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 | 海峽兩岸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綜述
時間:2022-02-0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97 分享:
在海峽兩岸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和民間守望者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觀點:
周明甫——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原常務副會長民族文化遺產主要面臨三大時代挑戰:傳統表現形式日趨消亡;民族文化生態環境惡化;民族文化傳承面臨人才危機。民族文化傳承希望在那些民間文化自覺的先行人身上。其一,閩臺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文化自覺日漸形成內源式發展趨勢;其二,劉芝鳳課題組科研成果中的田野調查方法,有助于扭轉不良的學術學風。其三,應該聚合政界、學界、商界、媒體界、文化界的智慧和力量,探索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的合理途徑。黃忠彩——國家民委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原秘書長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要放在更大的框架下,國家需要建立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制度性的措施,加強有序性,包括:一、民族文化遺產的申報和界定制度。第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采取什么方式。第三,傳承人制度。第四,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廈門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年輕的大學,一直致力于地方發展,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自2010年12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委員會落戶廈門理工學院以來,中國民委(簡稱)圍繞民族文化遺產研究工作開展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劉芝鳳教授主持的廈門市社科重大課題《閩臺歷史民俗文化遺產資源調查》課題組所開展的田野調查工作,積累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同時在學術作風和學術思想上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發展文化產業一定要突出地方性特色,其源頭在于對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展開資源調查,摸清家底,這就需要積極展開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北京大學段寶林教授說,人類學民俗學是走出來的,我從廈門理工學院師生在劉芝鳳教授帶領下做田野的身體力行中體會很深。自從《閩臺歷史民俗文化遺產資源調查》這一重大社科項目立項以來,廈門市社科聯、社科院給予高度重視,不但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支持課題組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積極支持、指導、幫助和配合項目順利開展,同時也對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充滿信心和期待,堅信本項目研究最終能呈現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國內學界引起較大影響。作為此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我們非常高興“海峽兩岸文化遺產學術論壇”在廈門舉行。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傳承、利用是國家“文化大繁榮,文化大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閩臺兩地具有地緣、血緣、文緣等千絲萬縷的聯系。挖掘整理閩臺兩地的民俗文化遺產意義重大,迫在眉睫。《閩臺歷史民俗文化遺產資源調查》作為重大項目立項,這無疑對海峽兩岸文化深度交流促進兩岸和平具有重大意義。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我認為應該是優秀的、道德的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企業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我的體會:1、文化遺產不要做成產業,文化一賺錢就變質變味,后人要尊重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2、我辦民營企業,就是用閩南民間文學“良心的故事”等一些自古就傳承在民間好心有好報的典故教育全體員工。3、用傳統物質生產習俗中的經驗辦企業。長泰縣先后與我辦企業,并站在主席臺上受表揚的民營企業大多都倒閉了,而我們的企業18年來一直是全縣最大的納稅戶,而且我們的事業欣欣向榮。我沒有技術上的秘密,就是本著我們當農民時先播種,后管理,再收獲約定俗成的生產經驗來管理企業。