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籌)副主任委員金江波:公共藝術,關乎“幸福指數”
時間:2021-11-1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8 分享: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吳越
金江波: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籌)副主任委員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執行主任。
■本報記者 吳越
當我們談論公共藝術的時候,究竟在談什么?
有人說,公共藝術帶來美與愉悅;有人說,公共藝術幫助提升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看來,公共藝術是能為城市和鄉村生活賦能的藝術,人人可以參與其中,感受藝術給生活帶來的溫度。
對公共藝術而言,
藝術家、大投資并非必需
解放周末:近年來,公共藝術話題始終備受關注,但對于“什么是好的公共藝術”,許多人并沒有明確的概念。您認為什么是好的公共藝術?
金江波:我舉一個例子吧。
在日本巖手縣大槌町的一個山坡上,有一座白色電話亭。電話亭內設有一個可旋轉撥號的電話機和記事本,旁邊有一把長椅。拎起電話機你會發現,它并沒有和任何線路接通,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打不通任何號碼的電話亭。但就是這樣一個電話亭,在設立后的幾年內,迎來了上萬名呼叫者,日本國家公共廣播系統NHK還為之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這個公共藝術作品叫作《風中的電話亭》,它是大槌町居民佐佐木格于2010年在自己的花園中建造的。起初,佐佐木格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私人空間,以撫慰自己失去親人的痛苦。2011年3月,日本發生9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震驚世界,佐佐木格隨即決定,把這一私密的電話亭空間向所有需要的人開放。后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走進電話亭,通過電話呼喚海嘯遇難者或失蹤者的姓名,訴說自己的思念與痛苦。
這個作品在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與國際公共藝術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公共藝術獎中獲獎。它不復雜,也不宏大,更稱不上有多么美,卻十分打動人。在諸多參評作品中,《風中的電話亭》脫穎而出,更重要的在于它表達了該地區民眾獨特的災后情感,在于體現了公眾的情感訴求。
如今我們討論的“公共藝術”,是從藝術家的象牙塔回歸公共領域,從工作室走向街頭,為城市、為人民服務的藝術。我們提倡的是藝術家積極投身公共領域,運用藝術的理念、藝術的思維、藝術的智慧和藝術的方法去介入社會場景的變化,推動社會變革轉型,或是解決社會問題和矛盾,即地方重塑。對那些在災害中失去親人的人來說,這個簡單的電話亭早已超越了其物理層面的價值,不僅給他們提供了情緒的出口,更表達了對逝者的尊重和對生者的關切。它正體現了公共藝術的價值和魅力。大眾通過了解、接觸這件作品,加強了對自身、對生命、對社會的認識。
解放周末:這件作品是否也能告訴我們,好的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并不僅僅屬于知名的大藝術家,或是依靠大投資才能創作出來?
金江波:是的,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好的公共藝術的核心價值在于地方重塑,幫助人們打開想象的翅膀,增強人們對某個地點、某座城市的溫度的感知。藝術家、大投資所代表的名聲和分量,或許能帶來創作上的一些便利,但不是必需。有時候,減少對名家、大師的依賴,動員和挖掘一些民間智慧,反而是更“經濟實惠”、更高效的做法,能夠有效避免一些不切實際的投入。
公共藝術的主體
不是藝術家或者政府,而是公眾
解放周末:您從事公共藝術組織和推進工作多年,也參與許多公共藝術獎項的評選。根據您的觀察,獲得公眾認可的公共藝術作品是否存在一些共同點?
金江波:享譽全球的公共藝術作品非常多,類型也非常豐富。有的作品美化了公共空間,比如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內的《雨之舞》,讓候機的人群看到隨著音樂起舞的數控“雨珠”,舒緩情緒。有的作品成了城市地標,比如英國紐卡斯爾的巨型雕塑《北方天使》,紀念了當地光榮的工業歷史和成就。有的作品推動了環境保護,比如墨西哥坎昆國家海洋公園水下藝術博物院的《無聲的進化》,讓雕塑與海底生物一起變成了新的景觀。
能夠打動人心、留存下來的公共藝術作品或多或少具備一些共同的特點,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三因”,即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人而異。
因地制宜,指的是作品創作的出發點是實實在在、土生土長的,它意在促進這個地方和外部環境的某種融合,而不是外來賦予、外加的意愿。在整個創作過程中,這個地方的歷史風貌、人口結構、空間特色等特點,都被考慮在內。
因勢利導,指的是作品的創意和設立是順民意而為之,順其勢而導之。藝術家通過政策扶持,獲得足夠的創作空間和舞臺,最終呈現出讓本地人都能享受到的藝術成果。
因人而異,指的是不同的創作者面對不同的受眾,會采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帶來差異化的結果。藝術創作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在特定時間由特定的藝術家所創造出來的公共藝術作品,便是一份特別的驚喜。
解放周末:可以看到,社會公眾作為公共藝術作品的受眾,在作品的整個創作過程中,始終被擺在重要位置,得到了特別關照。這是為什么?
