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主任白明的個展“成器與物歸·白明藝術之旅”于北京壹美美術館正式開展。此次展覽是對白明三十年藝術生涯最完整的一次階段性回顧與總結,也是其近七年來涵蓋作品時間范圍最廣的一次大型個展。本次展覽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拓展事務執行總裁、亞洲藝術部普利茲克專席主任(Pritzker Chair)汪濤擔任策展人,同時邀請著名建筑師高強擔任展覽總監及展覽總設計師,展期為2023年6月13日至2023年10月15日。本次展覽是對白明于陶瓷、水墨、油畫、大漆等多個領域的藝術語言范式進行探索的梳理與呈現。
白明的藝術之旅超越了形式與造型的局限,崇尚對于物性本質的回歸與溯源,傳遞出一種東方古典美學的清雅意境。其作品并非僅僅是文化符號的堆砌,而是以一種深邃的表達方式,將東方智慧與美學的精髓凝聚于形體、紋理、質感、色彩之中,追求“大道至簡,大美天成”的至高藝術境界。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的靈動與情感的凝練的結合,吸引觀者進入白明所創造的富有哲思與意蘊的精神空間,喚起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心靈共鳴,并由此領略到人與物之間微妙而深遠的關聯。展覽旨在帶領觀者感受白明對物性本質的深刻洞察及其超凡脫俗的藝術境界,同時追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在當代藝術語境下進行延續與創新。
關于“物歸”,策展人汪濤先生在前言中寫道: 二十世紀西方哲人,得到中國古老的器皿喻像和道家虛無之論的啟迪,將“物性”從“物體”中剝離出來。藝術也由此得到徹底解放。白明的藝術之途也是從“成器(物體)” 到“物歸(物性)”的長途跋涉,燕處超然,物我同化。
白明以考古學的態度和視覺挖掘著“墟”、“古城窟”、“交河故道”。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山水與時間”,讓我們用眼睛去傾聽“時間的聲音”。在“玄光之下” 、“瓷石之間”,我們透過千瘡百孔的“文化蟲洞”看到過去與未來。
作品“坯粉之書” 則以未成器的坯粉與陶瓷生產工具作為創作的語言符號,回歸“成器”的初始,思考泥土“成器”以外的去處
在系列作品“熵”中以巨型作品在窯爐中的炸裂呼應了一種物質生成與創造的回歸
在作品“參禪”和“疊加的關系”中白明嘗試以原材料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燒成中的裂痕等作為創作的語言
白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協IAC會員,《中國陶藝家》雜志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代陶藝研究所所長,“上虞青”現代國際陶藝中心主任,德化當代陶藝研究所所長。在中國、法國、韓國、美國、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時舉辦個展共計20余次。建立了中國現當代陶藝理論基礎,出版著作11種19卷,個人作品集2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