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什麼?人們會說,〝是表面塗漆的器具” 。這話看似正確,卻犯了簡單化的錯誤。“漆器〞之名出現于漢代,《漢書 • 貨殖傳》記“漆器一千件”。後來,人們把用天然漆髹塗,通過繪、刻、填、罩、磨、勾、貼、雕、鑲、嵌⋯⋯各種藝術手段裝飾的器具,統稱爲“漆器”。也就是說,祇有富于美感的髹漆之器,總能夠稱得上是 “漆器”。
袁枚贊清代揚州漆器名工盧映之漆器有詩云:“陰花細纈珊瑚明,赧霞隱隱東方生。”這兩句詩,將漆器獨特的材料美、工藝美,甚至將漆下朝霞般的光彩都形象地描繪出來了!中國傳統的朱紅、石青、石綠、金、銀等入漆顏料,成就了天然漆漆器深沅典麗、含蓄蘊藉的色彩風範。精製漆厚髹于器物,紅推光漆面紅如珊瑚,黑推光漆面黑如烏玉,褐髹紫髹,莫不美感含蓄,光色柔和,退光則見古樸,推光則見瑩亮,澤漆揩光則見細膩。透明漆下的圖畫,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象,是那樣神奇瑰麗,又是那樣深遠無限,帶給人無窮的遐想,因而更有韻外之致,更適宜表現虛靈化、情致化、若有若無、似與不似的詩的境界。中國漆器裝飾萬千,集中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曾經與絲網、瓷器并列,享有極高的世界聲譽。
——摘自《<髹飾錄>與東亞漆藝——傳統髹飾工藝體系研究》P3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不斷向世界傳播,東亞各國努力學習、積極傳承中華髹飾工藝,各自形成了本國特色髹飾。東亞各國的髹飾工藝又傳回中國,推進著中華髹飾工藝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中華髹飾工藝是東亞髹飾工藝之源、之本,是超越國家、民族、語言、文化的世界文化遺產,早已經為世界公認。
2014年,《<髹飾錄>與東亞漆藝——傳統髹飾工藝體系研究》由人民美術出版總社出版。該書立足于田野調查與原始文獻,以藝術學的研究方法,以考古數據、傳世實物、工坊流程、今人新作、吾國舊籍、異族故書等多重證據梳理工藝,參以外來觀念與個人經驗,著意在于統觀,在于梳理龐大工藝體系的枝經肯綮,以展現八千年東亞髹飾工藝的流變。
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首任會長華覺明研究員以“傳統工藝研究的范本與標桿”為本書作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喬十光教授以“用生命寫出的鴻篇巨著”為本書作序。
該書出版以后,好評如潮,先后獲2020年第八屆高等學校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8年第四屆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2017年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獎、2014年 “金牛杯”銀獎、中國出版集團公司2016年度出版特別貢獻獎等。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漆器研究專家屈志仁先生致函作者,“歷來中國學者研究工藝多不能深入,主要是因為缺乏實踐經驗和對實物的認識。尊著是基于高度專業知識和嚴謹治學方法,是以獲得突破性的成就。從前讀《髹飾錄》有很多不可解的地方,現在便覺豁然開朗”;《漆藝髹飾學》作者何豪亮先生致函作者,“張燕同志的研究解答了許多前人沒有能夠解答的問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尹莉萍女史致函作者:“您是長期堅持基層調查的教授。看了您的書,自己在做什么,將來該怎么做,全清楚了。”
該書網上早已售罄。應讀者要求,2020年啟動該書修訂,增補了德川抄本(2012年底方才公開)的校勘與兩抄本的比對校勘,增補了經典文物圖片,計增圖、換圖84幅,增注、換注近300條并且增加圖表。修訂后的此書凡40余萬字,彩圖919幅,線描圖24幅,圖表6張,注釋894條,古籍皆注明原典版本、卷、冊到頁碼,書末附“東亞漆器髹飾工藝成長精進衍變之目錄樹”與“東亞漆器髹飾工藝名詞術語比較索引”,從第一次印刷的683頁增加到701頁,共增量18頁。因動版帶來巨大工作量,校樣六遍,逐條手工修訂索引,pdf校色六遍:修改后編輯過程長達兩年。由于該書體量,修訂重印版一本本用手工裝訂,目前終于上架銷售。
著者長北,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副會長,現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漆藝分會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漆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漆藝傳承發展聯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出版專著30余種,其中多本再版、出繁體版或修訂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