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者,青山的主人,大地的寵兒,綠葉的希望,生命的寄托。她甘于寂寞,忠于職守,隨遇而安,樂于奉獻。即便被蟲蟻啃噬、風雨侵蝕乃至刀砍斧斫,依然堅守孤魄殘魂于荒野,持傲骨貞節于爛泥。”和竹根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根雕大師張德和,與竹根有著旁人難以體悟的羈絆,竹根賦予了他生計,更賦予了他生命的追求和意義。
在張德和的家鄉寧波象山,“德和根藝美術館”如今已是當地的文化地標。這座位于縣城東谷湖畔的清雅館舍,由中國兩院院士、建筑界泰斗、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偕高足宋曄皓博士擔綱總體設計,整體采用江南四合院結構,吸收傳統建筑元素,四周回通,高低錯落。馬頭墻、石庫門,黑瓦蓋頂、青石鋪地。院中枯木纏老藤,石上清泉瀉玉珠,紅鯉綠波,青苔紫煙。
張德和常年在館內,和根雕作伴,與自然論道。除此以外,他本人也不厭其煩地向一位位到訪者講述著根雕的故事——結緣于1978年,張德和從藝根雕藝術四十余載,從“雕根”到“根雕”,從“手雕”到“心雕”,他苛求于技藝,豁達于思想,一生的曲直坎坷從未停止藝術的追求。
竹根雕屬于竹刻技藝的一個分支,據史料記載,竹根雕始于南北朝時期的南齊,《南齊書·明僧紹傳》中,曾有齊高祖贈“竹根如意、筍籜冠”給明僧的記載。到了明清時期,竹根雕進入興盛期。當時主要產地是上海市嘉定區和江蘇省南京市,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嘉定派的代表人物是創始人朱鶴,號松鄰,他的作品《西園雅集圖筆筒》被乾隆帝收入內宮,并御題:“高枝必應托高士,傳形莫若善傳神。”并與其子和孫,號稱三松,“皆得家法巧思、務求精詣,而益臻神妙”。康熙二十四年,錫祿、錫璋同時入京“以藝植養心殿”,專門為宮廷制作竹根雕。
到了晚清時期,這門優秀的技藝逐漸走向了衰落。當時,由于竹根雕深受文人和書畫人的喜愛,竹雕藝術品價值大大提高。于是一些藝人利益熏心,以賺錢為目的群起仿造,自畫自刻,批量生產。只顧盈利,不管質量,導致竹雕藝術口碑斷崖式下滑,快速走向衰落。
象山地處東海之濱,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特別是毛竹。每當秋冬季節,大批毛竹被砍伐,用作建材或造紙的原料,留下了漫山遍野的竹根,不僅成為了廢物,而且還會影響到第二年新筍的生長。竹農一般會把這些無用的竹根挖掉,一個山頭的竹根就能碼成堆。充滿智慧的手藝人便想到可以把這些竹根作為雕刻材料,竹根雕便應運而生,廢物搖身一變成了寶物。
張德和在1978年和象山的一批手工藝人開始嘗試制作竹根雕作品,但由于仿古技術遲遲難以解決,便轉向做了樹根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可能是冥冥之中和竹根的緣分使然,張德和始終對竹根戀戀不舍,便離開了原本業務已經相對成熟的西周區工藝美術廠,重新嘗試制作竹根雕。通過認真分析過往的經驗教訓,著重研究仿古技術,最后在煮茶葉蛋時得到了啟發,一改原來的“涂刷法”為“沸煮浸漬法”,仿古竹根雕終于研制成功。在這之后,象山的竹根雕制品一舉打入國際市場,產品出口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且供不應求,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在效益的推動下,象山境內的木雕藝人也紛紛辦起了竹根雕廠。到了八十年代末,象山竹根雕企業已有30余家,從業人員300余人,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竹根雕生產出口基地。
歷史卻是驚人地相似,如同晚清時期,在利益的驅使下,象山的竹根雕行業出現了惡性競爭,廠商之間相互壓價,降低成本,竹根雕工藝品的質量明顯下降,最終導致產品嚴重滯銷,竹根雕企業陸續倒閉轉產,象山竹根雕面臨了嚴重危機,張德和創立的公司也卷入其中而面臨破產。但這次危機并沒有擊倒張德和,他對竹根雕的未來做了重新的思考。
和竹根雕打了多年交道,張德和深知竹根雕由于其材質的構造獨特,注定了它無法走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的道路,也正因為如此,也造就了它獨特的審美價值和經濟價值。藝術崇尚個性化,品位與特色更是藝術的生命。張德和決定一心一意潛心于藝術品創作,賦予竹根雕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張德和并沒有著急動手從技藝突破,他明白一個道理,對于藝術創作來說,“心”重于“手”,手雕之前還需心雕。光有技藝,缺乏審美和胸懷注定無法做出真正好的作品。于是張德和每天在創作之余,博覽古代文化經典,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啟發,其中“天人合一”“無為而治”“大道至簡”這些道家思想的精髓,為他后來“局部巧雕”的技法提供了啟發。
早年的根雕技藝由于受到東陽木雕的影響,主要是偏重寫實的“通體施雕”,講究精雕細刻、窮工極藝,特別注重形貌的標準和刀工的精細。而注重寫意的“局部巧雕”其特征是:重天趣、借自然、慎構思、少雕鏤,根據竹根的自然形狀進行巧妙設計加工。
