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陶瓷文化遺產豐富、燒造連續,在中國陶瓷發展所經歷的各個歷史階段,河南都有許多重要文物和古窯址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特別是北宋時期“汝、鈞、官、哥、定”5大名窯中有汝窯、鈞窯、北宋官窯3處在河南境內。
如今,陶瓷傳承模式已由家族、家庭傳承,附帶以師徒傳承轉變為學校教育傳承,改善傳統陶瓷傳承模式的不足。“比如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現已發展成為陶瓷人才培養、陶瓷科技創新和陶瓷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大師工作站(鈞瓷燒制技藝)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孔相卿表示,但該校畢業生與陶瓷類專業相關的只有50%左右,選擇在陶瓷行業就業創業只有30%左右,對我國陶瓷行業發展提供的人才支撐有限。而其他全國綜合類院校和藝術類院校,大多側重陶瓷藝術設計,對陶瓷材料、陶瓷工藝的研究比較匱乏。“因此,建議立足河南籌建中國陶瓷大學,推動中國歷史名窯現代化轉型、高質量發展。”孔相卿說。
他告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的建議之一就是國家教育部及有關部門布局河南籌建中國陶瓷大學。
“中國陶瓷大學要改革現有的陶瓷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主要培養傳承和創新中國歷史名窯或傳統陶瓷工藝美學的高層次人才。”孔相卿認為,科學研究上要對中國歷史名窯或傳統陶瓷工藝技術、美學風格進行系統化、理論化、規范化學術整理,出版相應教材,改變中國歷史名窯落后的傳承方式,對中國傳統陶瓷進行活態化傳承,進一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適應和豐富新時代、新生活,推動形成中國歷史名窯的的“中國式現代化”,培育形成中國式“生活藝術化”的新模式、新業態。
在他看來,河南、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省的中原陶瓷文化圈是中國陶瓷史甚至人類陶瓷史上規模最大、品種或門類最為豐富、延續時間最長的陶瓷文化圈或陶瓷文化帶;而且其工藝技術完全與閩浙贛粵等南方陶瓷文化圈迥然相別。“鑒于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主要服務于南方陶瓷產區,建議立足長江以北陶瓷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河南籌建中國陶瓷大學。”孔相卿說。
孔相卿還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或中原陶瓷文化圈有關省份整合海內外各方資源,牽頭規劃建設中國陶瓷大學,培養以中原歷史名窯為主的傳統陶瓷工藝美學高等人才,堅守中國陶瓷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歷史名窯復興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