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已經完成所有規定議程,非常感動,如同一參會理事所言,一路核酸只為你而來;非常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學會的支持與厚愛!
2021年4月,在太原的五屆二次理事會上,也是在會議的最后,我是以“打造韌性的鎧甲,在不確定的當下尋找確定的未來”為題做了會議總結,其中提出:必須從行業自身做起構建防身的韌性體系,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并結合工藝美術行業自身的特質,從時代與使命、定位與任務、守正與創新、機遇與挑戰四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了一些個人的體會。那個時候,更多的是以宏觀的視角來詮釋行業未來應對的構想,以底線思維來提示行業要做好應對的策略,十五個月過去了,疫情依舊,其對全球性的影響仍然不確定,鎧甲防身,行業具有了一定的韌性,但日子不比從前,艱難之際我們總算等來了一縷陽光,為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發力提供了可能。
六月二十三日文旅部、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全文“十八”條所涉聯動部門之多,舉措之細,責任之實前所未有,既有長期的思考,更有三年的近期要求,盡管全文只字未提“工藝美術”,但又有別于兩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中只講“非遺”的定式,而是以“傳統工藝”一詞貫穿全文,落地有聲,為工藝美術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留下了很多可以作為的空間,可以說工藝美術行業在疫情不確定的背景下,迎來了一個確定的發展機遇期。
至于“傳統工藝”與“工藝美術”的關聯度、緊密度等關系問題的研究會有理論研究者給出較為明晰的判讀,我們在此無需糾結。僅就十部委《通知》而言,既有“傳統工藝代表性項目”、“傳統工藝代表性傳承人”的新提法,又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老提法,但更多的是“傳統工藝”、“傳統工藝類”、“傳統手工藝”的提法,尤其是“傳統工藝”一詞統攬全文,在文字不多的情況下提及多達六十余次,在這一語境下“傳統工藝類”的提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通知》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系統性保護,堅持守正創新”的四個堅持原則,尤其是“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這一提法對工藝美術行業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通知》強調了“推動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尤其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提法不僅與六十六年前中央工藝美院成立時有關領導提出的“為社會生產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的初心一脈相承,而且更有時代性,目標更清晰、定位更明確,那就是“傳統工藝”要高質量地為社會經濟服務,高品質地為人民生活服務,這一指導思想不僅為當下不算景氣的工美行業增強了信心,更為當代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通知》強調了“支持各地建設傳統工藝站,促進區域優勢傳統工藝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傳統工藝企業,支持其全面掌握并運用傳統工藝核心技藝和關鍵技術”;這些舉措都很有針對性,尤其是“核心技藝”、“關鍵技術”,我們要做好對號入座的功課;《通知》還強調“培育有技能、會設計、懂理論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術人才”,“培育一只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等等,這些要求的背后孕育巨大的人才培育需求與市場機會;尤其是提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傳統工藝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對傳統工藝企業投融資支持與服務”,為工藝美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想象空間;當然《通知》中還有諸如“品牌建設、宣傳推廣、國際交流”等等很多靚點的立體舉措,在此就不再一一解析贅述。
