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20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范衛東一行前往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五指山市和三亞市,進行非遺研培學員回訪調研工作。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秦懷宇,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教師黨支部書記趙罡,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副院長羅振春,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助理鐘璦,手工藝術學院教務助理鄭蓉蓉、手工藝術學院織繡藝術系教師郁江,研培班班主任錢錦華等陪同回訪。
8月18日,調研組深入了解保亭縣檳榔谷發展有限公司的非遺工作情況,并進行了座談交流。檳榔谷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不僅在保護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通過創新性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相結合,成功打造了文化旅游新IP。座談會上,調研組與檳榔谷負責人李晶和學員李寶華等人深入探討了檳榔谷在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的經驗和創新舉措,探討了文創產品的創新可能性,特別是彝族和苗族文化的融合,以及數字化技術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中的應用。李晶在交流中分享了她對非遺消費傳承的見解,并提到當前海南文創產品存在一定的同質化問題。她表達了希望能與高校展開更多合作,探索新的解決途徑。對此,范衛東書記分享了蘇州工藝美術與江蘇農墾南通公司的合作案例,展示了通過設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創新包裝形式的成功經驗,并強調了高校在服務社會、助力當地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職能,特別是在產學融合和高校師生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隨后調研組抵達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傳承基地,該基地由學員董亞風、董崇玉等人共同運營。基地位于天涯海角的一個原始黎族村落——布曲村,這里的婦女族人自幼便承襲了黎族祖輩的制陶技藝,個個都是“捏泥”用“烈火”燒陶的能手。在三亞市布曲村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傳習所,調研工作組不僅參觀了學員董亞風和董崇玉的工作室,欣賞了他們最新的產品陳列,而且深入了解了黎族制陶工藝的精髓。黎族制陶技藝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工藝價值。這項技藝已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組對黎族制陶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建議。
19日,調研工作組在五指山市受到了海南省民族博物館館長陳佩和五指山市文化館館長劉麗婷等人的熱情接待,參觀了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的陳列展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包括麻織、棉織、織錦、印染(包括扎染)、刺繡、龍被等多個品種。黎族婦女利用豐富的木棉、野麻等原料,經過浸泡、漂洗、染色等一系列工藝,織出精美華麗的圖案。其中,龍被作為黎錦中的珍品,集多種技藝于一體,色彩鮮艷、圖案典雅,是海南地區歷代進貢的珍品。
在研培學員陳孟麗的工作室,看到她在傳統黎錦技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開發了符合現代審美的時尚單品及生活用品,如黎錦圍巾、鼠標墊、電腦包等,這些產品在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提高了非遺產品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在五指山市黎族紡染織繡技藝傳習所,調研組調研了黎族紡染織繡技藝的傳承和保護情況。研培學員、傳習所骨干成員黃慧靈、梁月珠、王艷梅、黃雪英,介紹了生產經營情況和技藝傳承保護利用的現狀。他們所建設的五指山市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非遺工坊依托黎錦技藝,開展技能培訓、產品設計、提供訂單式就業等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實現年均銷售額80余萬元。
在毛納村,調研工作組重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調研之路,毛納村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山區熱帶雨林深處,是一個具有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獨特民族文化的黎族村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方面,毛納村積極培養了一批非遺技藝傳承人,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村里的非遺工坊為傳承人和文創人員提供了展示展銷平臺,黎族打柴舞、黎族竹木器樂等非遺項目在這里得以展示,同時,村民們通過制作黎錦、藤編等手工藝品,既傳承了文化,也增加了收入。
20日,工作組在三亞市文化館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在三亞市旅游文化廣電體育局副局長鐘鳳毛及相關科室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三亞市非遺館,了解了館內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工作組專門考察了黃麗瓊、周玉英、劉麗梅等學員的非遺工坊,進行了座談交流,共同探討了非遺保護、傳承與創新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次考察和座談,工作組對三亞市非遺保護工作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5年以來,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與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文化館等單位合作,一直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工作。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以“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為目標,不僅提升了海南省非遺傳承人的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而且促進了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通過舉辦7期海南省非遺研培班,學院累計培訓了200余位黎族紡染織繡、制陶、雕刻傳承人及相關基層管理人員。此外,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還主持了《海南省黎族紡染織繡技藝及文創產品指導辦法》的制定,并參與了海南省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發展論壇等項目。深度參與了促進非遺項目的高質量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使海南的傳統工藝與時尚潮流元素結合,煥發了新生。
在本次調研中,調研組深入了解了海南省在非遺傳承與創新方面的顯著成果,以及傳承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需求,海南非遺項目仍然面臨著傳承人隊伍老化、青年力量不足、設計創新能力不強、新的應用場景開發不夠等諸多問題。調研團隊與當地文化機構進行了廣泛的溝通,探討了非遺傳承與保護的有效途徑,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資源,為非遺研培學員提供持續的支持與服務。此次回訪調研加強了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與海南省非遺機構和傳承人的聯系,并為完善培養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未來,蘇州工藝美術學院將凝聚全國資源,尤其是把該項目做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的一項重要工作,繼續深化與海南省非遺機構的合作,探索更多創新的研培模式,為非遺傳承人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統的培訓。同時,也將積極總結經驗,不斷優化研培課程設置,以期達到更高的教育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