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 | 王建中:科藝融合,文化自信,引領玻璃藝術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4-08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89 分享:
3月25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五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暨分支機構負責人工作會議在鄭州隆重召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玻璃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長聘教授王建中以“科藝融合,文化自信,引領玻璃藝術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言。他講到,聯合國確定2022年為國際玻璃年,旨在推進全球玻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締造更為美好的世界。面對這一重要的傳播機遇,玻璃藝委會去年的工作重點定為通過將玻璃藝術與大眾生活相融合,大力提高玻璃藝術在國內的廣泛認知,同時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指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領導下,玻璃藝術委員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頂住疫情防控壓力,南北縱跨大半個中國,歷時一年舉辦了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巡展——‘璃語東西’,并同步完成了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六篇論文和出版玻璃藝術作品集。
古往今來,民族發展與國家振興的背后都離不開文化的引領,人民精神世界的豐富是充分發揮全民創造力的基礎。如果僅憑物質的豐富難以贏得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認同與敬重。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他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因此,堅定對自己民族與國家的文化自信,不斷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是大國崛起的勝負手。
中國登頂全球最大藝術品拍賣市場,在新媒體的助推下玻璃藝術可以吸引到更多關注
2021年全球公開拍賣市場份額,中國以占比33%名列榜首,其中,瓷器與工藝品占33%。(數據來源:2022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
在過去,以玻璃為媒介的藝術作品之所以沒有得到迅速的傳播和推廣與這一材料的特殊性極為相關,其創作過程需要借助各種設備和多種工藝技法才能實現,也需要借助特定燈光輔助觀賞效果。這是玻璃藝術作品的數量遠低于其他載體藝術品的原因,對展示環境的要求也讓玻璃藝術作品參展受到一定局限,使得玻璃藝術遭遇“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處境。但隨著新媒體對玻璃藝術做品創作過程及最終作品的傳播,玻璃藝術正逐漸成為中國藝術與工藝品市場的新興力量。
1月規劃、3月定名、4-5月敲定活動方案,9月28日“2022‘璃語東西’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覽(廣州站)”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11月5日“2022‘璃語東西’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覽(北京站)”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同時,2022‘璃語東西’國際玻璃藝術論壇在中國科學會堂舉行,一本玻璃藝術作品集和六篇學術論文同步呈現。
其中,《璃語東西——2022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作品集》從收集圖片、排版、清樣、主管部門審查到印刷、裝訂,用時2個月即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展示了及時出版范例。由藝委會組織國內學者撰寫的學術論文,經過層層遴選共有6篇發表于人文社科藝術學權威期刊《裝飾》雜志玻璃藝術專欄,這6篇論文內容涵蓋了中國傳統玻璃美學、現代玻璃藝術理論、中西方玻璃藝術文化交流等內容,體現了中國玻璃研究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深刻闡述了藝術與科學在構建人類文明進程中協同創新的共性邏輯。從理論到實踐、從藝術家到觀眾、從國內到國外。藝委會的作用就好像是一座橋梁,一座以玻璃為媒的橋梁。玻璃是透明的,玻璃也是堅硬的,這既是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也是玻璃藝委會成員堅定不移的品格。回想一年來的艱辛的工作,面對未來充滿荊棘的道路,總書記所說協同創新的共性邏輯,正是藝委會前進的方向與追求的目標。
過去的一年我們的生活隨處伴隨著掃碼、隔離、彈窗,這使得我們的工作每邁出一步都十分艱難。藝委會副主任胡東方不顧居家隔離的風險多次往返北京與廣州保證了作品的安全。藝委會秘書長張翀在作品運輸車輛因防控被截停時,臨時更換車輛多方斡旋協調,保證了作品如期參展。在這里我要感謝玻璃藝委會所有成員,他們以各種方式支持了藝委會的工作。感謝常務副主任顧群業、副主任王朝紅、胡東方、秘書長張翀、執行秘書長惠巖、副秘書長陳強、蕭泰、黃漢松、清華大學李靜副教授。他們的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對玻璃藝術的熱愛,使各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