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地方的寶貴財富,也是展現地區文明的重要資源。江蘇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在今年的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元新建議,建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對江蘇優秀的非遺精品項目進行集中展演、展示,充分展現美麗江蘇的文化內涵。
吳元新說,作為文化大省,江蘇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申報和保護了一大批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江蘇省文旅廳評定了一批又一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對年齡偏大的傳承人進行了搶救式的記錄和保護,并且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傳承人,非遺項目已成江蘇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
為了更好更系統地宣傳江蘇傳統文化,吳元新建議:建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將省內優秀的非遺精品項目進行集中展演、展示,定期舉辦相關專題展覽、活態保護,通過影像、文字、圖片對將要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進行搶救,并永久地陳列在非遺博物館中。
“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是要把非遺的種子播種到大眾心里,讓非遺能夠得到更好的活態傳承和保護。”吳元新認為,目前我省博物館與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結合做得還不夠,博物館對青少年的教育服務功能還未充分發揮出來。因此,他建議實行“館校合作機制”,學校與博物館聯合開發特色課程,共同編寫主題教育方案,將博物館的內容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中,讓課堂內外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轉自:交匯點新聞
推薦單位: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