五屆理事會自換屆以來,始終致力于梳理學會工作的主線,明確要圍繞著學會定位做到綱舉目張,“堅持黨建統領、恪守學會使命、引領行業發展、滿足時代需求”這一學會定位始于嘉興首次提出,定于杭州完美收官,2020年11月在杭州,由浙江二輕集團組織的調研座談會上形成共識,把“服務行業發展”改為“引領行業發展”,把“滿足消費需求”改為“滿足時代需求”,由“服務”到“引領”,學會的責任與使命感陡然而生,由滿足“消費需求”到滿足“時代需求”,學會的工作目標必須志存高遠。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學會在工作的謀劃上一定要與定位協同布局,一定要著眼于未來,一定要與國家戰略同步,所有布局安排在2021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構架并逐步實施,相當一部分舉措與十部委剛剛發布的《通知》要求完全是不謀而合的,說明我們工作謀劃的思路與方向都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概括來講就是開拓進取主動作為,積極籌劃逐步構建,依托四大平臺,凝聚資源,以此來提升我們行業的創造力、影響力、創新力及競爭力,實現四個遠期目標。
一.以滿足時代需求為己任,重在提升工藝美術產業的創造力
宜家品牌創始人坎普拉德一直把狄更斯的《雙城記》放在枕邊,牢記開篇的這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以此提醒自己緊緊盯住時代,海爾原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先生對此也有過深刻地表述,他說對企業而言,“抓住了這個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沒有抓住這個時代就是最壞的時代,所幸海爾抓住了這個時代”,毋容置疑,這就是時代,只有滿足時代需求才有可能抓住時代,這既是學會的定位,更是我們調整思路、主動作為的動力所在。
就當下中國的時代背景而言,全球貿易碎片化,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俄烏戰爭的持久戰,的確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由于中國經濟具有極強的韌性,目前看,這些影響還不足以改變中國已經步入了數字經濟時代的事實,也不足以改變中國已經進入了消費者主導的消費個性、消費文化時代的事實,今日中國,80后人口已經占到總人口的60%,其中Z時代人群盡管只占人口的19%,消費已經占了總額的40%,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增加,中產階層的人口2021年已經超過六億,三四線城市中產規模達到了一二線城市五年前的水平,這就是現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就擺在那里,生活藝術化的情感需求就擺在那里,衣食住行娛教樂的身心需求就擺在那里,工藝美術行業要做的是提升自身的創造力,適應時代新形勢、把握時代新特點,堅定不移地打通“藝術生活化”的路徑,為人民高品質生活提供有效供給,沒有需求要創造需求,要按照十部委《通知》的要求,找到傳統工藝與當代生活的連接點,去引領需求。
工藝美術行業的自身特質決定其有著天然的滿足小眾個性化需求的供給能力,這種能力使得“藝術生活化”不僅有可能,而且一定走得通,有研究表明:“人均消費八千美元,意味著從大眾消費到小眾消費的拐點已經出現,人均消費一萬二千美元,小眾消費成為一種趨勢,人均兩萬的時候,小眾消費會形成主流”,事實上中國2016年人均消費已經達到八千美元,2021年超過了一萬二,就是說,2022年小眾消費將走入上升通道,只要堅持用“藝術生活化”的思維改變自我,提升行業自身的創造力,在保持藝術水準的前提下,限量版、紀念版、收藏版、簽名版等等個性化產品走進我們生活的可能性一定會與日俱增的。
學會將依托“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的平臺,以“引領行業發展、滿足時代需求”為主題,為中國工藝美術事業開辟新賽道,注入新動力,力求打造一個政產學研商五位一體可持續的集聚資源、深度融合的平臺,重在提升工藝美術產業的創造力,這項工作得到了江西省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期待通過這一平臺的不斷培育,聚焦產業,聚焦創造、以新的視角助力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加快“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步伐,以此來推動將工藝美術產品打造成為生活必需品的目標!讓工藝美術產品走入生活、走進家庭,讓生活更有儀式感,更有藝術感。
當然這一定是個漫長的漸變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把“滿足時代需求”牢記在心,把服務好“人民高品質的生活”的責任與使命融入到血液之中,經過我們工美人自身多年的努力創造,我相信:“藝術生活化”的路徑一定會越拓越寬,工藝美術產品在日用及居家生活中一定會隨處可見,而且一定會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讓產品說話,讓消費者自賞,展示工藝美術行業的創造力,為2035文化強國的建設貢獻我們工美人的創造。
二.以打造國際智庫為己任,重在提升工藝美術行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眾所周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不同于協會,她接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與中國科協的雙重領導,業務構架天然地具有雙重屬性,除了行業業務屬性之外,還要擔負起行業領域內“學術、科普、智庫”的重要職責,所以說,“恪守學會使命”既是學會的定位之一,更是學會履職的必需。
