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當代工藝美術批評學術提名展 ——陶瓷(一)
時間:2024-01-1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3 分享: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當代工藝美術批評學術提名展 ” 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 化新輝煌 ”的文化強國戰略,積極主動引領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項目將以新形式對標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以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和文化自信為目標,形成中國式現代化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新范式,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美術批評話語體系,從而深刻認識策展與批評在中國式現代化工藝美術新征程中的使命責任。項目將通過開展系列學術及展覽活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互動,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實現中國與世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當代工藝美術批評學術提名展與學術批評論壇,旨在挖掘當代工藝美術創作的優秀案例,構建當代工藝美術創新、學術批評及推廣體系,打造我國工藝美術發展、交流的新平臺。通過對工藝美術與現代生活之間關聯性再認識,理解多學科文化融合下工藝美術應有的形態,看到學術批評對于工藝美術發展的深遠影響,進而推動工藝美術的理念創新,形成與行業全面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樹立當代工藝美術學術評論新范式。 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展現了豐富的創新和多元化,藝術家們在傳統技藝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一些作品追求現代設計和概念,同時注重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另一些則通過陶藝表達社會、環境或個人情感。陶藝家們還常常探索新型材料和技術,推動陶藝領域的發展。總體而言,當代中國陶藝展示了對傳統的創新和對當代社會語境的敏感理解。眼下,正值當代工藝美術批評思潮如火如荼之際,中國的陶瓷藝術家們立足當下,正審視著自身的生態建構問題,以此引發觀眾對當代議題的關注和反思。當代中國陶藝在一些作品中表達了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的批判性思考。藝術家們通過陶藝作品反映對社會、文化、人生以及對環境的思考,來表達一種獨特而直觀的審美方式。當代陶瓷藝術如何做到與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真正融合?如何做到保留傳統元素的同時注入現代創新?這都是我們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展覽暨論壇的成功舉辦能夠讓我們更多的關注和聚焦對當代工藝美術的多樣性看法,促使行業內的討論和反思,也有助于推動陶藝領域的發展。寧曉莉-《夏夜》
Sung Jae Choi(韓國)-《 Landscape of The Heart》
陳光輝-《對視》
崔彬-《溫 · 度》
高藝峰-《壺言自娛系列》
葛韜-《三足方鼎》
顧美群-《鼎盛》
加藤 真美(日本)-《彼岸》
康青-《風物》
伶美(韓國)-《九云夢》
李仁鎮(韓國)-《山那邊》
林善春(新加坡)-《靜》
劉樂君-《流金的果殼之五》
劉穎睿-《i-2》
權眞姬(韓國)-《Coral Coliseum PG》
唐廷強-《山·翠》
吳光榮-《 圓形捏壺》
熊開波-《母子情深》
姚嵐-《框內框外系列-我執》
禹寬壕(韓國)-《TEN THOUSAND PRESENTS》
張凌云-《鳥》
張清淵(中國臺灣)-《柴燒線紋茶壺》
趙蘭濤-《臥云觀山之十五》
朱樂耕-《歲月的記憶》
竺娜亞-《明月幾時有》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當代工藝美術批評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