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香技藝非遺項目傳承人翁來英老師教我們如何品香
正如黃庭堅稱贊墨梅畫始祖仲仁筆下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補上的,便是這一縷若有若無的清晨冷梅。
學習制香之前,先認識香料 今天要親手捻制的香,帶有春天的味道。
印象中的春日應是怎樣呢?在枝頭跳動著的嫩綠,鳥兒的啁啾,因此在兩種基礎香料中,更為清淡的沉香占了大頭。
當然,抽條的褐色枝椏依舊存在,印度老山檀和澳洲檀香,新老兩種檀香搭配,便為這款香帶來了木質調的厚重底蘊。
從罐中取出已經研磨成細粉的香料,用小勺子舀上幾勺,倒入小碗中。這個過程需要極其精準,因此在碗的底下還安放了一個小秤,用來計量克數。
隨后放入的香粉,分別是藿香、甘松、公丁香和母丁香。 “甘松是一味很有意思的香料。 ”翁鑒智拿起甘松讓我們嗅聞,“初聞的時候帶有一股難以接受的酸臭感,但是稀釋過后,反而有一股花草的香氣,甘香清冽,別致典雅。 ”
而公母兩味丁香,前者霸道濃郁,因此只需少許,否則會搶味; 后者通透持久,多加入一些,起到和前者中和的作用。
最后的幾味香料需要現場親手磨制。
形似枯草的茅香,用磨粉機打碎后過篩,香味物質釋放,粉末帶上了一股香甜的氣息。微黃的塊狀樹脂則是乳香,它提供清新的柑橘調,需要用到石臼捶搗。
最后一味瑩白晶片則是龍腦,它為線香帶來一絲清涼感,這種在古時備受追捧的香料,如今在現代因為產量提升開始變得親民了起來,它被翁鑒智比作烹飪過程中的“味精”,加入少量提味即可。
將各種香料拌均,加入以藤本植物樹皮制作的天然粘粉后,便進入了不斷揉捏的環節。
翁鑒智為我們演示,手法類似于揉面團,用手掌根將香團揉搓壓實,攤扁后卷起來,再重復以上步驟,如此重復往來,為的是以手心的溫度和力道讓各種香料和粘粉充分融合,直至不再粘手、氣味均勻分布為止。
若是調和不均勻,氣味的呈現上就會有一種“割裂感”,而對于缺乏廚房經驗的我們來說,這個動作做起來難免有些生疏。所幸多來幾遍后也慢慢熟練了起來。
等到揉搓完成,手上沾了些許細小的香團顆粒,老師笑著說,若是不刻意清洗,這香氣能在手心停留一兩天不散去,倒真讓人生起了不洗手的念頭。
師傅的動作看似輕巧,自己上手方知對氣力甚有要求。不在手腕上使點勁,很難將線香從筒中轉出。
等到擠出適合的長度后,用指腹將它碾斷。
剛制作出來的線香,歪歪扭扭地躺在以木框和細密紗網做成的曬香網上,有點類似沒有抻直的面條。
它的華麗變身,還需要借助一款學生時代常用的文具——直尺。將尺子覆蓋在線香上面,輕輕地來回滾動,不能用太大力氣,否則會將圓潤的線香壓扁。
不多時,略有彎曲的線香就變得筆直。 用尺子將其掃至一邊空蕩處,裁去多余的部分,使線香長短保持一致,手工的部分便完成了。
手工制作的線香不可放在太陽下暴曬,而要放置在恒溫恒濕的制香室內陰干,因此,我們就需要靜靜等待時間的醞釀。
線香陰干還需幾日。
回到茶幾旁,翁來英老師和翁鑒智為我們點燃了一支海洋調的線香“水宗”,并以其原料甲香和龍涎作為對比。
傳承與創新,是一個不變的話題。 繼承父親翁來英的衣缽,尋著古籍中先人的足跡向前,在復刻過幾款古方后,翁鑒智開始嘗試制作帶有自己印記的香。
這支線香的香氣,便是能勾起關于海洋的諸多記憶,如月光下的粼粼洋面,略帶咸腥的拂面海風,以及枕著濤聲入睡的夜晚。褪去腥臭的龍涎氣息柔和,與螺蓋制成的甲香共同奠定了這支香的基調,凜冽、厚重,帶有一絲涼意。
中國有五道,書道以明志、花道以養心、茶道以協和、琴道以怡情、香道以靜心。談起古人與香的生活,寫詩有香,彈琴亦有香,香道便融在尋常二三事中。
時至今日,我們很難完全復原那些令人神往的風雅生活,但踏入制香室后,卻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走進一場中國古典香氣之旅。像古人一樣,四下無事,一般閑情,只是專心調制一款屬于自己現下心境的香。
純手工制香,擁有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但令人難忘和神往的,或許并不單是自己做出來的這款獨一無二的香,而是體驗本身。
中國式制香,的確包含了太多神秘、浪漫,以及與時間、天地、自然通過各種感官進行溝通的莫測玄妙。
值得稱道的是,新聞學出身的翁鑒智,借助bilibili、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傳播香文化,積累了不少忠實粉絲。
去年他發起了“漂流香”活動,將制作的香寄送給粉絲,逐一傳遞,并邀請每個人寫下品香的感受。不久前他收到寄回的盒子,里面多了很多大家自己做的香;來自全國30位香文化愛好者在本子里寫下的言語,更令他感動。
就像父親一樣,傳播香文化,是翁鑒智一輩子的使命。在父親翁來英的盛名之下,他依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不僅研發出更多當代年輕人喜愛的香,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走進香,了解香。
來源:舟山普陀文旅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