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云錦研究所成功復制僅重49克的素紗襌衣,近日在新華社海外版日文發布,中華文化揚名海外!在接到通知后,南京云錦研究所全體同仁感到與有榮焉,并為共同弘揚優秀傳統中國文化,向世界介紹中國感到任重而道遠,并歡迎各界到南京云錦博物館,一同了解傳承了1600年的“南京云錦”。
素紗襌衣是西漢時期紡織業的最高峰,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最薄、最輕的服裝。2019年,湖南省博物館與研究中國傳統手工織造工藝“南京云錦”的南京云錦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一件重49克的復制品。 在文物出土40多年后復制成功,并獲得政府批準審核、博物館專家鑒定承認的復制品,后期將替代原文物用于博物館內展陳。
下面為新華社海外版相關報道及截圖。
南京云錦研究所在仿制還原素紗襌衣時遇見許多困難點,因素紗單衣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面料為素紗。重量僅有49g,一個雞蛋的重量是70克左右,一張A4紙重4.9克,所以這件衣服,大約等于10張普通的A4紙,為現代織造技術無法達成的工藝。
本次復原工作南京云錦研究所一共突破8個難點:
一、尋找纖細的蠶絲
素紗的輕薄在于:是輕薄透明的方孔平紋織物,經密度一般每厘米為58根至64根紗,緯密度每厘米為40根至50根紗,而其經緯蠶絲纖度只有11D,是現在常用單絲纖度的一半。為了更真實的還原文物面料,云錦研究所團隊經過多次考察和驗證最終找到較現代蠶絲更細,纖度為11D的三眠蠶絲作為原材料來進行面料的織造。
二、專門定制織造機器
因為古代織造技術的限制,門幅要比現代織機窄很多,云錦研究所團隊采用最傳統原始的織造方式專門定制48厘米尺幅寬度的機臺,按照當時門幅重新裝造;因為三眠蠶絲過細,現代木梭過重容易造成拋梭不均,因而織造用的木梭也是重新定制,以便更好的輔助11D蠶絲的織造。
三、傳統與高科技手段結合,解決紋樣難題
參考考古報告記載的紋樣內容,電腦測繪后再反復實地采樣確認紋樣的準確度,一比一還原紋樣后,為了提高織造的準確度;采用了現代更加精準的電子意匠工藝來輔助挑花;電子意匠工藝能更好的控制紋樣細節,準確的把握紋樣尺寸。
四、織造中把握細節
在織造環節中,對織手的要求極高,經驗豐富、專注力、感覺缺一不可,堪稱百里挑一,一旦開始織造便不能夠隨意替換織手,因為每個師傅手感和力度的不同,都會影響面料的經緯密度和質感,而即使是最終被選中的師傅,在開始織造之前都要反復試樣培養織造手感,以保證織造面料的密度均勻。
五、脫膠程度突破重量壁壘
面料織造完成后需進行脫膠處理才能使用,因素紗規格的限制所以對脫膠的要求也很高。脫膠過度會使面料滑移,密度不均,極易變形,無法與數據吻合;脫膠不完全則無法達到面料原有的質感,也會增加成衣的重量。所以為了達到成衣制作的標準,云錦研究所團隊從溫度,堿的用量以及脫膠時間幾個方面分別進行多次實驗,最終得出最適宜的面料脫膠狀態,為下一步工序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六、還原歷史的顏色
出土至今的素紗單衣經過日夜沉淀,呈現出歷史的陳舊色彩,為了將文物古化后的顏色明確而自然的展現出來仿制團隊對染料進行數次實驗染色,通過實驗發現單純的染料染色效果并不理想,無法像文物的顏色一樣自然,云錦研究所團隊通過結合資料信息及實驗篩選,選擇了用染料和紅茶浸泡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面料染色做舊處理,完成整體顏色的呈現。
七.古法裁剪
素紗面料質地輕薄,極易破損變形,一般的服裝裁剪中的繪制工具都無法在面料上直接應用;針對這一問題,云錦研究所團隊沿用傳統古法,先將面料平鋪,用噴壺噴至潮濕拉直,等面料微干的時候在按制版進行繪制及裁剪,固定面料的同時使裁片更加平整,避了熨燙造成的不穩定形變。
八.縫制
根據面料裁片進行最后的縫制,首先明確每一部分拼接線所用針法和針腳針距;同時保證與縫邊寬度的采樣數據一致。用與面料染色相同的極細絲線單股手工縫紉,保證絲線的重量不會對服裝克重造成影響;在縫制過程中根據研實驗復原西漢縫制方法,在符合所有制版采樣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移位縫紉,最終完成與文物現狀相一致的素紗單衣仿品。
交付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