現在看來就是祖先傳下來的文化遺產讓我們獲益不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理論方面的問題。理論研究滯后。這既包括非遺本體研究的滯后,也包括價值研究、方法研究的滯后。故理論研究必須先行。二是理念上的問題。理念是行動的指南,理念錯了就很容易造成“保護性”破壞。如果我們以博物館式的固態保護取代活態保護,以核心技術保護取代整體保護,以政府保護取代傳承人保護,同樣會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汁原味的活態傳承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三是方法上的問題。方法是保護工作的手段,如果我們的調查方法、分類方法、統計方法、認定方法甚至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管理方法存在缺失,同樣給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負面影響。在歷史民俗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方式方法上,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廣大民眾,都應該注意一些發生在文化遺產利用開發上出現的嚴重問題。比如:農村旅游文化產業開發與空樓現象;民間手工技藝鄉村能否形成會展旅游紀念品生產基地?鄉鎮政府文化遺產意識與政府辦節是否科學?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產業開發的傳統文化元素歸原問題;文化遺產開發商與原居民文化產權矛盾;申遺成功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民間廟會組織與外來宗教拉民勢力現象;歷史民俗開發與文化產權安全問題;農業民俗文化遺產進博物館的趨勢分析;歷史文化古村古鎮開發的文化使用權及文化安全問題等等。政府應以指導和引導為主,更好地利用民間傳承的規律及自發的力量,使傳統民俗的文化內涵和可造性發揮充分的社會作用,體現社會價值。其次,要充分發揮民俗專家的作用,利用行業專家的專業理論知識,為原居民傳承下來的歷史民俗提煉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學理性很強的工作。政府無疑在非遺保護工作中處于領導地位,但應充分發揮尊重學者的指導作用和民眾的主體性。中國政府對非遺保護工作特別重視,形成了社會熱潮,但在很多情況下出現政府操控過多的弊端,有一些不符合民俗傳承的客觀規律的做法。關于非遺保護工作中“政府主導”的提法值得商酌,非遺保護原則應為“政府推動,學者指導,社區參與”。劉亞虎——博士,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少數民族先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字遺產,其中不少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如彝族的《阿詩瑪》、傣族的《招樹戈》《孔雀公主》、壯族的《劉三姐》,家喻戶曉;納西等民族父子連名制,一直追溯到人類的起源、宇宙的創生,隱藏可靠的創世神話。應該加強研究,揭示其獨特的價值,把它融入中國文學史中。由此,《中國文學通史》的出版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傳播系是廈門理工學院富有特色并且充滿活力的應用文科系。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文化產業專業鏈與學科集群的建成,使文化傳播系整體上形成了“大文科、大文化、大產業”的基本格局。2010年12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專業委員會”落戶我校。2012年9月,廈門文化發展研究院在我校成立。這使文化傳播系在學術研究上,逐漸形成了有別于國內其他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研究特色,有自己獨到并具有先發優勢的領域。尤其是文化產業品牌戰略研究、文化產業品牌影響力研究、文化資源與傳統文化研究、閩臺歷史民俗研究、廈臺文化旅游發展模式研究等領域都有突出成果。本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行,將進一步促進我們在文化資源、文化產業等學術研究領域的進步,并為我們的學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與使用的課題是一個非常有研究價值、實用價值和政治、文化意義的課題。海峽兩岸的舞蹈也是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與運用課題中的一個分支課題,值得關注!從實用價值看,研究兩岸舞蹈有助于我們了解歷史上族源的來龍去脈,有利于施授,讓芊芊學子了解兩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文化傳統;有利于舞蹈的創作和表演,更有利于傳承和保護。從政治、文化意義看,臺灣是中國的領土,臺灣鬧臺獨試圖割裂海峽兩岸民族血脈是做不到的。兩岸之間舞蹈的比較就證明了這一點,海峽兩岸民族是血脈相連的民族,本是同根生的民族。臺灣和大陸的民族文化是同源的。早期臺灣的原住民是來自河姆渡等地的古越人;后來的漢族閩南人、客家人都來自大陸,故而大陸與臺灣的民族文化有許許多多的共同點,值得進行深入研究。