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50人論壇•2023世界峰會”于10月27日至28日,在溫州市空港萬豪酒店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六大洲的手工藝界大咖,共襄盛會、開壇論道、碰撞思想,奉獻智庫觀點、發表學術洞見、達成理論共識。
在主題論壇“當代手造、世界表現”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生以“以手工藝搭建文明對話之橋” 為題,作主題演講。
感謝主辦方,讓我擁有這次與業界同仁學習交流的機會,也希望因為此次峰會相識的機緣,我們能在未來創造合作共贏的可能。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是由2004年在1950年成立的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和1957年成立的中國對外演出公司轉企改制組建而成的。在7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我集團一直充分發揮著中國對外文化交流與貿易國家隊、主力軍的作用,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使命,而在中國對外文化的交流工作中,工藝品展覽一直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重點。
1952年,由我集團所屬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的前身“對外文化事務聯絡局展覽科”在巴黎、赫爾辛基、紐約、新德里舉辦的“中國工藝品展”拉開了新中國手工藝對外展覽交流的序幕,此后,1953年在丹麥,1954年在索非亞、布拉格、布加勒斯特、華沙、布達佩斯、新德里都曾舉辦大規模的“中國工藝品展”,并于1986年在新加坡、剛果、毛里求斯地等持續舉辦了中國工藝品展銷會。據不完全統計統計,自1952年以來,我集團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個城市舉辦了近200場中國工藝品展,這些展覽既有綜合性的大展,也有分門類、分地域的專題性展覽,比如1959年在烏蘭巴托舉辦了“四川工藝美展”,1961年在華沙舉辦了“中國貴州工藝展”, 1964年在仰光舉辦了“江蘇工藝品展”、在索馬里舉辦了“湖南工藝品展”,1984年在馬耳他、突尼斯舉辦了“中國刺繡陶瓷雕刻展”,1994年在塞舌爾舉辦了“中國針織草編工藝品展”。
近年來,我集團依然持續策劃了重要的非遺、手工類展覽,如2018年在日本舉辦的“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展”、2019年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辦“文明匠心——亞洲非遺大展”。上述兩個展覽都有幸邀請到了今天到場的數位工藝大師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文明匠心——亞洲非遺大展”是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文化活動之一,共展出來自14個國家的30位藝術家的310件套作品。展覽策劃緊扣“一帶一路”主題,以絲綢和瓷器串起了亞洲各國的工藝品。展品包括中國絲綢、瓷器、刺繡,日本的陶瓷,韓國的斗笠、紙藝,尼泊爾的銅器,泰國的木偶、陶瓷,馬來西亞的扎染、藤編等等,展通過手工器物之美彰顯亞洲活力,以對話、交流的方式向世界傳遞博大自信、古老鮮活亞洲的主旨精神,也對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的主題做了回應。
雖然近幾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開展嚴重受阻,但是我集團依然在上級單位的指導下開辟了新的思路,搭建起多元自主的對話交流平臺,以多種形式、借助多種力量,不斷的對外講述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例如,2022年,由我集團自主策劃和舉辦的“月圓中秋——中秋文化專場體驗活動”在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正式拉開帷幕,邀請了來自多國的140位外交官、國際組織代表和外國新聞媒體駐京代表出席此次活動。而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正是北京傳統的手工和非遺表演。面塑傳承人彭小平、北京宮燈傳承人翟玉良、北京料器的第七代傳承人劉宇、“泥人張彩塑”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姚曉靜、“北京絹人”傳承人唐燕、宮扇傳承人陶紅,這些北京地區獨特文化的非遺傳承人,圍繞著玉兔、嫦娥等中秋主題進行現場表演創作,為現場觀眾送上別致的節日禮物,讓生活在北京的中外來賓近距離感受和體驗到這座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有效的向外國友人傳播了中國的中秋文化。
而“月圓中秋”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我集團打造的對外文化交流重點品牌,并于今年中秋節落地香港。香港的“月圓中秋”活動延續了生活美學的展陳理念,將非遺手工與中式生活美學沉浸式的融合,向15個國家駐港領事及近百名外國工商金融界人士,展現中國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而本次活動特意加入的“廣繡和蜀繡”的對話環節,給中外嘉賓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近年來,為配合各地“一帶一路”主題的國際交流對話活動,我集團連續參與了在西安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除了為上述活動組織和邀約國際藝術家作品,我集團也組織絲路沿線各國的手工非遺參展和表演。今年12月,我集團將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邀約十個國家的非遺手工藝大師到現場展示和表演,通過手工藝展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絲路文明精神。
