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 看見手藝 遇到嶺南——文化遺產周系列活動啟幕
時間:2024-06-0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7 分享: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中國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標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一直致力于世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探索創新發展的實踐模式,通過不斷開展以世界傳統手工藝為主題的國際文化遺產交流活動,促進各國文化互動與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
教席特別在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策劃了本次“看見手藝 遇到嶺南”文化遺產周系列活動,讓在校學生有機會了解、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讓非遺星火相傳,綻放時代光彩。活動主要有非遺文化分享、非遺作品展示、非遺輕體驗等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
“看見手藝 遇到嶺南”文化遺產周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將于2024年6月5日下午14:00進行,德星堂麒麟隊將特別表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為全校師生獻上一場文化遺產盛宴。麒麟舞融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于一體,熱鬧非凡、栩栩如生。
麒麟舞傳承人鄧主文
啟動儀式后,麒麟舞傳承人鄧主文將為學生們進行學術分享,大家可以深入學習并體驗麒麟舞竹編工藝。
6月5日、7日和11日分別有麒麟舞表演、石灣陶塑和廣繡刺繡工藝的三場學術分享會。師生們不僅可以通過展板了解國家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也可以通過學術講座學習,還可以觀看麒麟舞表演、石灣陶塑藏品展示,親自體驗麒麟舞竹編工藝和廣繡刺繡工藝,看見中國手工藝風采,體驗嶺南文化的魅力。
麒麟舞傳承人分享會
時間:6月5日15:00-16:30
地點:四海藝術空間
分享人:鄧主文
麒麟舞是一種民間的傳統藝術形式,代表我國民眾趨吉避兇、祈愿國泰民安的樸素心理,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深圳市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鳳崗小學、新安(集團) 外國語學校任教;青春寶安形象代言人;2021年9月獲國家頒發“客家麒麟頭”擺件外觀專利證書;2023年5月獲國家頒發“麒麟頭擺件”美術作品登記證書;2023年4月評選為“寶安青春代言人”,同年8月被評為“寶安文創新銳設計師”;2023年8月寶安區文化館(1990館)“憶古惜今 古韻非遺”西鄉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展策展人;2023年9月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博享非遺’民間非遺藝術文化展策展人;2023年11月獲寶安區“百姓學習之星”。
本次分享會將以深圳麒麟舞作為個案,介紹其歷史源流、表演套路、動作要領、文化內涵等內容,并將嶺南麒麟舞與其他區域的麒麟舞風俗作橫向對比,以全面展現這一非遺項目在誕生、傳承、演變過程中所發揮的社會功能。
分享嘉賓將會分享自己走上文化遺產道路的心得和體會,介紹非遺在社區公共服務城市文化塑造、非遺童蒙教育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展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青年力量。
陶塑瓦脊制作技藝傳承人分享會
時間:6月7日 14:30-16:00
地點:四海藝術空間
分享人:何大智
陶塑瓦脊制作技藝,是嶺南建筑獨具特色的建造技法,在2022年被列入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傳統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中山市工藝美術協會陶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阿蕾達設計公司創意總監;Arreda Home家居品牌合伙人;參與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和紗靈宮的陶塑瓦脊制作;參與順德北滘和園正入口和澳門上葡京綜合度假村大堂地主照壁墻制作;目前在中山從事著文化傳媒與文創研發等推動非遺文化接上時代步伐的相關工作,致力于在本土打造一個從非遺文化傳播教學到非遺技術沉浸式體驗,再到非遺文化產品孵化落地地完整生態。
何大智先生就陶塑瓦脊、石灣陶等非遺制作技藝的工藝傳承模式及創新路徑作整體介紹。面臨機器化生產、市場化競爭的沖擊之下,傳統手工藝如何在堅守傳統與銳意創新之間尋求平衡、探索出路?分享會將通過具體案例,進一步闡釋傳承團隊所秉承的“仿中有創”宗旨,如何將文化、科技以及生活重新組合定義,打造出具有東方美學底蘊且為現代生活服務的可傳承的有價值的文創產品,以此讓古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繼續延續它值得被世代傳承的價值。
分享嘉賓結合自身的留學經驗,在傳統體系的創作基礎上大膽創新,將傳統嶺南石灣陶塑技藝與中國傳統美學、潮流元素、西方雕塑理論有機結合,賦予傳統手藝新的活力。
廣繡非遺傳承人分享會
時間:6月10日 10:00-11:30
地點:四海藝術空間
分享人:許春恒
廣繡在2006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發源于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繡工藝,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湘繡、蜀繡和蘇繡并列為中國四大名繡。
廣繡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嶺南傳統工藝美術一廣繡研究方向藝術碩士;廣州美術學院廣繡項目外聘專業指導老師;廣州市多所中小學的廣繡專業導師;廣州市工藝美術中級工藝師;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荔灣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荔灣區青年聯合會委員“嶺悟秀禾”創始人;旗下有超過10年以上的資深繡娘多名品牌連續多年參與設計生產外交部禮品。
本次分享會將圍繞廣繡的歷史源流、題材紋飾、針法技巧等方面作相關介紹。廣繡是清代主要的外銷繡品,被稱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分享嘉賓將通過精美的廣繡繡片成品,展示穿越千年“一筆千針、色彩瑰麗”的錦繡之美。與會者可以在傳承人的指導下,親手參與廣繡手工制作,在一針一線的體驗中,感受廣繡所鐫刻的嶺南先民審美印記,以及其所承載的中西文化交流記憶。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藝傳承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