2020年11月中國科協聯合民政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中明確“學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指示更加明確了科學與技術在工藝美術行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十部委《通知》強調的是高質量傳承發展,科協與民政部《意見》要求的是創新規范發展,這就是學會工作的總綱。
《意見》全文在太原的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會上已經組織過集體學習并宣貫執行,過去的一年,學會迅速恢復了<理論專業委員會>,讓工藝美術批評、理論與實踐互促互動,清風蕩漾;今年六月由學會支持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當代工藝美術評論人才培養”在山東藝術學院開班,各路大咖登臺亮相貢獻智慧;六月開啟的“手藝守藝—創新爭先、自強自立”2022中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周活動再上臺階,地方學會下沉至基層鄉村學校企業,活動豐富多彩,各專委會參與的熱度陡然提升,視頻號直播成為新的靚點,學會公眾號連續四周專欄報道。我這里不是總結,只是舉些例證來說明學會在“恪守學會使命”的定位中積極履職并逐步感受到了學會的影響力,但這種感受是遠遠不夠的,學會的影響力與我們所期待的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主要表現在智庫建設上的乏善可陳,《意見》明確“支持學會與國際同行交朋友、結對子,積極對接國際資源”;“支持在境外舉辦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等等,所有的支持我們涉足得很少,尤其是“跨領域交流,將學術交流成果有效轉化為智庫成果”,“以重大項目為紐帶,把更多海內外高層次專家學者納入智庫專家隊伍”的要求,我們離《意見》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國際化與智庫建設不是短板,而是幾近空白。
為落實《意見》的要求,學會積極籌劃“手工藝”50人論壇,期望打造一個以手工藝這一國際語言為要義的智庫型國際合作交流平臺,以“藝術當隨時代,手藝當領時尚”為主題,積極推動“手工藝”產業化,絕不是簡單的工業化,積極推動“手工藝產品”時尚化,絕不是單純的藝術化。“手工藝”50人論壇的發起成立,得到了溫州有關機構的積極支持,力求打造成一個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論壇,實現將手工藝產業打造成為時尚產業的目標!形成一個以“手工藝”為核心要素的國際語境、話題論壇、領袖意見、智慧奉獻的品牌論壇,提升中國傳統工藝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三.以守正創新為己任,重在提升工藝美術類院校的創新力
對工藝美術行業而言,守正與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說法很多,爭論不少,我個人比較認同這一說法:“傳統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創新,是因為有了創新,形成了一個新的審美標準并被繼承才成為傳統,我們所追求的經典,都是當時最偉大的創新”,這一說法同十部委《通知》中所言的:“激發廣大手工藝者的創新創造活力,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如出一轍,傳承的核心就是創新,創新即是傳承的起始點,又是傳承的落腳點。
學會自2021年下半年起不斷地調整布局,最終將創意創新的任務聚焦在院校;一是在分支機構的構建上明確要求必須實行共建制,在專委會的組建上明確要求必須有院校參與共建,鼓勵共建院校主動謀劃、深度參與行業各類活動,疏通產學研聯動通道,探索一條產教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合作共贏機制;二是把“創意工美”、“科技工美”的項目放到院校,今年首次創辦“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生作品大賽”,以賽促創,以賽出新,由教育工作委員會主導,在全國遴選了30余所院校,涵蓋了工藝美術專業的各類畢業生3400余人,依托“創意工美”平臺,營造創新氛圍、培育創新土壤、激發創新熱情、創作創新作品、成就創新人才 ,重點是聚焦在工藝美術院校的創新力上,厚積薄發,循序漸進,逐步擴大院校參與規模,逐步細分品類,逐步對接產業,逐步服務市場,在守正保持藝術創作水準的同時,引導院校的畢業生作品創作逐步融入產品創造的理念;依托“科技工美”平臺,依照“物質生活之所用、精神生活之所需”的原則,積極倡導并推動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創新,積極鼓勵并推動院校與企業的融合創新,積極支持并推動院校與專委會的融合創新,積極推動院校的教育教學成果與社會需求融合、與世界文化融合、與技術創新融合,以此來帶動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力求把融合創新的成果更有效地轉化成市場上熱手的產品,在供給上,實現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期許的目標!在產教的深度融合中提升工藝美術院校的創新力,破解一段時間以來,保護傳承有力,發展提升不足的難題。
