女士,“當時沒考慮太多,我就覺得她們能靠這門手藝養活自己,我也能” 譚湘光笑著告訴記者。
學習一段時間后,她漸漸對織錦產生興趣。將經線頭固定于卷布根,系上配備腰帶,腳踩在踏板上,每投一次梭,踩一次踏板,經線上下層也不斷交錯……看著自己親手織出的錦,譚湘光有種收獲感。學習三個月,梁樹英覺得她學得快,便推薦她到賓陽縣民族織錦廠上班。
1972年,廠里有送人去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培訓三個月畫畫的機會,只有2個名額,譚湘光有幸成為其中之一,“當時就覺得很榮幸,很驕傲。”每天,她拿上饅頭、水、小凳子、畫板,到人民公園里,坐在花旁邊,進行寫生。當時,從未學過畫畫的她常常覺得自己畫得不像,有時畫的不太好,就撕掉,又再畫,直到畫好為止。
熱愛使她堅持。從學徒到賓陽縣民族織錦廠廠長,譚湘光不僅學會織錦技藝,還包攬下廠里技術、銷售、業務等活。期間,她也有過跳槽到大城市的機會,也有人質疑她,“你織這些有什么前途呢?”但她都不為所動,今年66歲的她依舊埋頭在民族織錦事業,“在我看來,行行都出狀元,而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堅持。”
背帶心到手機殼,推陳出新激活文化
耳環、手鏈、扇子、被子墊、桌墊、書的封皮……在譚湘光工作室里,各種帶有壯錦元素的產品映入眼簾,產品色彩斑斕、圖案豐富、引人注目。這些都是譚湘光和徒弟的創意成果。
壯錦是中國壯族的特色手工織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于宋代,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壯錦圖案構成式樣大致有三種:一是平紋上織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幾何紋,組成連綿的幾何圖案,顯得樸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種幾何紋為底,上飾動植物圖案,形成多層次的復合圖形,圖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種幾何紋大小結合,方圓穿插,編織成繁密而富于韻律感的復合幾何圖案,有嚴謹和諧之美。
傳統的壯錦圖案,包括通過方格紋、字紋、水波紋、云紋、回字紋、編織紋、同心圓紋構成,有數十種之多,大都選取生活中的可見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紋,比如有蝶戀花、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獅子滾球、鯉魚跳龍門等作為構圖。在這些圖案之中,鳳的圖案獨占鰲頭,在廣西有“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鳳從錦中出”的說法。
以往,壯錦多用于制作被面、褥面、背帶心、背包、掛包、圍裙等。當家里女兒出嫁,或是生小孩時,娘家會買一條編織著思念和愛的背帶送給女兒。
“隨著時代變遷,舊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人們需求。”譚湘光表示,要發展壯錦文化,不能僅僅把它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來收藏,還要推陳出新,將它用于日常生活。她用的手機殼圖案就是自己設計的萬壽花。
為改進壯錦織藝,譚湘光還引進過杭州織錦的先進設備,彌補傳統設備局限,“用傳統設備織一幅兩米寬的壯錦,必須要先織幾幅再拼起來,用新設備只用織一次。”
同時,針對傳統壯錦材料較單一的問題,譚湘光也想辦法進行解決。例如有些取于蠶絲的原材料沒經過高溫高壓處理,色牢度不夠,洗了容易褪色。她就嘗試用化纖等國際認可的正規材料提升色牢度,“材料豐富了,可生產的產品種類也就多了,做框在玻璃里的畫就可以用色牢度低的材料,也不用洗,做常用的產品就可以用色牢度高的材料。”
“不管遇到水泥樁還是木頭,都要像螺絲釘一樣緊緊地擰下去。”譚湘光表示,作為傳統技藝,傳承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希望能引領年輕人去發揮他們的智慧在市場上不斷開發新產品,形成創業新思路,弘揚壯錦文化。
被扶貧到去扶貧,民間智慧再接續
譚湘光還記得,在師傅家學習時,雖然她沒有專屬機子練習,但師傅會經常把機子讓給她學習。有時師傅早上9點澆菜,10點回來,機子空出來,她就去學;中午12點吃飯,機子空出來,她也去學,“機子總有空出來的時候,我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學習。”
沒有謀生能力,就找師傅學習,沒有生產器具,就向別人借,這一“借雞生蛋”的做法后來也被譚湘光延用到文化扶貧事業中。
為弘揚民族織錦事業,2002年,從賓陽縣民族織錦廠退休后,譚湘光在賓陽開辦一個小型民間織錦作坊—— “湘光織錦坊” ,并為學徒免費提供竹籠織機,同時開始在當地義務傳授壯錦織藝,既為家庭婦女提供就業機會,也傳承了壯錦織藝。該作坊于2018年6月被授予廣西傳統工藝工作站稱號,2020年1月,被授予“金繡球居家靈活就業示范基地”稱號。
除了文化+扶貧,譚湘光還通過文化+教育的方式,發展技藝。2014年,她與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校成為織錦技藝培訓基地。2015年,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入校成立“譚湘光大師工作室”。期間,她收了許多徒弟,“要多引導年輕人發揮創意。”
2018年10月,由譚湘光設計,其徒弟范麗萍等參與制作的織錦-《錦衣華服》在“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8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獲獎時,譚湘光倍感喜悅,感覺自己的技藝傳承有了前景和希望。
“學習譚老師技藝的同時也要學習她的精神,喜歡一樣東西就要堅持,不能動搖。” 師從譚湘光四年的范麗華表示,壯錦織藝與傳統民族文化密切相關,值得她去傳承和弘揚。2019年,她帶著師傅的教誨走進了殘疾人學校,為殘疾人培訓壯錦手工制作技能。她表示,接下來,將與師傅合作嘗試更多壯錦元素與服飾的結合,打造廣西壯錦服飾品牌,發展壯錦文化。
供稿: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織錦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