許多人類學家、民俗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已進行了許多研究,語言學家也發現了南島語系與臺灣原住民語言以及北侗語族語言的相似性,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顧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教授,系主任開展非遺傳承人口述史的調研,在當前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口述史調研中首先應具備全息性,體現在調查對象上,除傳承人外,師傅、家人、子弟、師兄弟、受眾等等,都應進行調研。調查的對象越全面,得到的資料就越接近歷史的真實。“盲人摸象”是不可行的。體現在記錄手段上,音頻、視頻、現場筆錄、文檔整理缺一不可。其次,應注意細密性,前期充分的文獻資料準備、精心制定大綱、與采訪對象的交流、采訪方式的選擇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第三,后期的整理與研究,對采訪內容進行甄別,與文獻資料進行比較,訂正其中的史實錯誤與口誤。龔銳——博士后,貴州民族大學山地旅游與民族經濟研究院院長“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當我們在現代語境下,不厭其煩探討“保護與傳承”這個歷久彌新的命題時,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忽略文化遺產的根脈與我們時代文化的特質的融合;不應該忽略文化遺產與當下文化市場的對接;不應該忽略文化遺產在當代的實際應用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存在于遙遠的過去,更是對人類歷史的記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應當采取本土非遺本地人“活態”保護傳承的方法。如把鄉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編成教材,從小學教材入手、到中學和大學教材,有步驟分類分層次地傳授知識。這是達到活態傳承的較理想的辦法。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應當引起全民關注,需要普及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理念和相關知識。只有我們整體文化審美水平提高了,才會創造更美的生活。馬錫珍——河北張家口市舞蹈家協會主席、一級編劇、原北京師范大學外聘教授文化遺產是一個動態概念,不可以當活標本。也就是說,文化遺產是在不斷發展中形成,在不斷發展中優化的。因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它必須與時俱進,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保護。必須在保護其特色的同時,融入更多的表達空間,努力表達當代人的精神風貌,使之與當代人的情趣、情感想接近,與當代人的思想心靈相溝通。傳統的原生態文化遺產如何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是兩岸藝術及學術工作者共同面臨的課題。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存在的基石,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因此,眾所周知,保護、傳承好文化是我們的責任。本人提出一個想法,即加強兩岸合作出版。借著海峽兩岸文化遺產論壇的平臺,將兩岸文化遺產研究專家學者田野調查資料以及研究成果、學術活動等等,通過歸類、整理、編撰成冊公開出版,讓兩岸人民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的源流,增進兩岸文化交流、借鑒兩岸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示和利用經驗加深兩岸人民心靈的相通。民族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基本的識別標志,是維系文化存在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凝聚了人類的創造力并推動了人類的進步。傳承傳統文化,實現對地方性知識及文化要素的價值、意義的重釋及傳揚,也是為正在消失中的地方性知識葆有將來在多元文化中呈現出獨特要素的有益踐行。同時,民族文化遺產是當下各地在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內涵、打造地方性文化特色,借此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一個孵化殼,因此無論能不能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該受到重視并給予鼓勵和扶持,同時需要更多具有“文化自覺”的民間文化傳承人充當先行者和執行者。歷史讓文化厚重而且智慧。文化遺產凝固著歷史,表述著生活,召喚著生命。保護文化遺產,是在記錄逝去的驕傲,創造動人的未來。但在歲月的磨礪和我們的忽視下,眾多文化遺產消失在生活的汪洋中。文化沃土的貧瘠將導致可怕的文化沙漠。如何保護文化記憶?如何傳承文化遺產?“一滴水,只有放在海洋中才不會干涸”。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面向大眾,凝聚眾人的力量。應讓大眾認識它的價值,欣賞它的美,接受它的祝福。這樣,文化遺產才能與生活、與未來共舞,生生不息。兩岸學者專家共同討論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使本人受益良多。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也是臺灣相關部門和私人文化工作者努力的一環。文化是千百年族群留下的智慧共同基業,因時間和環境的改變不斷消失。保存了故事就保存了人類歷史文化。兩岸本就源流一家,血脈相連。是我們這一代努力的目標,年輕學子學習的方向。