四.以百年樹人為己任,重在提升工藝美術行業人才的競爭力
工藝美術產業完全不同于其他產業,有著自己獨有的特質,是個典型的,由創新思維引領、人文與科技雙輪驅動的、進而帶動產業集聚的、技能密集型產業;具有文化與經濟雙重屬性;承擔著繁榮文化、滿足需求、穩定就業的三大任務;不僅是承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更是承接一產(鄉村振興)、服務三產(文化創意)的客觀載體。這一特質注定了工藝美術行業的人才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由院校按照學科模板去培養的,有技能、會設計、懂理論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模式上,需要創新構建一個與社會無縫銜接的,以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為目標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的社會體系。
2021年下半年學會開始在既有的科普基地基礎上籌劃、構建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培養需求的專業人才培育基地體系;一是建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大師工作站,目標是:在打造大國重器的進程中,針對某項技藝,為解決關鍵性問題,以課題立項為基礎,旨在推出當代甚至是歷代同類藝術作品中最高水平的力作,在項目的實施中培育高水平的專業領軍型人才;二是建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研學基地,目標是:集智庫、學術、科普為一體,以政產學研商五位一體的群體為依托,在承擔課題項目的同時,圍繞某項技藝,專注人才培養,旨在承接政府、院校、企業的項目委托,在項目的實施中培養高水平的技術型與技能型人才;三是建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游學基地,目標是:定位于工藝美術各細分領域,遍布并下沉到工藝美術行業所涉的縣域,既有服務當地經濟、培育當地專業人才的定位,更有擔負工藝美術行業通識人才培育的重任,以交流、培訓、示范、幫扶四大功能為依托,在項目的實施中培育懂專業、善經營、會傳播的知識型創新人才;四是建立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基地,目標是:定位與工藝美術細分行業的主產區,圍繞著該區域的優勢與特色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集中學會在這些細分領域的資源優勢,與地方政府簽署包括共建專委會在內的一攬子的中長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從福建開始先行先試,逐步推廣,繼去年安溪滕鐵產業模式之后、惠安石雕產業模式已經落地、泰順彩石產業模式、莆田香文化產業模式都在陸續落地之中,集中力量在服務產業發展提升的過程中培育知識型、技藝型、創新型、市場型、經營型人才。
工藝美術行業的特質屬性決定了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思維,培育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培育體系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不二選擇,相比于體系的籌劃,體系的構建與項目的落地實施將會更加艱難,需要凝聚各方資源持續不斷地加持,才有見到曙光的可能,這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體系,更是一個自加壓力、自找苦吃的體系,需要一屆屆不斷地認證完善、循序漸進。
恪守百年樹人之道,提升工藝美術人才的競爭力,是未來學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會將依托由大師工作站、研學基地、游學基地、產業基地及科普基地所構建的“五位一體”的人才培育體系,積極推動跨界融合,逐步實現培育出滿足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的目標!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各位同仁:
2022年已經過半,留給我們的時間很緊很緊,盡管疫情的不確定性讓我們依然心存疑慮,箭在弦上,隨時待發,工藝美術行業難得的又一個機遇期就在眼前,稍縱即逝,不可懈怠。
創新不忘守正,傳承必須創新,在這新舊動能轉換之際,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黨委以“堅持黨建統領”為第一要務,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資源,率領廣大會員,為工藝美術高質量的傳承發展,注入新動力,開辟新賽道,在盡心盡力地服務好會員的同時,并與會員一道,努力開拓,為社會做好服務、為國家做好服務!
最后,祝愿中國工藝美術事業在新的時代越做越好,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