2022年,我集團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參與舉辦了“傳承精神命脈 活化非遺文明”中華文化遺產和國際非遺交流系列活動,該活動旨在推動中外非遺文化交流互鑒和保護傳承,這是“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點項目”,得到多個國家部委的全力支持。在此次活動中,我集團策劃了“多彩絲路——‘一帶一路‘國家非遺精品展區”,以“一條絲綢之路,萬千非遺瑰寶”為主題,集中展示了十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一百余件非遺精品。而與之平行的是“國風潮韻——中華非遺傳承精品展區”,則展示了來自內地十余個城市的國家級非遺手工藝品。依托香港構筑起來對外交流展演平臺,已成為我集團促進中國手工藝和世界手工藝交流的重要窗口。
除此之外,我集團也借助國家級重大活動展現中國的手工藝非遺,如2022年,我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策劃執行了迎接冬奧國際貴賓非遺展演活動,盛裝打扮的各位非遺傳承人和工藝大師們與赴宴的各國政要和嘉賓進行了友好、熱情、歡快的互動。各位傳承人和工藝大師以高超的專業精神和熱情的待客之道,讓國際貴賓們體驗到了地道溫暖的中國年味。本次非遺展演活動是一次特殊的“廟會”,也是一次特殊的非遺展示。各位非遺傳承人和工藝大師在人民大會堂這一特殊的重大場合,以自己的雙手向國際貴賓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之美,演繹了中華之韻。
11月,我集團即將在埃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舉辦“茶·香雅集——中國當代生活美學體驗活動”,同樣通過沉浸式的參與體驗,向埃及推介中國的茶道、香道和展示與之相關的手工藝品,進一步促進兩大文明的交流與對話。
70余年的展演歷史,使得我集團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展演資源和渠道,同時也讓我集團沉淀了漆器、景泰藍、木雕、花絲銀器、刺繡、紫砂壺、石雕、牙雕、玉雕等2000余件非遺手工藝精品,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藝品正是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發展史上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一個國家的手工藝傳承,不僅僅體現在技藝層面的創新和延續,更承載著一個國家歷史和文明的鮮活信息,是人類文明互鑒交流對話的重要載體。
就在前不久,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習近平宣布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支持民間交往,中方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內容。在新時代對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如何發揮手工藝的特點,構筑文明對話的新篇章,體現中華文明的古老與創新,講好手工藝與當代時尚的故事,將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今天,“手工藝50人論壇2023世界峰會”在溫州舉辦,秉持“藝術當隨時代、手藝當領時尚”的理念,從對外文化交流的角度,也在促使我們思考在新時代背景下手工藝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我們知道,在今年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開幕式上,溫州被正式授予“中國工藝美術之都”。溫州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傳承至今,擁有雕塑工藝、漆工藝、竹工藝、陶瓷等十個大類,120多個品種,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樂清細紋刻紙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目錄;甌塑、甌繡、黃楊木雕等13項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而溫州的輕工產業也十分發達。
今天,手工藝大師和業界嘉賓齊聚在這座古老的工藝之都,如何讓中國手工藝持續走向世界,將代表當代中國成就和時代氣象的手工藝作品推向全球,對外既傳達悠久的中華文明,又傳遞中國設計創新的智慧,既是當前對外文化交流的責任,更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借此機會,我也向在座的工藝大師、業界同仁發出邀請,希望共同合作,搭建中國手工藝的全球推廣平臺,通過展覽、講座、現場演示、駐地等多種方式向海外推廣當代中國手工藝豐富的種類和面貌以及創新成就,讓手工藝成為中華文明傳播的使者和名片,從而搭建起文明互鑒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