金江波:公共性是公共藝術的本質,公共藝術的主體即為公眾、民眾,而不是藝術家或者政府。
其實,小到某個社區的公共藝術項目,大到整座城市的公共藝術活動,都由4個方面的力量參與其中,構成一個系統。政府往往是推動者,負責制定支持的政策、進行公共資源的配套,搭建好平臺和舞臺;民眾是參與者,將自身對生活品質、生活色彩的訴求表達出來,并通過對藝術的參與來獲得一種認同;藝術家是發揮創意的引領者,他們區別于那些屬于規劃性質的“硬性”力量,通過藝術的語言和方式來激活民眾的參與;還有一方面是運營者。這里所說的運營者可能是地產商,通過市場的手段讓藝術項目的實施發揮最大效率;也可能是策展人、批評家,他們負責對空間的改變脈絡進行一些梳理,對情感和文化的部分進行引導,調動民眾的參與心理。
因此,現在的公共藝術一定是個系統工程,需要這4方面力量共同投入,和我們過去所理解的做幾個雕塑景觀完全是兩回事。公共藝術關乎的不再只是美的問題,隨著城市的發展,它越來越關乎“幸福指數”,強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之后,民眾的精神面貌的振奮與滿足。
用藝術和人文的方式
來實現鄉村的“精神造富”
解放周末:公共藝術帶動的地方重塑,不僅體現在城市,同樣也給鄉村帶來了嶄新的面貌。與城市相比,在鄉村做公共藝術,有什么不同?
金江波:千萬不要小看鄉村。中國的鄉村土地非常廣闊,也留下了優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它既是承載了許多人鄉愁的“家的味道”,又是許多人向往的“詩與遠方”。用藝術和人文的方式來實現鄉村的“精神造富”,有著廣闊的前景。
用公共藝術的特性營造鄉村環境、介入當代鄉村建設,推動鄉村復興,最實際的受益者就是當地村民,他們是地方重塑的真正受益者和傳承者,也是實現地方轉型發展的內在動力。但在實際情況中,相當一部分屬地居民的自覺意識還遠未獲得開發和解放,人們對藝術介入自我生活的現象抱持一種觀望、謹慎或者“娛樂”的心態,這就需要參與者設計出一套成熟的方案和機制,來激發地方重塑的理想在當地居民心中實現自我生長。相比于城市居民,鄉村居民對于“藝術即生活”的自覺意識還需喚醒和培養。
解放周末:鄉村不缺乏美,也不缺乏對美的追求,只是人們不知道如何把各個環節連通起來,讓美與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致富的一種方式。
金江波:是的。近年來,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協同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等機構,主持實施的眾多“美麗鄉村計劃”,正是集合了高校的知識力量和人才優勢,帶動藝術家、設計師、創意工作者和年輕的藝術創客,長期為鄉村的公共藝術計劃提供社會知識服務。區別于普通規劃院做的硬件規劃、環境整治、社區建設工作,我們的文化藝術項目是由內及外、綜合整治的系統。
以浙江玉環市山里村項目為例。2013年前,山里村是一座非常傳統的小山村,雖然已經沒有多少居民,但是有非常好的生態資源。那里風景秀麗,站在山上眺望,還可以看到大海。2014年我們到了那里,構想了創意提升村落業態的理念:“到山里去看海,到山里去賞花”,讓創意的美與生態的美有機融合,把美還給那里的山村居民。我們構建了一個面向大海、依山而建的動漫花谷,把創意和卡通動漫元素的人物植入鄉村中,發動鄉鄰們種植各式各樣的花,使得每個季節都有特別的生態美,吸引人們去打卡留影,在那里體驗慢生活、放空心靈。
漸漸地,一些熱衷鄉村文旅營造的團隊機構也來到那里,開設了茶屋、民宿,形成了一種新的業態,也吸引了更多的當地村民回到村落,服務于鄉間生活的打造。曾經,很多當地的中老年婦女不種田,每天挑著擔子或推著三輪車到山下的城市邊際擺攤,賣豆腐干、茶葉蛋營生。現在,她們不需要下山就可以營業,因為每周有很多游客到山里游玩,光是礦泉水就可以賣掉成百上千瓶。后來,還有人開了書店、咖啡屋、特色小吃店,讓這個小村落變成了網紅打卡點。以這樣的創意方式重塑鄉村,構成自我有機生長的模式,才是符合當地老百姓發展需求的鄉村業態。
非遺傳承人不僅要把技藝傳承下來,還要學會“講故事”
解放周末:您曾多次提出,在鄉村,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媒介,更有利于建立與當地群眾的情感聯系,并且激發他們的自我能動性、發揮主體作用。非遺的價值眾人皆知,但問題在于,許多非遺與現在人們的生活距離較遠,一些人甚至覺得,非遺就是應該進博物館的。怎樣拉近距離,讓傳統手工藝融入當代生活、服務當代生活?