臺灣與福建一水相連,地理位置相近,兩岸百姓血緣相親,習俗一脈相承,語言彼此相通,兩地本是同根相連。然而兩岸特殊的歷史際遇,造就臺閩兩地文化在同中仍有一些差異,體現在各地的獨特性。
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上,臺灣有一些好經驗與大家分享:一是用企業管理手段來管理廟宇;二是為保護母語和各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中學生升學加分,必須考母語與民族文化基本知識“合格證”,三是鼓勵原居民和手工技藝者開工作室辦培訓班,政府出資。感謝本次研討會的舉辦,促使兩岸文化交流,分享彼此的同與異。閩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我認為除了積極保護遺產傳承人,更重要的是應重視如何營造遺產所處的持續發展環境,包括傳承人及后繼傳承者的只讀界定、文化遺產的法制化機制等。對于群體性的傳承應重視其本身的自主性參與,讓群體的每個成員都能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中產生文化自覺與認知,認識其文化遺產的價值,進一步產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並培育有利于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土壤環境和人才。過去臺灣文化部門所推行的“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策略旨在引起社區民眾發現、發掘和發揚草根文化中所蘊含的“人心之華”和“文化之美”,以建立地方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向心力,並建立文化的、社會的和經濟的社區“共同體”發展框架和系統,讓個體和群體都能自發性的實行自身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可作為大陸參考。
高江孝懷——臺灣原居民權益保護協會會長,臺灣原居民創業發展總會會長身為臺灣少數民族的一分子,眼見族群的歷史文化在時代的洪流下漸漸沉沒,深刻的體會到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刻不容緩的。保護文化遺產要尊重政府的保護政策,政府的保護政策將有助于珍貴文化遺產實物、文獻資料、傳統技藝的保存,更能有效阻止文化遺產的流失,加上學術界的研究調查、民間有心人士協助,在三方的力量結合下,相信必能發揚我中華文化。傳承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在傳承其核心技藝。我們會堅定對傳承漆線雕純手工技藝與線條藝術特色兩個最重要傳統工藝技藝核心要素和精髓的堅守決心。同時也希望各級政府能真正負起主管部門的責任,盡快制定詳細確實可行的保護政策和措施,使保護和傳承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個沉重的課題。文化遺產的工作應是搶救、保護和傳承同步進行。而當務之急是進行搶救性的保護,“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古人云:開門兩件事,開門和讀書。弘揚“中華自古重耕讀”的民族精神,要緊緊圍繞一個宗旨:讓孩童們感知耕讀文化,讓年輕人感受耕讀文化,讓中年人感悟耕讀文化,讓老年人感懷耕讀文化。1、創作精品只能表現某種工藝技藝門面,創作市場化的產品才是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唯一重要之路。傳承人帶徒傳授,促使傳承的技藝超越自己的思想,才是真正合格的傳承人。2、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工藝美術的傳承,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式傳承人自產自銷,沒有一個規模,對于大中學工藝專業畢業的學生沒有影響力,政府是否出臺給予專業學生就業具體優惠政策,加快文化非遺產業傳承的發展。就我傳承的非遺“八閩之冠龍池硯”,在各級領導關心下得以順利延續,已失去了的復蘇,歷經十幾年苦心研發,經營,也取得了些微薄的成績。這次有幸應邀參加民族文化遺產高峰論壇受益匪淺,激發萌生了多做些于國于民有益的事,積極爭取保護的同時,銳意開拓,尋求發展途徑端正進步的目標,記著點評專家龔銳先生的教戒,進行文化價值的提升,獲取市場,以濟生存。2.文化遺產保護是通過政策來主導保護,還是民間自式去保護?政府的自覺性保護的價值和意義有多大?這是我們要去研究的問題。3.失去了當下實際應用價值的文化遺產以后,如何看待其保護文化價值和意義,也是我們要去研究和審視的問題4.文化遺產在保護的過程中是否在傳承中意味著“變味”和“失真”?人類在不同區域、場域中,親近和使用自然資源的方式是不同的。從生態觀點看來,過去人們在于自然環境交換能量的行為中,逐步形成的禁忌、儀式、風俗、舉止乃至于族群的制度,思想觀念,即是文化多樣性。而不同區域的人們對動植物的知識,更是人類的知識寶藏,乃是當地的最可寶貴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一定要謹記這樣的一個原則:失去了自然就失去了文化,反之亦然。因此在保護文化遺產過程中,應該以人與文化(而非數字)為主體,生態型、活態化、整體性、歧異式的思考和規劃保護措施,提供文化多樣性的反省。一切邏輯起點應該是當地當時的文化觀念和社會組成方式為主導,來規劃、經營、開發文化遺產。切忌把文化遺產持有者問題本質化去設計發展政策,導致全面地改造“原住民”的生產方式、風俗習慣、信仰體系與價值文化。苑利: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民俗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學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