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 潘魯生:紀念鐘敬文先生誕辰120周年
時間:2023-11-03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0 分享:
今年是鐘敬文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以《鐘敬文民間文藝思想研究》為題撰寫紀念文章,回顧鐘敬文先生的學術歷程,進一步認識其民間文藝思想歷久彌新的文化價值。潘魯生指出,鐘敬文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民間文藝家、民俗學家、教育家、詩人和現代散文家,一生與世界先進思想和先進文化偕行,精進不休,竭誠盡智,筆耕不輟,不僅是中國民俗學的奠基人,也是中國民間文藝學的開拓者和領路人。其學術生涯從民間文藝學起步并回歸民間文藝學,對于中國民間文藝的深入調查和理論研究,確立了中國民間文藝學的研究范式和學科基礎。鐘敬文先生對民間文藝思想的貢獻體現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組織建構、國際交流等方面,與其學習、生活有緊密關系,深刻體現了中國現代社會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革中民間文藝的學術生涯與學科建設的內在聯系,是社會、人生、學術的交織演進,包含中國民間文藝研究的時代語境、學術理想和學科基礎,具有深遠意義。《鐘敬文全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
潘魯生分析指出,自“五四”時期至二十一世紀初,鐘敬文先生對我國民間文藝的研究貫穿于中國現當代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把握民間文藝的發展脈動,推進民間文藝的學術研究和保護實踐,體現了強烈的文化使命。1935年鐘敬文先生提出要建設“民間文藝學”的學科構想,不斷研究民間文藝學學科體系建構的理論與方法,包括“本體論與方法論的原理研究”“歷史的探索與編述”“田野作業”“方法論和資料學”“民族志”等,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以及開展系統的民間文藝搶救、保護和發展等一系列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帶動作用,從民間文藝的理論建構、方法探索到學術組織、學術刊物的創辦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鐘敬文先生提出民間文藝具有直接的“人民性”,強調衡量民間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就是“人民性”,指出民間文藝的研究對象是廣大勞動人民以生活需要為機能而創作的精神果實,收集、整理和研究這些“碩果”,有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歷史文化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作用,并切實關注中國民間文藝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強調要堅定地從我們社會生活的實際出發,自覺地建設具有我國特色的民間文藝學。其民間文藝的學術理想與追求不僅在于學科理論本身,而且始終與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民間文藝的學科建設與社會實踐在社會的現代化轉型、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自信建構、文化傳承發展與人民生活等普遍而深刻的聯系中,發揮了細致而深入的作用。
1990 年,在中國美術史編撰座談會上與鐘敬文先生交談
潘魯生表示,鐘敬文先生矢志不渝孜孜追求,對中國民間文藝從學科架構、構成特性、研究方法、交流視野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的探索,相關命題、方法和經驗具有歷久彌新的思想價值和示范作用。回溯其學術思想的發展歷程,于時代脈絡中觀照學術的旨趣和追求,亦可見民間文藝的本質與精神,啟示后學以民間文藝之研究燭照民族文化之心,在人民的文化傳承中續寫中國現代文明的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