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專委會主任。
作品多次作為國禮送給來華訪問的異國元首,多次獲得中國百花獎金獎。
現有《張家界》《荷塘清趣》《冬雪北國》三幅作品陳列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會堂。2013年《山獸之君》在香港保利拍出280萬港元的刺繡作品最高價格。
而對于李艷來說,湘繡是她一輩子的事業,扎根刺繡三十余載,從少年時期大膽嘗試將油畫、國畫畫理與湘繡融合,到帶頭進行湘繡系列產品的革新探索,結合時代生活與審美,傳承和發展湘繡文化。她還有一個夢想——讓湘繡走進千家萬戶,讓非遺“活”起來。
一、把湘繡從工藝品做成藝術品
走進李艷大師的工作室,我們立刻就被刺繡作品吸引了目光,比照片看起來更細膩的膚色,栩栩如生的絨毛質感……這種震撼感不看實物,光看圖片是無法體會的。
《愛的家園 ·企鵝》
由湖南長沙銅官窯新華聯古鎮繡珍閣永久收藏
為了達到這種境界,她研發了卷毛針、汗毛針、絨毛針、毛針四種新的針法,與傳統湘繡鬅毛針相結合。
李艷早期畫作《心愛相隨》
談到和湘繡的緣分,“我本來是藝術系油畫專業,大學畢業后直接被分配到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工作,從我第一眼看到湘繡時,我就被迷住了。那些絲線和油畫顏料一模一樣,甚至比油畫的顏色還要細。”李艷回憶說。
從那時起,李艷便萌生了想把湘繡由工藝品做成藝術品的想法,為了兌現這一想法,李艷付出了千百倍的心血。
獅、虎是湘繡中最具特色也是難度最大的題材,就拿《山獸之君》來說,僅是老虎的眼睛部分就運用了近百種顏色,從創作到完成耗時近兩年。
2013年《山獸之君》
在香港保利拍出280萬港元的刺繡作品最高價格
“刺繡語言和別的語言不一樣,你要把刺繡的語言表現好,畫繡結合很重要。想要把湘繡從國畫風轉變油畫風,不僅要創新藍本,更要不斷開拓針法上面的表現。”
此外,在傳承湘繡設計與針法基礎上,李艷還開創了畫繡結合繡、立體繡、油畫全異繡、光影式當代作品等湘繡新品種。
《冬雪北國》,現陳列于人民大會堂常委樓
說起立體繡,李艷回憶道:“當時在創作《冬雪北國》時,時間很緊,而作品長7.6米,高3.6米,這樣的作品通常需要繡制1年時間才能完成,一棵普通的霧凇樹通過工藝設計成原來幾倍大,在刺繡時對細節和整體的把控十分之難。為了完美地繡出神韻,我放棄原有把繡片繡一段卷一段平攤著刺繡的模式,把作品立起來,我自己搭著梯子繡。”
《孤寂》
“有人喜歡把藝術奉為圣殿,有人喜歡端坐于藝術的殿堂,遠離紅塵俗世,閉門守經,以求悟得藝術之大道。我為凡夫俗子,以藝術為平民,藝術源于自然的生活,自然為藝術之大道也。”
雙面異繡 《芙蓉錦鯉 》AB面
李艷愛藝術,愛自然,說到自己作品中的藝術完全停不下來,這種愛發自內心,質樸無琢,就連采訪前的幾分鐘,李艷大師仍然沒有放下手中的針線,沉浸在創作中。
身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艷可以說是走到了刺繡行業的頂點。而作為一個從事了半輩子湘繡工作的刺繡藝人,她還有一個愿望。
《蝶戀花》
《雁子》
對于人們“中國制造”的說法,她對此感到“很納悶”。她要的是“中國創造”。為此她把女兒早早地送到了法國,去學產品設計。
二、不要中國制造,要中國創造
如今在李艷的工作室,走的是兩條路。一塊是收藏品,一塊是產業化的刺繡產品。其中李艷負責收藏品的制作,她的作品,往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才能繡成一幅。
如此耗費精力制成的作品,滿含著她的心血與感情。有藏家帶走她作品的時候,她都像是送走了一個自己的孩子,“就這種心態,拿走了我舍不得,但你要留著又沒辦法運作。”
《百鶴圖》
“我的作品都是收藏級的,我女兒說很多人來參觀都說好看,但是離90后00后太遠了,價格高昂且不具備實用價值。”想要真正意義上的讓湘繡走進千家萬戶,讓人們喜歡上湘繡,李艷母女認為首先要讓人們接觸到湘繡。
提起女兒昌妮,李艷的口吻中透露著一種自豪。“她自幼在湘繡研究所長大,從巴黎留學歸來一直幫助我從事湘繡的產品開發。
李艷母女
她對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很較真,對每一個產品都要反復打磨,很多次都是推倒重來。”她將“湘繡”這個高居神壇的詞匯融入了她的產品設計里,創造出一系列既有湘繡工藝又有現代生活實用價值的產品。
氛圍燈《心心相印》、《舉案齊眉》
刺繡的臺燈、絲巾、茶葉盒、化妝盒、冰箱貼、糖果盒、領結、車掛飾,甚至刺繡的照片等等,它們以生活必需品的形式存在,卻高度保留了湘繡的藝術價值。
迄今為止,她的刺繡作品和一系列文創產品,拿下了不少工美類的大獎,其中不少作品已經銷售到了海外。
任何一種“非遺”手藝,無論如今是被供奉在博物館里,還是人們的書籍里,它們曾經都是為了服務于人類而存在的。只有被看到,才有被喜歡上的可能。
要真正讓非遺“活”起來,也就必須還原它作為手藝曾經的價值——用起來。當非遺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里,才是傳承的最有效途徑。
三、傳承之難
李艷說:“湘繡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刺繡藝術,已擁有了兩千五百年源遠流長的歷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先輩留下的累累碩果,我們有責任將其傳承下來,并發揚壯大。
我希望湘繡發展成一個涵蓋收藏品、裝飾品、日用品、旅游品的產業鏈條,通過市場的運作讓她走進千家萬戶,走向世界。”
《鳥語艷香》
談到湘繡的傳承,李艷表示,“其實現在很多人只要一看到湘繡就覺得很好,想要學習。盡管在招收學徒的標準中明確說明,學習刺繡要熱愛,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來。但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有,更多的還是有血緣關系,自己內部的傳承。”
也是因為這樣,李艷在力求創作更好湘繡作品的同時,也一直對湘繡的傳承和發展進行著更深層次的探討和努力。
《一馬當先》
在她看來,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人,培養和發掘青年人才,為湘繡事業的承上啟下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其生生不息,是她目前的工作重心。
如今將湘繡開發成不同種類的文創衍生品,是她的第一步,未來,李艷希望湘繡行業能通過產業化走進千家萬戶,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能將這一文化遺產傳承并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