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姚建萍:奮力推動工藝美術高處再攀登——在2022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暨大師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時間:2022-12-2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97 分享:
2022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暨“大師論壇”于11月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舉行。來自不同領域的行業專家、業界學者、政府官員走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南昌),聆聽講座,同臺論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藝術專委會副主任姚建萍以“奮力推動工藝美術高處再攀登”為題主旨演講。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她講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總書記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讓我們工藝美術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肩上所負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取得了偉大成就,讓非遺保護、傳承、開發、利用,綻放迷人的光彩,也給我們工美界、中國刺繡界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國大師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行業創新發展的引領者、示范者,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性人群。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推動工藝美術高處再攀高,自覺承擔“興文化”的使命任務,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呈現我們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下面我將分享在“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上所做的一些積極的探索”。我們以蘇繡為載體,以設計為方法,以傳承為使命,不斷拓寬蘇繡的邊界的同時,堅持“守正創新”,提出了“繡隨時代、針融百家”創作理念,以此作為指導思想,深耕領域發展。如何能找到“繡隨時代”的路徑和方法——首先要解決的“刺繡的創新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隨著工藝美術生產力的極大解放,這個古老的行業迸發出勃勃生機。與此同時,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國范圍開展,隨著文化自信的增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工藝美術有了新的 認識和訴求,大家日益認同和珍視它所承載的手工文化價值,以及基于材料、技藝和樣式的獨特性、精巧性的手工藝術品格。這一切新需要、新機制、新認識,都促進著新時代生機勃勃的工藝美術創作,使之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形成 了“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生動局面。“欣欣向榮”的背后是刺繡藝術發展遇到重大的危機和痛點:繡稿的雷同性,照抄、照拿、照搬。全國各繡種的相似性。這種風向中埋伏著刺繡藝術獨立品格喪失的巨大危機。刺繡長期以來模仿古代繪畫,如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等等這些都是作為蘇繡的熱門題材,這些模仿寫實性,山水畫、花鳥畫、唐卡等畫繡中蘊含著描摹對象巨大的相似性,各種刺繡技法似乎都是為了所謂的“一模一樣”而存在,刺繡本身的針法語言,繡線的色彩特色常常被忽略,更談不上對刺繡本身語言的自我表達和精神追求,以及對時代需求的考量。我在2000年左右繡制姑蘇繁華圖,這過程中,一直與古人對話,也深深的進入了反思,觸動我的是,我們10個人,花了近2年的時間,繡制再現了清代的畫家徐揚畫的歷史上姑蘇繁華盛景,繡的很精致,還原的也很逼真,是為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繡召開,作為城市文化形象陳立在蘇州護城河旁,目的是讓外國友人了解我們蘇州歷史上就是繁華之地。令我不禁自問的是蘇繡歷來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在歷史不同時期有一座座高峰和豐碑。難道生長在改革開發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我們只能走這條繡的藍本就是古代繪畫,跟著明代顧繡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在刺繡的底稿上不用費勁。回顧歷史,有著一座座藝術高峰,一座座豐碑人物。就在我們蘇工蘇作中,歷史上有沈壽、蒯祥、陸子崗、明式家具,創造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高峰。這對于新時代每一個奮斗者、傳承者來說特別重要!以史為鑒,前輩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都留下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激勵著當代我們每一位奮斗者。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目前我們應該努力去創造文化遺產現象,奮力推動工藝美術高處再攀高!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初心和使命!敬畏不同時期出現的文藝高峰,都有一個精英的團體,并由“文人、匠人、商人”組成。無論是沈壽時代、楊守玉時代,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創建的蘇州刺繡研究所的名家大師。例如:明代玉圣 —— 陸子岡,“詩書畫印”入玉設計與平面減地創新技法,成為后世玉工沿襲 和傳承的主要載體,子岡已不再是人名,而是演變成了一個品牌——“子岡牌”。蒯魯班——蒯祥,明代建筑匠師,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香山幫” 作為時代的建筑品牌,家喻戶曉。繡圣 —— 沈壽,清朝刺繡大師,創立“仿真繡”,作品《耶穌像》在國際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獎,讓蘇繡走向國際。