一件優秀的局部巧雕作品,講究“天人同構”。上佳的原材料是基礎,作者高超的審美水平是關鍵,尊重自然、超越自然,因勢而為、見好就收,但求神似,不拘泥于表面的形似,便是天人同構的要義,也是張德和“雕而不雕”創作思想的核心。擺脫“匠氣”,在雕與不雕間過渡自然、彼此和諧,如渾然天成一般。
某些作品或者部位未曾動刀,就是竹根的自然生長的形態和紋理,但其中已經包含了藝術家的巧妙構思,和作品整體的結構和意境融為一體,朦朧中體現奇妙、樸素中更見精神,就像是和大自然的一次絕妙合作。
按照張德和自己的話說,“根雕以其質樸、自然的藝術形式和清新雋永的審美特征,蘊含著天人合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和自然無為、返璞歸真的道家思想精髓。通過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似與不似間發現大自然最原始、最本質的美,繼而憑借作者雕而不雕、不雕而雕的巧妙加工,將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機結合在一起。”
如張德和作品《人之初》除了在面部有所雕刻外,其他部位幾乎沒有進行什么處理,但在視覺審美上,卻擁有了巨大的張力。在竹根雕藝術家看來,這天然的竹根也同樣寄存著對生命的理解。
發現自然美,創造藝術美,體現思想美,從這三點來看,當代的精英竹根雕藝術的審美價值與前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注重“留白”的局部巧雕技巧,不僅可以給每個觀看它的人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也有利于情操的陶冶和哲思的啟迪。
張德和如今創作的根雕作品,會事先在腦中構思完所有的細節再下刀雕刻,有甚者構思10年也未曾動過一刀。因為竹根的獨特構造,一旦有偏差,基本上就無法修補只能廢棄。造型奇異的竹根可遇不可求,是上天的厚愛和恩賜,張德和不愿辜負,因而格外慎重。
然而這種觀察和構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間可以掌握的。張德和從藝數十載,通過無數次的實踐,反復推敲,也歷經無數次的失敗,方能對竹性有深入的了解。即便是如此,在每一件作品的實際雕刻過程中,也要懂得靈活應變,竹根切割、雕刻后,隨時可能會呈現出外部觀察無法察覺的紋理和結構,往往會給作品帶來新的思路。這其中的把握拿捏,更是考驗一個藝人的技藝和審美的功底。
也正是因為竹根雕相對于其它手藝來說,制作難度較大,沒有三五年的磨礪很難學成,加上這工作又臟又累,幾乎沒人愿意來學藝。“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小孩子吃不了這樣的苦,各地也確實出現了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情況,這是當下的首要問題。”談到這門技藝的現狀,張德和有些許無奈,但對于未來,他依然是樂觀的。
竹子是中國文化的精神符號,國人愛竹的歷史可追溯上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寫詩作畫,寄托情節,樂此不疲。當人們有閑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舒適和愜意便油然而生,蘇東坡也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艷,但竹子虛心文雅、樸實無華、高風亮節的特質,格外貼合中國文人謙遜堅忍的性格。
竹根雕藝術品的質樸、清新、高雅、獨特與之一脈相承,“天人同構”的境界更是其它藝術不能取代的。隨著機械化、高科技仿造技術的成熟,像竹根雕這樣的純手工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反而會越來越高。因為竹根的自然形態、質地、色澤、紋理,是任何高科技都無法復制的。隨著國人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竹根雕必定會有光明的前景。
除了搞創作,張德和也沒有給自己多少休息時間。為了竹根雕技藝的傳承和文化的推廣,張德和將自己多年來的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并結合自己人生的觀察和哲思,整理成書,以便拋磚引玉,啟發后輩。“我想這個重要性不比根雕創作低,意義會更大。比如說若干年以后,即使作品全部毀掉了,但是文章肯定會留在世上,而且會得到廣泛的傳播。盡管自己書讀得不多,寫起來很吃力,但也樂在其中。因為這既是個反芻、總結的過程,也是個考證和學習的機會。”
在根雕展覽館榮譽室內有這樣一段文字:“人生短暫而道路曲折漫長,途中有鮮花、掌聲,也有荊棘、淚水;鮮花在荊棘中,掌聲在淚水后。若想擁有鮮花的美麗和掌聲的榮耀,就得接受荊棘的傷痛和淚水的酸澀,而對于真正的行者,眼前惟有一條未走的路,身后只是一串曾經的腳印。路漫漫兮修遠,行匆匆而無疆……”
歷經人生起落,張德和品藝合一,一以貫之,用一言一行詮釋著一個手藝人的初心,縱使大師頭銜加身,他依然謙遜低調,也從未停止藝術的探索。
原載于:手工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