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君,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山東省國瓷陶藝書畫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關于以“鄉愁記憶”賦能“鄉村振興”的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出了新要求。以“鄉愁記憶”賦能“鄉村振興”,將鄉愁情緒轉化為看得見山、忘得見水、記得住過往的具體形式,有助于喚醒城市與鄉村大眾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鄉愁記憶”是一種情感狀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它廣泛存在于背井離鄉的游子、漂泊在外的過客、求職求學的學子、創業創新的人事心中,具有沉重的歷史感和豐富的層次性。從“每逢佳節倍思親”,到“千里遙遠回家過年”,再到“滿載榮譽回到家鄉”,諸多文學、文藝作品對鄉愁展開描述,以抒發人們對故鄉、對親人的眷念。
在中國現代鄉愁理論中,則具有鮮明的政治意蘊,包含了對鄉村發展的深刻關切,以及對現代化進程的反思。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不同場合談到鄉愁問題,并做出了系列部署。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新農村建設要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可以說,新時代的鄉愁理論已經開始從文學領域向政治領域轉向,成為黨和國家帶領全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指引。
鄉愁記憶,是對時代發展和人民情感需求的呼應,也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意。首先,鄉愁記憶,能夠激發情感共鳴,增強文化自信。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深藏著對故鄉的眷戀。無論是少小離家的憂思別緒,成年后衣錦還鄉的祝福和期盼,還是暮年之際落葉歸根的精神信仰,鄉愁記憶根植于國民內心,代表了一種共通的情感體驗和價值主張。這是鄉村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也是鄉村得以延續的重要特質。很多人終其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故土尋宗,為的就是讓身體和心靈能夠抵達最溫暖的歸依。記住鄉愁,人心自安。留住鄉愁,可以增強鄉村文化自信,使之成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精神紐帶。其次,鄉愁記憶,能夠提升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動能。城市化、工業化進程讓農村人口大批量向城市遷移,鄉村空心化和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統計顯示,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村常住人口都是老人和留守兒童。在此情境下,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動能嚴重不足,亟需召喚新的主體介入。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鄉愁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鄉愁記憶,可以激發主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體情緒轉化為投身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動力,從而吸引他們積極投身到返回家鄉、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具體實踐,與留守村民一起,共同匯聚成新時期鄉村振興的最強音。
建議:
一、以鄉愁記憶為載體,重構鄉村文化空間。家鄉的一山一水、一磚一瓦,莊嚴肅穆的舊祠堂,光影斑駁的土墻壁,以及村口的堰塘、廣播站和打谷場,都是鄉愁記憶的空間載體。它們承載了村民的集體記憶,也是人們尋找自我、回歸自我的情感坐標。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保護那些留存至今、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古民居、古建筑、古牌坊,讓傳統文化有根可依,得以延續;另一方面,積極挖掘原鄉、原味、原生、原貌的鄉愁元素,構建鄉村博物館、民俗館等現代空間形態,講好村莊故事,展示鄉村文化。它們不僅可以成為具有高辨識度的鄉村文化新地標,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和外來游客參觀游玩,實現文化保護和文旅產業發展雙贏。
二、以鄉愁記憶為主線,活化鄉村文化體驗。中國是農耕文明國家,傳統農耕文化蘊含著天人合一、審時度勢、和諧共生等樸素思想,積累了從育種、耕種、灌溉、豐收、儲藏等一系列系統科學的農業生產經驗,由此構成了鄉村生活與城市生活的顯著差異。鄉村振興需要弘揚農耕文化,探索開發具有參與性的農事活動,吸引大家擼起袖子,撩起褲腿,走到田中,親身體驗種植、采摘、收割、豐收等農事生活,感受鄉村文化魅力。同時,積極發展和農耕文化有關的節慶活動、手工藝體驗、實景演出、文創產品開發等業態,活化鄉村文化形態,營造層次豐富的文化體驗。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每年都在農歷秋分這一天舉辦“農民豐收節”,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有機融合,促進城鄉要素資源流動,抒寫了鄉村振興的“西河畫卷”。
一是教學理念落后。一方面,教師育人理念落后,美育課程以理論說教為主,課堂沉悶無趣,學生參與度低,教師以課本為主開展美育教學活動,形式化、理論化嚴重;另一方面,學校教育觀念狹隘,學校以藝術類課程代替美育課程,忽視了美育在情感、想象、創造等領域的獨特作用。學校和教師育人理念落后,導致在弱化美育的同時,也造成美育課程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二是師資隊伍不完善。部分高校未充分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未配備專業的美育教師隊伍,而是從藝術專業或中文專業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選擇教師,這與新時代所倡導的全學科、強專業的美育教學團隊不匹配。部分教師由于美學功底不深厚,美育理念不先進,對美育課程構建沒有完整的思路,無法順利完成美育課程的教學工作,無法真正推進美育教學活動。
三是課程設置不合理。美育工作缺乏完整的美育課程體系,也造成高校美育的實踐效果不佳。高校美育課程應當作為獨立的教育體系,從基礎理論課和文化藝術課兩個層面進行美育課程打造,而不僅僅用一兩門美育課程敷衍了事。然而,盡管高校逐漸增設了美育課程,課程設置相對單調,無法真正吸引學生。
為此,建議:
一是選擇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美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美育教學不能強行灌輸學生知識,而要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美育課程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與學的完美融合。一方面,確定美育課程內容及育人模式,高校美育課程設置門類要多且廣,育人模式要先進且正確,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到美育課堂中來。另一方面,鼓勵高校開展多樣化、先進化的美育課程教學模式,實踐性教學與理論式教學相結合、傳統性與網絡化相結合,并增加美育課程學分,讓學生從內心對美育重視起來。
二是建構專業的師資團隊。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對美育教學極其重要,提高美育師資隊伍建設也是首要任務。配備高校美育專職教師,并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具體而言,一方面,分層級設立省級及校級高校美育課程指導小組,宣傳并引導高校及教師形成正確的美育理念;另一方面,引導教師改變傳統的美育課程教學觀念,鼓勵教師采用綜合性教學方式開展美育課程,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美育課程的積極性。
三是開展雙層次、多面性課程設置模式。按照新時代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應開展必修課與選修課結合的雙層次課程設置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要發展特色化、多樣化與日常化的多面性課程模式,進而推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創新。再者,確立理論課與實踐課相加的雙層次課程設置模式,將基礎系列課和技藝系列課融合起來,真正激發學生對美的感知,提高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發展多樣化、特色化與日常化的多面性課程模式。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王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