金江波:傳統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物質遺產相比,關鍵在于人的參與和傳習。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既關乎文明復興,也關乎民族精神的文化振興,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成為地方區域的社會與民眾走向生活富裕的有機載體。當下的非遺傳承人面臨重大機遇,也有一定的挑戰,他們不僅要把技藝傳承下來,還要學會“講故事”,要用創意的方式讓社會看到非遺技藝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
在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的鄉村參觀時,我對當地人“講故事”的能力贊嘆不已。不管是稻米、茶葉還是糖,那里的人能夠把每一種產品都講得非常細致,從歷史人文到自然地理,從原料選擇到生產環節,都有據可循、有亮點抓人眼球。到了商店一看,每件商品的包裝設計精美,擺放也很有品位和格調,還沒等回過神來,往往已經刷卡購買了一大堆。可以說,游客的購買力度和商家的想象力、創意策劃與設計制作能力都是成正比的。
如今,我們要讓非遺這種千百年來仍然“活”著的生活方式得到真正的傳承,也要在這方面下功夫。此前,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共同推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計劃”,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與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作為第一批承辦單位,迄今為止,已經為1000余名非遺傳承人開展了研修研習培訓。我們把青海果洛、四川阿壩、貴州遵義、新疆哈密等地少數民族的非遺傳承人請到上海參加研修計劃。我們提倡“活態傳承、活性發展、活力再現”的理念,帶領他們游覽上海的城市街區、美術館、博物館、創意街區,用國際時尚元素拓展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對當代生活美的向往。同時,通過跨界合作、資源協同,幫助他們一起講好創業、創富故事。
解放周末:這樣的交流和學習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是否有年輕的非遺傳承人運用智慧與創造力,給人們帶來驚喜?
金江波:確實有驚喜。比如,“90后”羌族姑娘張居悅,她來參加了非遺研修之后,學習了創意設計的思維和方法,也學習了文創融合的一系列管理模式。
羌繡大多為手工刺繡,是農村婦女在勞動間隙完成的民間工藝品。羌繡服裝繡一件通常要花費幾個月,主要用于逢年過節舉行儀式的時候穿。基于游牧的生活方式,繡得厚才可以防寒保暖;色彩鮮艷是為了傳遞信息,方便遠距離識別。顯然,他們的傳統民族服飾并不那么適合現代生活。
研修中,我們通過創意提升,提出可以將羌繡與文創系列產品結合起來,例如制作手機殼、平板電腦包、手提電腦包、領帶等,讓羌繡融入現代生活。我們也引導張居悅將羌繡中的花朵圖案提取出來,繡在牛仔褲上,并且幫助她跟騰訊公益計劃合作,開展了“一個口袋一朵羌繡花”的公益計劃。參與公益計劃的人把牛仔褲寄到阿壩州繡娘合作社,請她們在口袋上完成繡花,經過3個月的時間,繡娘們完成了七八萬條牛仔褲的繡花工作,收益全歸繡娘所有。類似這樣的一些項目之后,張居悅更加堅定了信念,要用有創意的方式把民族的手工藝傳承下來。后來,她的故事得到央視報道,受到網絡關注,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創立了羌繡文創品牌,還開了羌繡民宿。我們去回訪時,發現民宿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大,并且內部裝飾都運用了羌繡元素,很有韻味。
文創不僅是產業興旺的重要組成,
更體現在有溫度與暖人心的生活日常
解放周末: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韓國首爾等創意之都,因其濃厚的創意和設計氛圍,源源不斷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才,這種聚合效應為城市帶來了持續的活力與發展動力。去年底,您當選新一任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對于上海未來如何培養、吸引更多創意人才,您有何觀察與思考?