傳統工藝美術表現題材問題,一直是社會和學界普遍關注的。受制于傳承方式,作坊式師徒傳承,較少的科班出身、工匠的知識結構、視野從及趨利等問題,非遺傳承者多為個人或個體工作室為單位的一種工坊式,以自產自銷為主的傳統模式,制約傳 統手工藝發展的痛點。蘇繡的表現題材長期依賴繪稿,神話題材、歷史題材、花鳥題材較為普通,現實題材較少。沒有自己獨 立的原創繡稿,停留在技藝表達的工藝階段,難以表達蘇繡人的思想和追求。蘇繡的創作靠得從來不是單打獨斗,在計劃經濟時代的蘇州刺繡研究所都有幾十個人的設計室。目前要結合新的形勢和條件,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中,探索找到一條既“符合藝術創作又符合市場規律”的新路徑——“砸鍋賣錢”建團隊。致力于蘇繡的繼承、創 新、發揚的時代使命!從“思想觀念創新、題材內容創新、技藝針法創新、協同跨界創新”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創作體系,提高原創能力,提出“繡隨時代、針融百家”的創作方向,以關注國家重大事件和民生為主的創作內容,創作具有時代性、能夠表達人民理想、藝術思想的作品,使蘇繡能夠象征一種文化、代表一個時代的格局走入大空間。下面再分享“突破藝術高度、回歸藝術生活”的姚繡發展之路。建立團隊、創新精品:多年來,我培養的隊伍從原創研發、創作生產、展覽展陳、裝裱儲運到品牌傳播、活動運營等一系列圍繞蘇繡發展的“國禮團隊”。繡隨時代,針融百家:“繡隨時代,針融百家”以此作為指導思想來探索實踐,致力于把蘇繡作品推向國家大型文化空間。從“思想觀念創新、題材內容創新、技藝針法創新、協同跨界創新”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創作體系,提高原創能力,以關注國家重大事件和民生為主的創作內容,創作具有時代性、能夠表達人民理想、藝術思想的作品,使蘇繡能夠象征一種文化、代表一個時代的格局走進文化大空間。設計著重系統考慮從內容、題材、形式、材料、工藝、功能、環境的定位要求。成熟的技法運用是姚建萍的特長,技法嫻熟于胸,情感表露其間,姚建萍在作品中將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 、海納百川,通過蘇繡的手法充分表現出來,抒發的是中華兒女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歌頌的是國泰民安的和諧盛世,繡出的是姚建萍對蘇繡藝術永遠不竭的追求。融針繡在具體作品表現形式來說,主要特征是具有時代性,繡隨時代就是融針繡的一個重要內在理念。作品將“畫面思想內容和藝術表達”相融合,將“寫意和寫實”相融合,將“江南之美中的含蓄婉約和創新文化中的激情奔放”相融合。在“繡意與繡真”上下功夫,在“情調、意境、氣勢”上下功夫,在“針融百家、藝開新境”上下功夫,為中國刺繡的藝術創作做探路者貼近人民審美趣味,強化審美共鳴:用情在現實生活中,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需要是工藝美術創作發展的基礎和源泉。王朝聞先生指出:“我國的工藝美術和其他藝術一樣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是唯一正確的方向,但也只有從人民對工藝美術的需要和工藝美術對人民的作用出發才能夠正確貫徹這個方向”。工藝美術來自生活,既源于具體的物質需要,也包含藝術的審美的需要與創造。服務社會,推動行業共同進步:2021年9月23日,第十三屆中國刺繡文化藝術節首屆蘇州工藝雙年展作為刺繡藝術節的開場展覽同時開幕。2019年,在姚建萍的積極參與組織策劃推動下,得到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江蘇省民協大力支持。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及省級大師和代表性90后新生代老中青三代人,特邀了全國各繡種的名家大師代表,共同走進中國美術館,上演了“錦繡中華——刺繡藝術精品展”,為祖國獻禮,向人民匯報。2014年,姚建萍為鎮湖蘇繡傳承人獲得江蘇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啟動創作 原創蘇繡作品向蘇州市高新區政府申請到專門立項資金。姚建萍認真負責實施此項目的從啟 動到完成,并率領姚惠芬、鄒英姿、盧福英、王麗華、朱壽珍、梁雪芳、沈德龍八位大師創 作八位幅原創蘇繡作品。這不僅留下了一批蘇繡的創新之作,同時推動蘇繡藝術和整個產業 的發展,這對引領蘇繡創新發展走出了新的一步。2017年,姚建萍積極參與組織推動,得到新區政府的支持,完成了在北京恭王 府“錦繡中華——水墨姑蘇”系列活動。整個活動全方位帶領大家從梳理歷代刺繡針法的呈 現,組織一場蘇繡作品展示,一場水墨姑蘇服飾秀,一場蘇繡學術論壇,多維度的向人們展 示了民族藝術之美。2015年,“針融百家 藝開新境——姚建萍刺繡藝術個展”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 辦,期間同行大師及學生參觀欣賞、交流學習。2019年,在姚建萍的積極參與組織推動下,得到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 江蘇省民協大力支持。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及省級大師和代表性90后 新生代老中青三代人,特邀了全國各繡種的名家大師代表,共同走進中國美術館,上演了 “錦繡中華——江蘇刺繡藝術精品展”,為祖國獻禮,向人民匯報。傳承刺繡技藝,助力鄉村振興:繡花針助力鄉村振興,在十多年中,走進大山,走進草原,傳授技藝,扶心扶志,走向共同富裕。 習總書記勉勵我們: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我們一定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 ,營造風清氣正的文藝創作氛圍,持續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傳播好中國聲音,以實際行動投身到苐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為實現我國現代化文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工藝美術應該做到“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我們不僅要深刻認識工藝美術的發展現實,更要從根本上認識和把握工藝美術優良傳統,緊密對接新時代人民的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認識工藝美術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回顧和重溫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時期對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的創作導向,深刻理解文藝發展的目標和方法,在時代發展中堅守人民立場,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培根鑄魂,用心用情用功“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