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西安紅星天鉑, 使用金屬帷幕創作的景觀藝術作品
上世紀60年代,自歐洲發起的纖維藝術運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探索,已完全脫離了傳統的發展路徑,似脫韁野馬,不斷沖決傳統觀念的束縛,從傳統壁毯轉向軟雕塑,從二維平面轉向三維空間,成為公共藝術的重要載體,并日益與建筑空間糾纏在一起,為重塑空間環提供了新的手段與途徑。本文重點討論纖維藝術在建筑空間中應用的案例,以期為纖維藝術之光照進現實生活、塑造城市環境形象提供新的視角。
圖2 作為空間界面的纖維藝術
這里介紹的作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纖維藝術,它們沒有固定的形態,也不依附于墻面,而是在三維空間中與建筑環境相適應,構成建筑環境中的特殊場景和視覺焦點,我們可以將其看作用纖維材料做成的一種裝置,具有完整獨立的藝術形態,同時與建筑環境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成為營造環境特色的媒介。這類作品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這類作品常常表現出抽象雕塑的意象。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也可以利用建筑物的某些界面,形成適合于空間的某種形態。可以賦予它們一定的情景,產生某種敘事性、戲劇性的效果。這是其它類型的纖維藝術作品所不具備的特殊品質,建筑空間所具有的動態性和流動性為產生這樣的藝術效果創造了條件。
裝置性的纖維藝術創作方法,與傳統的壁掛或單件纖維藝術作品的創作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它是大尺度三維空間作品,需要結合建筑空間進行設計,因此,在表現上需要采用工程制圖的方式進行創作。不僅需要用透視圖的方法繪制構思草圖,還需要用投影圖的方法,按比例繪制出加工制作的圖紙。如果是一個實際施工的項目,還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模型,以確保項目實施后的空間效果與設計方案的一致性。從這個意義上說,裝置性的纖維藝術創作具有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性質。
在創作手段上,根據空間環境的特點和采取的具體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包裹、捆扎、纏繞、懸掛、編織、交織或幾種不同方法混合使用等等。
圖3 裝置性纖維藝術
圖4 用纖維藝術塑造環境特色圖5 強化環境的標識作用圖6 場所轉換的媒介
圖7 纖維藝術轉換為塑造品牌形象的手段
這類作品具有很強的環境特色,是結合具體建筑環境,適應其要求的藝術形態。如果脫離了具體環境,這些作品就可能成為令人費解的東西。纖維藝術與建筑環境的結合,不是要單純地突出作品的獨立性,而是要適應環境的需要,為增強環境的特色和性格起到輔助作用。這些例子提示給我們,纖維藝術的應用領域和表達方式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展覽會上的藝術作品、社會活動中的藝術事件,也存在于建筑環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纖維藝術在建筑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不是以獨立的作品出現,而只是建筑環境中的一種要素,與建筑環境中的構件、界面或其它因素結合在一起。因此,它不能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纖維藝術品。但是,這些纖維材料的應用卻使環境具有了藝術的品質,是建筑環境的一種藝術化的存在方式。
纖維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手段可以歸納為這些方面:懸掛、纏繞、交織、附著等等。所承擔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分割空間、調解空間的比例和尺度,改變界面的質地、烘托環境氛圍等等。此外,纖維材料由于材質的特性,常常被結合到照明方式中應用,使光線產生漫射作用,使光線變得均勻、柔和,同時也能起到較好的裝飾作用。
將纖維材料懸掛于吊頂之上,利用材質的懸垂性,形成變化的褶皺,不僅可以降低室內噪聲(主要是對二次聲的吸收),也能使光線產生豐富的變化,尤其是使光線產生漫射作用。因此,在某些建筑環境中使用阻燃的紡織材料作界面裝飾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圖8、圖9)是兩個運用纖維材料改變空間形態和界面材質的案例,可以看出,由于纖維材料的介入,使環境呈現出柔和、溫馨的視覺效果,增強了環境的親和力。
圖8 纖維材料圍合形成的空間特性的轉換圖9 纖維材料與空間界面的結合
密集而均勻排列的線性纖維材料,可以產生半透明的帷幕效果,這種方式常用于對室內空間進行分割、圍合,靈活調整室內動線,起到類似屏風、隔斷的作用。材料的種類、線型可以有不同的變化,可以是光挺的、粗糙的、透明的、也可以是硬朗的、柔軟的、細密的等。
使用纖維材料對空間進行分割,并結合照明,形成朦朧的視覺效果,這種形式多用于具有展示功能的空間。用帷幔分割、遮擋空間是經常使用的方法,然而,用垂吊的細密線條替代帷幔,則會產生出別致的效果,它可以在任何部位聚集,形成領域感,但又不阻礙通行。在許多賓館酒店中,用金屬網、金屬鏈條做成的線狀簾幕,是一種比較時尚的方法(圖10、圖11)。
圖10用金屬網制作的帷幔分隔空間圖11用線性金屬材料圍合的空間
圖12 融創一號項目中使用的金屬纖維材料
利用金屬網作為空間分隔的手段,這可能超越了纖維藝術的范疇,設計者要達到的目的是造成一種半遮蔽的視覺效果,強化空間的通透性,同時營造一種后工業時代的技術美感。要達到這種效果,沒有比使用金屬纖維材料是更恰當的,金屬網狀物不僅可以形成類似帷幔的半遮蔽效果,同時能夠靈活地分隔空間,調節室內光線,并保持形態的穩定性、持久性(圖12),而任何其他的材料都難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在一個空間懸掛一組單純而自由的纖維藝術作品,可以產生輕松自然的效果,尤其是當這些編織物被光線照射的時候,在地面上產生的婆裟、綽約的投影具有迷人的藝術效果,這常常使人回憶起落日的余暉透過樹葉灑落在地上的情景。這件作品,看上去似乎是隨意的,但是當我們理解了它的整體意圖時,便會感到它是精心設計的結果(圖13)。
纖維材料就如同自然之水的性格,擁有無限變化的可能性、靈活性、適應性。水無定形,隨境而適,無處不在而又千變萬化,纖維藝術恰恰是這樣,它簡單淳樸,而又變化多端,總是能與周遭的環境融合在一起。通過上述纖維藝術在建筑環境中應用案例的分析,我們為纖維藝術在實踐應用領域的潛力打開了一扇窗口,希望能對纖維藝術的實踐者、愛好者有所裨益。
圖14 休閑空間的纖維藝術作品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中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和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