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執行秘書長陳敬在致辭中談到,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工藝美術一直都是承載人類文明演變的一個重要載體,內蒙古民族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融合,也鍛造出了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技藝。陳敬秘書長表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愿意攜手社會各界,擔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堅守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守護者、傳播者、展示者。
會上,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戴俊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資處處長閻敏、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執行秘書長陳敬分別做了精彩致辭。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戴俊騁教授致辭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資處處長閻敏在致辭中表示,非常榮幸,也非常珍惜此次和北京優秀非遺企業深度交流的機會。內蒙古的文化資源豐富,但是非遺產業的時尚表達不足,希望大家在會上暢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苦點,共同探索非遺發展的新路徑。
非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副教授,人類學博士朱利峰圍繞《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展開,分享了非遺與鄉村的生態文明、介紹了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與路徑,指出通過非遺振興鄉村,是具有生態、環保屬性的手段,并以豐富的案例從吃、穿、住、賞、玩、購、學、養八大板塊詳細闡述了非遺的“見人見物見生活”。
非遺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融今文化創始人、CEO殷麗莉在會上做了《新消費時代,非遺+如何跨界賦能傳統產業》的主題演講,著重圍繞非遺形態數字化、傳播數字化、體驗數字化方面介紹了公司在非遺數字化與傳統產業融合方向上所做的工作。此外,她還從非遺賦能產品、企業和產業的多層次模式,通過非遺+文創、教育、文旅、研學等多個傳統產業雙贏路徑以及實際案例展開,指出在新消費時代,將非遺豐富的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結合其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同發展,構筑完善的非遺發展產業鏈,在傳承和創新的同時,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她表示,融今文化在未來將會在非遺品牌化打造、數字化運行、IP授權等非遺創新性發展方面繼續探索,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用與時俱進的方式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
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建設上的創新運用,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座談會上,與會領導及嘉賓紛紛發言,大家圍繞“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提升保護傳承水平”展開研討,分享了在非遺傳承與保護方面的難點、痛點,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及在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張旗教授在發言中指出,中國近年來城市化發展太快,使得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流失加快,非遺之前只講保護,但在今后還要談發展,讓非遺回歸生活,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張院長同時表示,非遺工作委員會聚合了很多非遺行業專家、非遺優秀企業、非遺傳承人等,北京聯合大學也擁有設計、藝術和旅游方向的專業優勢,未來可以和內蒙古自治區更加深入交流,共同推動非遺的創新轉化。
北京設計學會副秘書長于歡在發言中提到,設計學會已經成功發起全國工藝美術與創新設計博覽會,同時提到還將在2024年與民族文化宮合作,促進社會民族文化及具有研發特色的衍生品展示,可以一起探索蒙古族文化的展示和時尚產品的研究。
弘祥文化董事長莊再強、榮會文化董事長宋寧頡及唐人坊副總經理孫筱迪代表文化企業也分別發言,他們紛紛表示,北京和內蒙古都有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內蒙古的非遺資源若需要來京展示和市場轉化,可以提供空間資源與合作,同時他們也一致認為,非遺的生活化和時尚化是一個走向,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正在大力發展非遺的背景下,只有堅持非遺與時尚創新結合、不斷融入生活,將非遺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大范圍地推廣和普及。
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及呼倫貝爾市宣傳及文化領域負責人分別提問發言,就非遺的數字化路徑、非遺材料包的標準化輸出、非遺主題研學的組織實施、非遺課程研發及遠程培訓等問題,提出各自在工作和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瓶頸,與與會專家共同研討和探尋相應的解決辦法。
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經驗智慧,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融今文化在未來也將就本次“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提升保護傳承水平”座談會中,收集的寶貴建議和研討成果,應用到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快推進非遺走進日常生活的腳步,繼續做好非遺的傳承、保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