金江波:創意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對于創意產業發展而言,如何培養出有競爭能力和可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意人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對文創產業的整體認識和定位,首先影響著人才的培養方向和模式。在有的人看來,文創是“高大上”的,事實上,文創不僅是產業升級迭代的新經濟的增長點,更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充分調動人們的參與熱情,實現文創的“生活化”,才能真正實現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在一些文創產業發展成熟的國家和地區,人們并沒有將文創看作一種能夠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生意”。相比之下,他們認為文創產業更重要的是對創意文化的積累和應用,并由此提升生活的品質。這種認識使得這些地方的創意產業具有強烈的親民性,群眾普遍具有創意潛力和熱情,積極參與文創產業,消費文創內容與產品。
就上海高校文創人才培養情況而言,目前的培養模式脫胎于傳統計劃體制,沿用傳統教學評估指標,較難突破學科設置和專業壁壘,與實際文創人才培養特點和需求難以匹配。兼具文創、數字、營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難覓,文創教育難以形成跨越式發展。
合適的“土壤”關乎人才的成長,也決定著人才的去與留。文創人才普遍注意到近年來不斷加大的文創產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但與此同時,文創人才更期待上海這座具有文化多樣性、多歧性、包容性的城市,有更多對新思想的接納、對新辦法的認可、對新探索的寬容,期盼著更加主動地參與城市發展。
另外,我們要充分借助上海國際化都市的地緣優勢與平臺作用,把上海的創意設計品牌的高度與維度在國際業界拓展得更加響亮,我們將持續以協會的資源與力量,繼續舉辦好以學術號召力為先的“上海藝術設計大展”,努力為上海的創意設計在國際上掌握話語權、提升品牌美譽度服務。為在上海這座以“國際設計之都”為稱號的城市中工作與生活的創意設計人才提供向世界展現他們成就的舞臺。
解放周末:具體有哪些建議和對策?
金江波:提升文創人才的素質和能力,可以從優化教育模式做起。
放眼世界,很多創意人才并不一定是科班出身。有很多創意的迸發得益于從小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當在普教階段加強美育教育,探索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和藝術人文經驗,更能培養創意多元、欣賞差異、尊重包容的價值觀的課程項目,喚起學生對生活環境、傳統文化與當代流行文化的重視、關注與再發現,帶給學生創新、轉化、融合生活環境的能力。通過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鍛造,一方面可以培養創意能力,另一方面培育創意消費人群,在根本上用“創意創造價值”。
在高教領域,可以進一步改變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培養模式,通過藝術的啟蒙與知識培育,注重創造力培養,以藝術創造為社會生產力的有機組成,把創意生產作為“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的原動力來推動經濟與社會進步。疫情的影響,加速與加劇人類社會全面進入數字化世界,結合上海數字之都建設與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目標,強化“互聯網+”與“AI+”的教育思維,著力培養具有與AI協同能力的、融合文化與科學的交叉型文創人才,探索科藝融合下的人工智能藝術、社會創新設計等新興學科專業。同時,進一步加強高校與企業、行業之間的跨域合作,讓大學生可申請加入孵化基地內的中小微企業,將個人所學知識與技術應用通過企業接受市場化實戰性的訓練和檢驗。
此外,對于一些有“轉會”到上海發展意向的創意人才,上海應該憂其所憂,比如做好對其合法權益的保護。可依托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優勢,大力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尤其是做好“互聯網+”形態下的數字版權保護工作,營造健康版權生態。同時,更多注重事中或事后監管,通過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拓寬社會參與監管的渠道,對激發文創人才主動性、增強文創主體活力、維護市場秩序起到積極作用。
投稿: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籌)
(聲明:本公眾號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