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彩塑,在其數千年的傳承中,依賴著匠人的經驗累積和口傳心授,后來又通過絲綢之路的交流,汲取了古印度等外來文明的營養,成為中國傳統雕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彩塑藝術是“塑”與“繪”的融合,既有立體(雕塑)的因素,又有平面(彩畫)的因素,能“塑”的多為軟性的泥料,陰干后上彩。隨著現代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可用的材料和技術增多了,于是我們嘗試對傳統彩塑進行新的探索,選用了“金、銀、銅”等硬質金屬材料,順應時代繼承并拓寬傳統彩塑材質與表現力(圖1)。
一、塑造與成型
在傳統的泥質彩塑中,泥塑作為造型的最終形態,其性質在彩塑中就有許多自身的特點。比如陳設用的彩塑小品,其造型本身就需要整體,團塊化,而不能有細長枝網狀的造型,這是當代中傳統彩塑很難跨過的材料缺陷。當把彩塑中的“泥塑”這一過程轉換成“泥稿”的時候,就可在造型時候搭建臨時的支撐骨架。有骨架的支撐就可方便地采用泥料來塑造了,傳統的彩塑泥料有極強的可塑性,先把塑像所有骨架的地方都用泥先裹一遍,把骨架均勻地包裹其中,再把大形動態塑造出來,最后塑造局部與細節的變化。使用時,必須保持它的濕潤,水黏土適合做雕塑,隨著工作的進展和時間的流逝,黏土開始變干、變硬,可進行更多細微處和表面的精加工。
將完成的泥塑“底稿”用石膏進行翻模,取出黏土,產生一個空心的石膏模。把樹脂倒入,凝固后打開石膏模,取出樹脂塑像。使用各種刀具磨具等工具在樹脂塑像上精修,進一步刻畫作品所表現的形象。其技術方法分為雕、刻、鏤、琢等,也用精雕油泥做加法塑形。然后進入鑄造環節用“失蠟法”,澆鑄金銀銅等金屬材料成為各種復雜微妙的金屬質彩塑坯胎(圖2)。
二、彩繪與配飾
“硬質金屬彩塑”能夠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現給觀者以絢麗多彩、典雅和諧的視覺效果,與其設色與配飾方面的獨到運用是息息相關的。其主要是依據創作的主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以及作者的審美趨向等因素來進行搭配使用(圖3)。
在塑造宗教、神話、戲劇和古今小說人物時,“硬質金屬彩塑”作品常有裝飾性較強的用色,也有夸張寫意性的用色。往往以明快的色彩和跳躍的線條將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也大量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塊,分層涂繪,細心渲染,根據不同對象的不同膚色和不同服飾,運用石青、石綠、朱砂、白粉、赭石、群青等各種顏料,表現出不同事物的不同質感和量感,產生眾色炫耀的藝術效果,極大地增強了其藝術表現力。若塑造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時,“硬質金屬彩塑”作品則多以肖像寫實為主,多糅合西方美術,力求情景交融,還原其生活原貌。設色則一般較為淡雅,是根據其不同年齡、身份、性格而加以不同色彩的描繪,具有鮮活逼真之藝術特點。讓觀者覺得似乎有心臟的跳搏,和血液的流動(圖4)。
傳統彩塑中的宗教、神話人物形象相對于寫實雕塑來說,具有普遍性的歸類特征。比如“佛”“菩薩““金剛力士”等形象會有比較相似的面孔。要區分其具體的身份,常常需要有明確的配飾道具。比如觀音與大勢至菩薩,其差異就在觀音是化佛冠,而大勢至菩薩是寶瓶冠;還有四大天王的法器,琵琶、寶劍、靈蛇、寶傘;財神的聚寶盆等,其形態最為華麗,裝飾感也最為強烈。這些配飾則是采用鏨刻、鎏金、花絲、鑲嵌等金屬工藝,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圖5)。
“硬質金屬彩塑”是經過“泥稿、模型、鑄造、彩繪、配飾”的制作過程。相對于傳統泥質彩塑,其過程中增添了“翻模 、修模,鑄造”三個流程。“彩繪”則是從泥胎上直接涂繪轉移到了在金屬表面進行上色,而泥塑造型就成了造型本身,而非彩塑的終極材料。“硬質金屬彩塑”在傳統彩塑造型的基礎上拓寬了材料的強度、耐久性以及表現力(圖6)。
中國彩塑是世界雕塑之林中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彩塑藝術蘊含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和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形成的審美意識,是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取材、因材施藝的偉大創造和智慧結晶。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先進的技術,我們有能夠優于古人很多的創作環境與材料工具以及涉獵更多相關資訊。用好和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遵循正確認識,創造性的繼承和轉化中國彩塑藝術,是當代彩塑藝術工作者的時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